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要进中国城,数据去哪谁说了算,用户习惯成新战场
马斯克在2025年股东大会上亲口说出,FSD自动驾驶系统最快会在2026年2月或3月在中国全面放开,这不是传言,是官方第一次给出具体时间点,以前总说快了,现在总算有了明确说法,很多人都在等着看这件事能不能真的落地。
目前FSD功能只能在高速路上使用,进入城市路段系统就显得比较保守,自动变道的表现一直很稳定,但遇到交叉路口、环岛或者非机动车密集的区域时,系统会变得谨慎起来,等到2026年如果真正开放城市自动驾驶,像无保护左转、应对车辆加塞、避让电动车这些场景都能交给系统处理,据说系统已经基于30亿公里的中国道路数据做了针对性训练,Model Y车主在日常通勤中预计能节省约三分之一时间,每月订阅费用可能定在640元左右,比美国市场的价格要低不少。

特斯拉处理数据的方式很特别,中国车主开车每走一公里,信息就会传到北美的服务器上,后台一直在学习改进它的算法,车辆每多行驶一亿英里,安全性能就提升百分之零点三,小鹏、华为和蔚来虽然也有城市辅助驾驶功能,但他们的数据只在国内使用,没法跟全球共享,系统更新速度跟不上,这个差距很明显,我觉得只用本地数据不太够。
不过问题也跟着来了,这么多出行数据要传到国外去,这件事有没有法律依据,现在没人公开说明,也没人出来管,有人担心隐私泄露,也有人认为这涉及数据主权的问题,可是政策还没有跟上,大家就这么先用着,我觉得迟早得有个明确的说法,不能一直这么模糊下去。
市场反应已经出现,特斯拉在全球拥有超过两百万FSD用户,累计行驶里程达到五十亿英里,显示出明显的规模优势,预计到2026年底,中国高端电动车用户中有百分之十五会选择FSD,这可能影响小鹏、蔚来等品牌的订阅用户,特别是那些重视智能驾驶体验的消费者。
高精地图覆盖范围有限,百度和高德的城市级地图仅涵盖六成区域,地级市基本没有涉及,FSD系统依赖精准定位,缺少这个条件难以实现,法规推进速度更慢,L3级以上自动驾驶的责任归属至今缺乏国家标准,相关管理规范的修订草案预计到2026年第一季度才能出台,技术发展跑得太快,配套措施却没有跟上。
特斯拉把欧洲那边让行人先走的规矩,和我们这边开车喜欢加塞的习惯,给凑到一块儿,弄出一套适合中国路况的驾驶逻辑,这种从文化里找规律的本事,国内的车企还没怎么系统地做,要是FSD真能做成,中国的开车数据说不定就能变成全球的标准,以后还能传到国外去。
说到底,这不仅仅是技术如何应用的问题,它背后牵涉到数据由谁管理,算法归谁控制,以及用户习惯最终被谁引导,本土汽车企业即便在功能上做得差不多,但如果无法建立起完整的数据闭环,到头来可能还是在为别人做事,我认为这件事比表面看起来要复杂得多。
Copyright © 2025 熙橙汽车网
网站展示的汽车及品牌信息和数据,是基于互联网大数据及品牌方的公开信息,收集整理客观呈现,仅提供参考使用,不代表网站支持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