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是不是又在为选车的事儿头疼?前阵子,我也陷入了这种“选择疲劳”。直到我接到了星纪元ES(图片|配置|询价)的试驾邀请。说实话,一开始我没抱太大期望。星途这个品牌背靠着奇瑞,技术底子很深厚,但在这个“酒香也怕巷子深”的时代,它的声音确实不算大。但当我把这台2025款的星纪元ES开了几天,深度体验了它的方方面面之后,我得说,我有点“真香”了。
这车,就像一个班里不爱说话,但每次考试都名列前茅的那位,总在闷声干大事。在这样一个大家都想当“网红”的时代,星纪元ES选择当一个“实力派”。这可能就是它自身的差异化,也是它能在激烈竞争中站稳脚跟的根本。这款星纪元ES的起售价并不高:15.28万起;官方还提供了不少亮眼的限时权益,比如万元的置换补贴,5年10万的金融政策,前3年还能做到免息【活动详情请咨询当地经销商】;首任车主其实挺有福的,有这样几个终身免费:整车质保、基础流量,另有每月10G的两年娱乐流量,再有就是道路救援也做到了终身免费,这就更厚道了,对于厂商来讲,光是对于这几项“免费”政策就要多付出不小的精力和成本,对于消费者来讲,也是不可多得的保障,毕竟这些都是原厂的承诺。
星纪元ES最低售价:15.28万起图片参数配置询底价懂车分4.06懂车实测空间·性能等车友圈3.3万车友热议二手车11.58万起 | 7辆买车这件事,眼缘很重要:星纪元ES这长相,你能打几分?俗话说“人靠衣装马靠鞍”,车也一样。咱们先从“脸”看起。第一眼看到星纪元ES的前脸,我的感觉是简约,但不简单。它没有用那种夸张的大嘴格栅,而是采用了一种封闭式的设计,线条非常流畅,一看就是纯电时代的产物。吸引我的是它那对“ISD智能灯光交互”大灯,这玩意儿不只是个照明工具,它还能“说话”;比如你解锁车辆的时候,它会有一套很酷的迎宾灯光秀;在路上,它还能投射出一些简单的图案或者文字,跟其他车辆或者行人进行简单的互动。虽然这个功能平时用得不多,但却是个能让你在朋友面前“秀”一把的利器。星纪元ES整个车头给我的感觉,就是低趴、宽体,很有攻击性,像一只蓄势待发的猎豹。

车尾的设计同样延续了简约的风格。贯穿式的尾灯是现在的潮流,星纪元ES做得也挺有特色,点亮之后辨识度很高。后备箱上有一个跟尾箱盖严丝合缝的电动扰流板,既增加了运动感,可以实现一定的下压力,又不会显得很突兀。整个车尾看起来很饱满、很干净,没有太多复杂的线条,让人感觉很舒服。总的来说,星纪元ES的外观设计,属于那种比较耐看的类型。它可能不会让你第一眼就“哇塞”大叫,但你看久了,会发现它越看越有味道,是一种低调的豪华感。
外观是给别人看的,内饰才是自己天天享受的。拉开车门,坐进星纪元ES的驾驶舱,我第一感觉是:通透,高级。它的内饰风格是现在流行的极简主义。一块15.6英寸的大尺寸中控屏,承担了大部分的功能操作,物理按键寥寥无几。这种设计的好处是看起来科技感十足,但我也担心会不会不好用。

Lion OS系统是整个座舱的交互核心。它的芯片用的是高通的8155(部分高配车使用了8295P芯片),这是目前的主流配置,所以流畅度是完全不用担心的。无论是滑动屏幕、打开应用,还是切换菜单,都非常跟手,没有丝毫的卡顿。系统的UI界面设计逻辑也比较清晰,跟咱们用智能手机差不多,很容易上手;常用的功能,比如导航、音乐、空调,都放在了相对显眼的位置。我试了一下它的语音助手,唤醒很灵敏,识别率也高;你可以用很自然的话跟它交流,比如“我有点冷”,它就会自动调高空调温度;你说“导航到最近的加油站”,它就会马上规划路线。它还能控制车窗、天窗、音乐、座椅功能等等,基本上能动嘴的,就不用动手了。不过,我还是想吐槽一点:就是它把所有的功能都集成进了大屏幕,刚开始用的时候我还有点不习惯,这可能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
