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车辆自身
很多时候,功率不足的 “病根” 在车辆上。电动车的车载充电机(OBC)是关键:若车辆 OBC 额定功率本就低于充电桩(比如车机仅支持 3.3kW,却配了 7kW 充电桩),再高的桩功率也无法发挥作用。此外,车主可能在车辆 APP 或中控屏中误设了低充电电流(如 8A、10A),而 32A 才是家用桩的常见满额电流,调至最大值就能显著提升效率。
更易被忽视的是车辆状态:车门未关、钥匙留在车内、空调开启,甚至有人坐在驾驶座上,部分车型会触发 “保护模式”,自动降低充电功率。遇到这种情况,只需关闭车内非必要设备,确保车辆处于锁闭静置状态,功率通常能恢复正常。

农村地区或自建房车主常遇到的电压问题,是功率不足的另一大诱因。老旧变压器、距离变压器过远,都会导致入户电压低于标准 220V,7kW 充电桩自然 “有劲使不出”;若当初申请的电表容量不足(如仅 3.5kW),即便线路再好,也会 “卡脖子”,需联系电网公司扩容。
线路本身也可能拖后腿:电表到充电桩的距离超过 100 米,或用了细规格线缆,会产生明显电压降。建议优先选择铜芯线缆,若距离过远,可申请加装分电表箱,从源头减少电力损耗。

看似 “沉默” 的充电桩,也会因自身问题 “降额”。长时间充电或夏季高温环境下,充电桩内部温度超过 70℃,会启动过温保护,自动调低功率;接线端子松动则会增加电阻、加剧发热,形成 “功率下降→温度升高” 的恶性循环,定期检查接线并保持设备通风,能有效避免这类问题。
若重启充电桩后功率仍异常,可尝试用公共充电桩测试:若公共桩能正常充电,大概率是家用桩内部电路或继电器故障,需联系厂家售后检修。

电池的状态也会影响充电效率:电量接近满电(如超过 80%)时,车辆会自动降低功率以保护电池;冬季低温或夏季暴晒后,电池活性下降,同样会导致功率波动,这是正常现象,无需过度担心。此外,周边邻居使用大功率电器时,可能引发电压瞬间下降,选择夜间用电低谷时段充电,能减少这类干扰。
Copyright © 2025 熙橙汽车网
网站展示的汽车及品牌信息和数据,是基于互联网大数据及品牌方的公开信息,收集整理客观呈现,仅提供参考使用,不代表网站支持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