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看到埃安UT Super这车卖4.99万的时候,我愣了好几秒。不是不信,是真没想到有一天能在京东上像买家电一样下单一辆新能源车,还是能换电的那种。你说它便宜吧,但它背后站着广汽、宁德时代,连京东都亲自下场吆喝,明显不是闹着玩的。
这事儿发生在2024年11月9日,新车一出来就炸了圈。换电版只要四万九千九,整车版也不过八万九千九,直接把同级别车型的价格底线踩进了泥里。关键是,这车挂的是“国民好车”名头,而牵头打这个IP的,居然是京东。你细品——京东没厂、不造车,甚至连自建产线都没打算搞,但偏偏被市场贴上了“造车关联者”的标签,听着是不是有点意思?
广汽出车,宁德时代供电池,一个管生产一个管动力,都是老本行。可京东呢?它玩的是另一套逻辑。人家压根不想重资产砸钱建厂,而是用自己最擅长的方式:流量、渠道、品牌、用户基础,全盘托出,换个身份入场。它不碰焊点螺丝,却从产品定义开始就参与话语权,从定价到发售节奏,全都嵌进京东的生态里。618、双11这些大促节点一到,首页一推,几亿人刷到,曝光量哗哗往上飙。
更别提京东那3000多家自营养车店和4万家合作网点了。理论上,这些地方都能改造成换电站,配合宁德时代的“巧克力换电块”技术,未来真要铺开了,谁还愁充电慢?京东要是真把千座换电站建成,哪怕只建成一半,也够让其他车企冒冷汗的。现在虽然说截至2025年10月才建了500座,但架不住它有这个野心和资源啊。

而且你想啊,车开起来之后,保险、金融、保养、数据服务哪一块不是钱?京东科技能放贷,京东汽车能保养,车主一路的服务闭环全在自己手里。卖一辆车,后续能赚好几年,这才是真正的长期生意。甚至以后你在车上动动嘴,语音助手就给你下了单,京东小哥算着你回家时间把菜送到门口,这场景听着像是科幻片,其实已经在路上了。
当然,也不是没有争议。有人吐槽这车就是广汽老车型换个标,外形看着没啥新意,还有点“土”。万一质量出问题,消费者第一个找的可是京东,毕竟这是它自家平台独代发售的。品牌信誉一旦受损,牵连可不小。另外,汽车行业水太深,链条又长,京东毕竟是个“外来户”,能不能跟广汽、宁德时代长久磨合下去,还真得打个问号。
可你看它这步棋走得,表面是卖车,实际是抢入口。把汽车变成移动的京东终端,把驾驶时间变成购物时间,把物流网变成能源网。这哪是造车,分明是在下一盘“人车家”联动的大棋。
Copyright © 2025 熙橙汽车网
网站展示的汽车及品牌信息和数据,是基于互联网大数据及品牌方的公开信息,收集整理客观呈现,仅提供参考使用,不代表网站支持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