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换过3台车、每年自驾里程超2万公里的车主,我对新能源车的认知从“尝鲜尝试”变成了“刚需依赖”。这段时间,我深度试驾了埃安AION i60(图片)增程版,才真切感受到:家用新能源车,终于能做到“续航无焦虑、配置不缩水、价格接地气”三者兼得!
12.68万的预售起价,能拿下1240km综合续航、堪比豪华车的静谧性、20万级才有的舒适性配置,还有露营神器级别的车外投影仪,这波操作直接把性价比卷到了新高度。作为提前体验过实车的准车主,今天就跟大家掏心窝子聊聊这款车到底值不值得冲。

买增程车,大家关心的无非三件事:亏电油耗高不高?加速肉不肉?噪音大不大?这也是我当年放弃上一台增程车的核心原因——当初厂家宣传“亏电5个油”,实际开下来市区拥堵路段能冲到8个;高速亏电超车时,油门踩到底车都慢悠悠的;更离谱的是噪音问题。
所以这次试驾AION i60(品技术)增程版,我特意针对性做了全方位测试,全程模拟日常用车场景,市区通勤、高速超车、山路爬坡都试了个遍,结果确实超出了我的预期。

先说说亏电油耗,这绝对是增程车的“命门”。AION i60(用车口碑)增程版搭载的是1.5L增程系统,增程器功率74kW,电机功率180kW,官方标注的亏电油耗是5.5L/100km,综合续航更是达到了1240km。
为了测试真实油耗,我特意把车辆电量跑到10%以下,然后加满油跑了200多公里,其中市区拥堵路段占40%,高速路段占50%,还有10%的山路路段。整个试驾过程中,我开车风格不算温柔,偶尔还会猛踩油门超车,算下来实际油耗在5.8L左右。

