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汽车圈揪心一个多月的“安世劫案”终于要落幕了!荷兰政府之前耍横冻结中企资产、强夺安世半导体控制权,结果被中方反制后秒怂,不仅求着来华磋商,中企也重启了对欧洲车企的供货,这剧情比电视剧还刺激!
9月底,荷兰拿“国家安全”当借口,硬是把中企全资收购的安世半导体给“抢”了。要知道,安世可是全球汽车产业链的“关键零件商”,宝马、福特这些大厂都得靠它的晶片过日子。中方见状直接出手,禁止安世中国公司出口,这下全球汽车产业链直接乱了套。就在大家以为要僵持到底时,荷兰先扛不住了,10月宣布中企恢复供货,还求着派人参会磋商,中方也爽快答应,这场闹剧总算有了转机。
说到这个,荷兰这次根本不是“真心认错”,而是被欧美车企逼到了墙角!安世断供后,德国宝马的部分生产线直接停摆,美国福特也紧急减产,据外媒统计,仅欧美车企就因此损失超百亿美元。这些“大客户”集体向荷兰施压,荷兰再不妥协,不仅要丢订单,还得得罪欧美盟友,纯属“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这就像开店把老主顾得罪光,最后只能低头认错求原谅,不然店都要倒闭了。

对了,中企恢复供货看似“让步”,实则是掌握了主动权!中方早就宣布对符合条件的出口豁免,既展现了维护全球供应链的诚意,又没放弃自身权益。而且安世的核心技术和资产本就属于中企,就算荷兰不放手,中企大可以把产线转移到德国、法国,到时候荷兰连汤都喝不到。这波操作堪称“以退为进”,让荷兰明白,想靠“明抢”占便宜根本行不通。

还有一个有意思的事,荷兰这次丢的不只是面子,更是国际信誉这块“金字招牌”!一个国家动不动就用行政手段抢外国企业资产,以后哪个外资敢去荷兰投资?就像一个人天天耍赖抢东西,时间长了没人愿意跟他来往。据统计,事件发生后,已有3家中国科技企业暂停了对荷兰的投资计划,金额超50亿元,后续还可能有更多企业跟风,荷兰这波损失可太大了。

总的来说,“安世劫案”让我们看清,耍霸权没用,平等协商才是王道。荷兰低头只是开始,后续中企会不会转移产线?荷兰的国际信誉能不能挽回?欢迎大家在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
Copyright © 2025 熙橙汽车网
网站展示的汽车及品牌信息和数据,是基于互联网大数据及品牌方的公开信息,收集整理客观呈现,仅提供参考使用,不代表网站支持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