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荷兰安世半导体警告它的客户不要使用中国安世产品时,安世中国区此前曾断言,称“客户绝不会追随荷兰总部!”如今已成为现实。
荷兰政府用冷战时期法律强夺安世控制权仅过去一个月,欧洲传统车企奔驰、宝马等外企便纷纷绕开荷兰政府,直接奔赴中国求合作、求供应,这场被外界视为“明抢”闹剧最终以西方妥协收场。

荷兰政府或许没有料到,他们抢走的不过是一具没有灵魂的“总部空壳”。
荷兰的如意算盘本是掌控车规级芯片供应链,但却忘了安世的核心命脉在中国。资料显示,这家被闻泰科技救活的企业,70%封装测试产能集中在东莞工厂,全球40%的车规级二极管由其中国基地生产。
更关键的是,包括高温防护封装在内的多项核心工艺参数,并未随总部控制权转移而流出。
换句话说,荷兰即便拿到晶圆,也造不出成品芯片。
安世中国的底气,不仅来自于产能和技术,更来自于中国在车规芯片领域完整的产业链布局。
中国下游车企的巨大产业和需求,包括上游车规芯片制造的产能,已经让中国安世完全可以成为体系。
正如一位行业观察者所言:“核心在中国,不在欧洲。离开中国的产能、市场与产业链,荷兰安世就只是一具空壳。”
据第一财经报道,安世半导体位于广东东莞的封装测试工厂,目前国内仍然在正常出货。据了解,针对未来的产品供应,一位因供货短缺而受影响的下游客户专程前来“催货”,他们与安世半导体一年就有10多亿元的芯片采购金额。
安世中国在11月2日的声明中表示:“目前,安世中国已建立充足的成品与在制品库存,能够稳定、持续地满足广大客户直至年底乃至更长时间的订单需求,供应链安全可靠。
为确保供应的长期性与韧性,公司已积极启动多套预案,正在加紧验证新的晶圆产能。我们对在短期内完成验证、并自明年起无缝衔接满足所有客户需求充满信心。”
欧洲车企等不起,直接奔赴中国求合作现在荷兰政府虽然掌握着荷兰安世,但是给下游客户的产品没法交付。
断供危机逼得外企撕破脸面,大众沃尔夫斯堡工厂因缺芯濒临停产,宝马库存仅够支撑两周,欧洲车企每天因为缺芯损失超一亿欧元。巴西政府更公开喊话:“再无芯片只能停产三周”,并直接绕开荷兰向中国求援。
这些企业很清楚,中国不仅有产能,更占全球38%的半导体消费市场,是无可替代的合作方。
结语一场由政治力量掀起的供应链争夺战,最终在市场规律与产业现实面前迅速降温。当欧洲车企纷纷绕过荷兰政府,直奔中国“催货”时,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家企业的韧性,更是全球产业链中“谁也无法脱钩中国”的硬核现实。
这场博弈终让西方明白,全球化时代,产业链不是可掠夺的资产。安世中国用实力说话,东莞工厂用产能回应——芯片战的赢家,终究属于握有核心制造能力的一方。
Copyright © 2025 熙橙汽车网
网站展示的汽车及品牌信息和数据,是基于互联网大数据及品牌方的公开信息,收集整理客观呈现,仅提供参考使用,不代表网站支持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