用料方面,星纪元ES是真舍得下本。你用手肘能碰到的中控台、门板,基本上都是那种软乎乎的材质,还带着细腻的纹理,摸上去有种高级的温润感,完全不是那种硬邦邦的“大塑料”;在一些地方它还用了木纹装饰板和金属饰条进行点缀,整个车内的氛围营造得相当不错,既有科技感,又不失温馨。我试驾的这台是浅色内饰,坐在里面感觉特别敞亮,心情都好了不少。
说到坐,就得好好聊聊它的座椅。这车的座椅,我给要给个高分!首先,它用的皮质非常柔软,但填充物又很有支撑性,不是那种一坐就陷进去的“大沙发”,而是能把你稳稳地包裹住。长途驾驶下来,我的腰和屁股都没有感到明显的疲劳。功能上就更夸张了,除了常规的前后靠背调节、腰托调节,它还有加热、通风、按摩功能(部分车型)。在冬天,提前用手机APP把座椅加热打开,一坐进去就是暖暖的幸福感;在夏天,通风功能简直是“救生员”,让你后背不再汗流浃背;按摩功能虽然力度不大,但在堵车的时候开一下,也能缓解一下紧张的情绪。

作为一台中大型轿车,空间是它的基本盘。我身高1米8,体重180斤,也算是个小壮汉了;坐在驾驶位,调整好坐姿,头部空间还有一拳多,非常充裕;保持前排座椅不变,我再坐到后排,我的腿部空间接近三拳,头部空间也有一拳。这个表现,已经可以媲美一些C级豪华车了。然而让我惊喜的是它的后排地台是纯平的,这一点对于中间乘客的友好度,简直是质的提升;毕竟再也不用把脚岔开坐得很难受了。总的来说,星纪元ES的内部空间和舒适性,是它的一个核心卖点。它给你的感觉并不只是一台车,更像是一个移动的、舒适的私人空间。
现在买车,智能化水平已经是绕不开的一环了。星纪元ES在这方面,给我的感觉是:很聪明,但又不“自作聪明”。接下来,咱们聊聊那个被很多人关心的辅助驾驶系统;星纪元ES的驾辅系统分为纯视觉版本和激光雷达版本。相对来讲,激光雷达版本的硬件基础更扎实。30个高性能传感器,加上两颗高算力的英伟达Orin-X芯片,相当于给这辆车装上了一双“火眼金睛”和一个“超级大脑”。
我主要在高速和城市快速路上体验了它的功能。在高速上,开启辅助驾驶后,车辆能非常平稳地保持在车道中间,跟车距离也控制得恰到好处;当前车减速时,它的减速过程很线性,不会让你有突兀的感觉;遇到弯道,它能提前、平顺地减速过弯,方向盘的转动也非常柔和,不像有些车那样“一顿一顿”的,给人很强的信心;在变道方面,你打个转向灯,它会在确认侧后方安全的情况下,自动完成变道动作。整个过程干脆利落,像一个经验丰富的老司机在开车。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官方说这套系统不依赖高精地图,就能实现很多功能。这意味着它的适用范围会更广;因此我特意试了一下,在一些没有高精地图覆盖的山区路段,它的车道保持和跟车功能依然能正常工作,这一点确实很厉害。
前面说了那么多“软”的,现在咱们来点“硬”的。一台车,终究是要开的。星纪元ES的驾驶感受,也是我很想分享的部分。对于很多想从油车过渡到电车的朋友来说,续航焦虑是一个“拦路虎”。星纪元ES的增程版,就是来解决这个问题的。它的原理很简单,车上有一台1.5T的发动机,但这台发动机不直接驱动车轮,它的作用就是“发电”;电池有电的时候,它就是一台纯电车,安静、平顺、提速快;当电池电量低了,发动机就会启动,给电池充电,或者直接给电机供电。
我试驾的这几天,特意把它当纯电车开,它的纯电续航有255公里(CLTC标准),对于我这种每天通勤距离也就50公里的人来说,充一次电,够我开四天了;这意味着,如果你家里有充电桩,日常使用完全可以把它当纯电车,用车成本极低。那没电了怎么办?别慌,这就是增程的优势。我特意把电量开到了比较低的状态,发动机启动了。说实话,如果不看仪表盘上的能量流,我几乎感觉不到发动机什么时候启动的。车辆的噪音和振动抑制得非常好,在车里只能听到非常轻微的“嗡嗡”声,比传统燃油车的噪音小太多了。