虽然比官方数据略高一点,但这个成绩已经相当能打了——要知道我之前那台紧凑型增程SUV,在同样的路况下,亏电油耗得达到7.6L,这么一算,AION i60增程版每100公里就能省将近2个油。
后来我特意研究了一下,它之所以能做到这么低的油耗,核心在于增程器的效率足够高。再加上全域AI能量管理系统,能智能调节增程器和电机的工作状态,大大提升了能源利用效率。
而且它的CLTC纯电续航有210km,对于日常通勤来说,完全能当纯电车开——我家到公司往返30公里,充一次电大概能开6-7天,每周只需要充一次电,根本不用频繁加油,既省钱又省心。
再说说亏电加速,这是高速行车的安全感关键。很多增程车之所以亏电加速慢,核心问题是增程器的发电功率跟不上电机的需求,导致动力严重衰减。但AION i60增程版的增程器持续发电功率能达到85kW,比同级车型高出20%以上。
我在高速上做过专门测试,当时车辆电量只剩8%,车速保持在100km/h,想要超车的时候,深踩油门,动力瞬间就上来了,推背感很明显,超车过程干净利落。
之前开增程车,我就怕增程器启动的瞬间,那种突兀的噪音和抖动。但AION i60增程版完全不一样,我试驾的时候特意关掉了音乐,仔细感受增程器启动的状态——如果不看仪表盘的能量流显示,我几乎感觉不到增程器已经启动了!
怠速充电的时候,车内噪音只有40分贝左右,跟图书馆里的安静程度差不多;就算是高速120km/h行驶,车内也很安静,聊天根本不用刻意提高音量,只有轻微的风噪和胎噪,完全没有增程器的嘶吼声。
后来了解到,它之所以能做到这么安静,是用了多种减震隔音技术,还优化了增程器的悬置设计,发动机启停抖动分别降低了70%和55%,还拿到了中汽研“静音之星AAA”认证,难怪实际体验这么好。
另外,它的补能效率也值得一提。支持3C快充,平时逛商场的时候,顺便充个电,喝杯咖啡的功夫,就能满足后续几百公里的续航需求。就算没有充电桩,加油也很方便,1240km的综合续航,相当于从西安开到南京都不用中途补能,说走就走的旅行终于能实现。
总的来说,AION i60增程版的星源增程系统,确实终结了“亏电油耗高、加速慢、噪音大”这三大痛点,不是厂家的宣传噱头,而是实实在在的用户体验提升。对于家庭用户来说,这种“无焦虑、低成本、高舒适”的用车体验,才是刚需的。
买车跟找对象一样,始于颜值,陷于才华。AION i60增程版的外观设计,我身边的朋友评价两极分化,有人说太低调,有人说越看越耐看,我属于后者——毕竟是家庭用车,太张扬的设计不实用。
先说说前脸,它采用了全新的设计语言,没有用当下流行的大尺寸格栅,而是用了更简约的线条,锐利的前大灯通过中央的灯带连在一起,形成一体式风格,晚上点亮后辨识度很高,夜间开车视野很好。
两侧的竖置导流槽不仅好看,还能优化空气动力学,降低风阻。底部的梯形散热口增加了一丝运动感,整体看起来时尚又不浮夸,属于“越看越有味道”的类型。
值得一提的是车头的车外投影仪,这绝对是露营爱好者的福音!我特意找了个公园测试了一下,只要找一面白墙或者挂个幕布,就能直接投射电影、综艺,画质很清晰,音质也不错。
车身侧面的设计很敦实,大量平直的线条让车身看起来很修长,也让车内空间更宽敞。半隐藏式门把手是个加分项,不仅好看,还能降低风阻。车身尺寸方面,长宽高分别为4685/1854/1660mm,轴距2775mm,这个数据在紧凑型SUV里绝对是主流偏上的水平,。
后视镜上的辅助功能小蓝灯很有辨识度,只要辅助功能系统开启,小蓝灯就会亮起,提醒周围车辆,细节做得很到位。
尾部的贯穿式尾灯是当下的流行设计,但AION i60增程版的尾灯做得很有质感,灯带很细,点亮后效果很精致。后包围加入了熏黑装饰件,增加了运动气息。不管是从正面、侧面还是背面看,都没有明显的短板,属于“老少通吃”的颜值。
外观颜色方面,厂家提供了暖绒金、星河蓝等6种“家乡色温”车漆,我个人喜欢暖绒金,在阳光下看起来很有质感,而且耐脏,不用频繁洗车。
再来说说内饰,这也是AION i60增程版的亮点之一。同价位车型里,很多都是硬塑料当道,但AION i60增程版用了大量的皮革和实木材质,触手可及的地方都是软的,质感直接拉满。内饰颜色有燕麦奶白、暖绒浅棕等3种选择,我试驾的是暖绒浅棕,看起来很温馨。
双辐式多功能方向盘握感很舒服,大小适中,上面的按键布局合理,操作起来很方便,不用低头就能完成调节。液晶仪表和悬浮式中控大屏的显示效果很清晰,反应也很灵敏。怀挡设计是个惊喜,不仅节省了中控台的空间,操作起来也很方便。
中控台的岛台设计很实用,集成了手机无线充电板、双杯架、储物格和双开门扶手箱,收纳空间很丰富。手机无线充电板的充电速度还不错,我试了一下,半小时大概能充30%的电量。双开门扶手箱的空间很大,能放下不少东西,比如纸巾、墨镜、手机充电器等。
总的来说,AION i60增程版的外观和内饰,完全超出了12万级车型的预期,设计耐看,丰富的配置和优质的用料提升了质感,不管是自己开还是带家人出行,都很有面子。
对于家庭用户来说,空间和配置的实用性,直接决定了日常用车的幸福感。AION i60增程版的空间表现,完全对得起它2775mm的轴距,不管是前排、后排还是后备厢,都能满足家庭出行的需求。
先说说前排,座椅被称为“大沙发”。座椅的填充物很饱满,软硬适中,包裹性也很好,长时间开车不会觉得腰酸背痛。而且座椅支持加热、通风、按摩和记忆功能,这配置在20万级车型里都不算常见。
冬天开车的时候,打开座椅加热,几分钟就能暖和起来;夏天打开座椅通风,就算长时间开车,后背也不会出汗。按摩功能有多种模式可选,长途开车的时候打开,能缓解腰部疲劳。
让我惊喜的还有前排靠背可以向后放平,如果后排有人想休息,前排座椅放平后,后排的腿部空间会变得非常宽敞,就算是180cm的大高个,也能在后排躺下来休息,长途出行的时候,家人再也不用蜷着身子了。
后排空间同样出色,我身高178cm,坐在后排,腿部离前排座椅还有两拳多的距离,头部空间也很充裕。后排中间的地板几乎是纯平的,就算中间坐一个成年人,也不会觉得拥挤。
而且后排还提供了小桌板,对于有孩子的家庭来说太实用了,孩子可以在上面写作业、看绘本,或者放个平板电脑看动画,长途出行再也不用担心孩子无聊了。
全景天幕是个加分项,采光效果很好,让车内看起来更宽敞明亮,晚上开车的时候,还能让家人看看星星。不过有个小建议,如果能标配遮阳帘就更好了,夏天阳光强烈的时候,能避免车内温度过高。
后备厢的表现也很亮眼,常规状态下能轻松放下两个28寸的行李箱和几个背包,满足日常通勤或者短途旅行完全没问题。如果把后排座椅放倒,相当于一个“5人8箱大衣柜”,就算是长途自驾游,带再多的行李、露营装备也能装得下。
配置方面,AION i60增程版也做到了“诚意满满”。除了前面提到的座椅加热通风按摩、车外投影仪、无线充电等,还搭载了广汽GSD辅助功能系统,支持高速NDA和HPA智能泊车功能。
高速NDA功能真的很好用,在高速上开启后,车辆能自动保持在车道中间行驶,还能实现上下匝道、自主变道,遇到前车减速时,会自动跟车减速,前车加速时也会跟着加速,大大减轻了长途开车的疲劳。
智能泊车功能对于新手来说太友好了,不管是侧方停车还是倒车入库,只要找到合适的车位,系统就能自动完成泊车,不用自己操作方向盘和油门刹车,就算是狭窄的车位也能轻松停进去。
安全配置方面,新车搭载了弹匣电池2.0。安全性不用多说,之前经过了针刺测试,表现很出色,能有效避免电池起火、爆炸等风险。
驾驶体验上,AION i60增程版主打“轻松、舒适、稳定”。电机起步平顺无顿挫,就算低速行驶也不会“窜车”;加速过程线性,踩多少油门就来多少动力。前麦弗逊+后五连杆独立悬架,能很好地过滤路面颠簸;高速行驶稳定,遇到侧风也不会晃动,转向精准无虚位。
接下来聊聊大家关心的价格和福利。AION i60增程版预售12.68万起,同级别增程SUV大多15万以上,而这款车能享20万级配置,性价比真心不错。
综合来看,AION i60增程版解决了增程车的核心痛点,空间、配置、驾驶体验都能满足家庭需求,12.68万的价格更是诚意满满。如果你正在找一款无续航焦虑、高性价比的家用新能源车,这款车值得一试!
Copyright © 2025 熙橙汽车网
网站展示的汽车及品牌信息和数据,是基于互联网大数据及品牌方的公开信息,收集整理客观呈现,仅提供参考使用,不代表网站支持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