暴跌40%!马斯克却毫不在意!这次留给其他车企的时间真不多了!
作者:熙橙汽车网 发布时间:2025-11-15 15:18:03 阅读量:0

2025年第三季度,特斯拉交出了一份“又红又绿”的成绩单:销量创纪录,利润却断崖式下跌。而电话会议上,马斯克的表现更像是一位不屑于解释账面的未来赌徒。他不谈利润,不谈车型,只谈Robotaxi、AI芯片和人形机器人。方向盘和踏板的未来,被他轻描淡写地划了个叉。这不是一次业务转型,这是特斯拉彻底脱胎换骨的“自我革命”。问题是,这场革命,谁能活着走出来?

财报背后的真故事:卖得越多,赔得越狠

7月到9月,特斯拉卖出了创纪录的48.6万辆车,全球交付量飙升。但利润呢?掉了40%。不是成本太高,而是马斯克主动把价格压到底。Model Y在北美市场的售价已经低到和丰田卡罗拉打对折的程度,这种打法,和当年拼多多打击京东、淘宝如出一辙。

暴跌40%!马斯克却毫不在意!这次留给其他车企的时间真不多了!-1

但特斯拉不是电商,它有工厂,有研发,有芯片,有一大堆烧钱的未来项目。所以降价换销量这套打法,短期能撑,长期就像拿刀割肉——割的是自己。

暴跌40%!马斯克却毫不在意!这次留给其他车企的时间真不多了!-2

可马斯克似乎根本不在意。他在财报会上全程避谈利润问题,好像那不是他该操心的事。他甚至连外界期待已久的“Model 2”车型都选择性失忆,直接跳过汽车,开始讲AI,讲Robotaxi,讲人形机器人。

暴跌40%!马斯克却毫不在意!这次留给其他车企的时间真不多了!-3

这不是走神,这是有意为之。他要告诉所有人:车只是个开始,真正的局,才刚开盘。

“不造车了”?马斯克的野心藏在Robotaxi里

这次财报最令人瞠目结舌的,不是利润暴跌,而是马斯克彻底脱离了“汽车制造商”的身份。他宣布,Cybercab(图片)将在2026年投产,一款没有方向盘、没有踏板的纯Robotaxi车型,目标售价2万美元,听起来像科幻小说,但马斯克说得跟要发iPhone 20一样笃定。

而他更大的计划,是在2025年底前,在美国8-10个都市区实现无人驾驶Robotaxi服务,“无人”不是说说而已,是连安全员都没有。也就是说,你在奥斯汀街头打个车,来的不是司机,而是一台没有方向盘、电池比你手机都聪明的自动驾驶舱。

这不是颠覆式创新,这是拆掉旧世界的地基。马斯克想的不只是造车赚钱,而是做出行系统的“操作系统”。他要的不是车主,而是用户;不是卖车一次性收入,而是出行平台的长期收益——就像苹果不靠卖手机,而靠生态圈赚钱。

而为了这个生态,他愿意牺牲一切短期利益。廉价车型搁置,利润下滑忍着,研发费用猛砸。他押上的是整个公司的未来,赌点只有一个:Robotaxi能不能跑得起来。

谁还在造车,谁就可能出局

马斯克这场操作,像极了当年的乔布斯抛弃光驱、放弃键盘,所有人一开始都愤怒、质疑、不解,最后却不得不跟着走。

问题是,现在的汽车行业,还没完全准备好迎接这个没有方向盘的未来。大多数车企还在为“年销量”和“市场份额”打得头破血流,根本没意识到,比赛的赛道已经被换掉了。

Waymo、Zoox这些Robotaxi先行者,一直在美国小心翼翼地测试。特斯拉这次是直接抢跑,连规则都不等就冲了出去。它敢这么做,是因为它有数据、有芯片、有用户、有城市测试经验。而中国车企呢?大多还卡在L2到L3之间,自动驾驶的“闭环”还没建好,Robotaxi平台的商业模型更是刚起步。

马斯克的做法其实是一种“清场式转型”:他不是在和传统车企竞争,而是在提前淘汰所有还停留在“造车思维”的对手。他要的,是用AI重新定义“出行权”。

所以这场赌局,不是特斯拉能不能赢的问题,而是别人还能不能留在桌面上。

抢的是平台,不是方向盘

所有人都以为,出行的竞争是比谁车快、谁车便宜。但马斯克这次摆明了:终极胜负,在于谁能先建成Robotaxi平台。

就像当年手机行业拼的是硬件,但最后吃下整块蛋糕的是iOS和Android。车企今天还在卷续航、卷智能座舱,明天就可能被Robotaxi平台边缘化。你造的车再好,如果跑不进Robotaxi系统,用户根本不会买账。

这对中国车企是个大警钟。中国在智能电动车领域跑得快,但在Robotaxi运营系统、自动驾驶法规、AI芯片自主研发等环节,仍然落后于特斯拉。

而马斯克正在用“平台思维”重塑行业:他不再为了销量去造车型,而是围绕Robotaxi设计系统、芯片和AI算法。这让所有还在“卖车”的厂商顿时尴尬——你以为你是对手,其实你只是供应商。

如果中国车企不能快速完成从“车本位”到“平台本位”的转变,那未来就可能像诺基亚看着iPhone发布时那样,笑着笑着就没了。

抬头看方向,不要盯着方向盘

马斯克这一波操作,很多人看不懂。利润暴跌,还一副“我不在乎”的态度。廉价车型暂停,反而加码最烧钱的技术项目。这不是疯了,而是看得更远。

他知道,未来的出行不靠“谁造得多”,而靠“谁连得广”。Robotaxi不是未来选项,是未来入口。谁掌握平台,谁就掌握话语权。

而那些还在为季度利润、车型更新焦头烂额的车企,其实已经落后了一个时代。

方向盘还在,但方向早已换了。谁先放下方向盘,谁先看到未来。现在的问题是:你准备好把车做成“操作系统”了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