而且它的油耗也很低,官方给的亏电油耗是4.9L/100km(四驱车型为5.7L)。我实际开下来,市区堵车加上高速,大概在5.5L左右,对于一台这么大的车来说,这个油耗表现相当惊艳了。关键的是,它满油满电的综合续航能达到1645公里(四驱车型为1570公里);这是什么概念?就是你开着它,可以从北边的漠河,一路开到南边的三亚,中间都不用进加油站或充电站。这种“续航自由”,是现在很多纯电车给不了的。所以,如果你经常有长途出行的需求,或者家里没有固定充电桩,又想体验电车的驾驶感受,那增程版就是你的“菜”。
当然,如果你是那种纯粹的电车爱好者,有方便的充电条件,追求极致的性能和静谧性,那么纯电版会更适合你。我试驾的纯电车型是四驱版,那动力简直可以用“残暴”来形容。它的双电机总功率353kW,峰值总扭矩663N·m,零百加速只要3.7秒。
在封闭场地里,我试了一次“地板电”;踩下加速踏板的瞬间,强大的推背感就像被人从后面狠狠踹了一脚,整个人死死地按在座椅上,感觉大脑一片空白,只能听到电流的“嘶嘶”声和风噪;几秒钟之后,速度已经飙升到了一个比较可怕的数字。这种感觉真的会上瘾!当然,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不会这么开。但它的动力响应非常快,在市区里跟车、超车,只要轻点电门,动力就随叫随到,那种畅快感,是同价位燃油车给不了的。
另外,纯电版的另一个大招就是800V高压快充平台。我找了一个支持超充的充电桩,从电量30%充到80%,我们这款纯电Ultra旗舰版试驾车,只用了15分钟(部分两驱车型只需要9分钟左右),续航就增加了400多公里。这意味着,你在服务区上个厕所、买杯咖啡的时间,它就能“满血复活”。长途旅行,补能再也不是问题了。
一台车光有快是不够的,还得“稳”和“舒服”。星纪元ES的底盘用的是前双叉臂、后五连杆的独立悬挂。这种悬挂结构,通常是用在豪华车或者性能车上的,成本比较高,但好处是能很好地抑制车身侧倾,让车轮时刻保持更好的贴地性。开起来的感觉就是,这车非常“整”。过减速带或者坑洼路面的时候,悬挂能很有韧性地把震动过滤掉,车内感觉很安稳,没有多余的晃动;而在高速过弯的时候,车身侧倾又非常小,四个轮子死死地抓住地面,给你很强的信心,让你敢于用更快的速度去“攻弯”。
它还配备了六活塞卡钳,官方给出的百公里制动距离是34.8米。我实际体验下来,脚感非常线性,踩多少有多少,而且制动力非常强劲,能给人十足的安全感。此外,还有一个数据让我印象深刻,它的转弯半径只有5.88米。这意味着什么?在一些狭窄的路口或者停车场掉头,它一把就能过来,非常灵活,完全不像一台车长近5米的大车。
我试驾的四驱版,搭载了星途的“雪豹四驱”系统。它有节能、舒适、运动、雪地、个性五种驾驶模式。在舒适模式下,车子开起来非常平顺、安逸,像个温文尔雅的绅士;切换到运动模式,它的“性格”就完全变了;油门响应变得异常灵敏,方向盘也变重了,整个车都进入了一种“战斗”状态,随时准备“战斗”。虽然这次试驾没有遇到雪天,但我能想象,在雪地模式下,它的四驱系统能更好地分配四个车轮的动力,防止打滑,提升在湿滑路面上的行驶稳定性。对于北方的朋友来说,这个功能在冬天还是很有用的。
这台星纪元ES,确实给了我太多想分享的东西;它把成本都花在了用户可以感知到的地方:续航、动力、空间、舒适、安全。它用一种很“笨拙”但很真诚的方式,告诉你:我可能不会说,但我会做。在这个浮躁的时代,这种“实在”,显得尤为可贵。
所以,如果你正在20-30万这个价位选车,我真心建议你去4S店,亲自试驾一下星纪元ES;不要只听我说,也不要只看那些参数。坐进去,感受一下它的座椅和空间;开起来,体验一下它的动力和底盘。相信我,它很可能会给你一个意想不到的惊喜。
Copyright © 2025 熙橙汽车网
网站展示的汽车及品牌信息和数据,是基于互联网大数据及品牌方的公开信息,收集整理客观呈现,仅提供参考使用,不代表网站支持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