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理想汽车把2025年十月份的交车数据发出来了,行业里的人都蛮关心:一个月交了31767台车,到十月底为止,总共交出去的车都有1462788台了。能卖够一百万台车,说明它在新能源圈子里的底子还是蛮扎实的。但细一看,这个月的销量比上个月少了6.4%,跟去年十月比更是少了38%,这就看得出来,品牌正处在转型的关键时候,遇到些坎是难免的。本期我们就一起来聊聊这个话题,个人观点不喜勿喷!
一、自身走势:上半年冲高后回落,产品迭代遇衔接难题单看理想自己今年的销量走势,那“转型期波动”的样子不要太明显。回头看全年的数据,一月份交了29927台开的头,五月份冲到40856台,是今年最高的,之后就慢慢往下降了,到十月份比五月份的峰值少了22.2%。这种波动也不是平白无故来的,跟车型更新换代、重心转移直接挂钩。上半年主要卖的还是L系列的增程车,现在做这种车的牌子越来越多,竞争得厉害,像旗舰款L9一个月才卖四千台不到,L7和L8跟去年比,销量也分别少了三成和三分之一。虽说七月份推出了首款纯电车i8,十月份又发了五座纯电SUV i6,头两天订车就破了三万台,看着蛮厉害,但还没到大批量交车的时候,没能填上增程车销量下滑的空子。不过话说回来,能累计卖一百四十六万台,在新势力里头还是排得上号的,也是少数卖够一百万台车后,还能保持这个规模的新势力品牌。

把眼光放到整个行业来看,理想十月份的销量,在新势力里头算中上游,在所有品牌里就是中游水平。根据电车汇这些机构统计的十月新能源销量榜,比亚迪那是绝对的老大,卖了436856台;吉利新能源、奇瑞新能源分别卖了177882台和110346台,排第二第三,看得出来传统车企转型做新能源,规模优势是越来越明显了。再看新势力圈子,理想这3.18万台的销量,比广汽埃安、岚图这些牌子是强点,但跟零跑(70289台)、鸿蒙智行(68216台)、小鹏(42013台)、蔚来(40397台)还有小米(超过四万台)比,就差得远了,排到新势力第七名去了。
三、差距解析:三大核心优势不再,竞争短板凸显横向一比,差距主要在这三个地方:第一,增程这条道上的优势搞没得了。理想以前靠增程车吃得开,现在做增程车的越来越多,从没人跟抢到大家都来分蛋糕。像问界M8、腾势N9这些对手,空间、智能座舱这些方面都跟它对着干,有的甚至做得更好,导致L系列的市场份额越来越小。第二,转做纯电车的进度比对手慢。小鹏靠MONA 03一款车,一个月就卖了1.8万台;蔚来搞了乐道、萤火虫好几个品牌,跟去年比销量涨了92.6%;可理想的纯电车才刚推出来,还在让大家慢慢接受的阶段。第三,品牌卖价的优势也弱了。2023年理想平均每台车卖37万,现在降到33万了;而鸿蒙智行平均一台卖39万,小鹏、蔚来也靠升级车型,把卖价提了上去,理想在高端市场的溢价能力确实遇到了挑战。

虽说短期销量不太行,但理想在调整战略上,还是看得出来想破局的决心和思路。最明显的就是产品策略往纯电那边偏了。年初就把今年的销量目标从70万台降到64万台,其中纯电车的目标从5万台提到12万台,占比从7.14%涨到18.75%。这么调也不是瞎跟风,是看准了市场趋势的——现在充电桩越来越多,买纯电车的人也越来越多。理想的i6、i8两款纯电车,一个是五座,一个是中大型SUV,刚好和L系列的增程车互补。北京那个绿色智能工厂的产能改造也弄完了,从十一月份开始就能大批量交i6了,说不定这就是拉动销量涨回来的关键。
五、配套升级:渠道架构双优化,布局长远增长卖车的渠道和公司内部的架构也在跟着优化。卖车这块搞了个“五大战区制”,学苹果搞区域管理的法子,就是为了能更快响应市场。同时还在往三四线城市下沉,今年更是把海外业务提上了日程,招了七个国家的销售副总裁,准备往全球市场闯,想靠海外的销量来减轻国内竞争的压力。这些做法虽然短期内不能马上让销量涨起来,但确实是为长远增长铺好了路。

总的来说,理想十月份销量暂时不行,是新能源行业从“拼数量”改成“拼质量”的必然结果,也是企业转型过程中难免要付出的代价。一百四十六万的累计销量攒下的老客户、纯电车订车的好成绩,还有清晰的全球布局,这些都是它能闯过难关的底气。对理想来说,现在最关键的就是赶紧把纯电车的产能提上来,靠i系列的车证明自己做纯电也能行,同时把增程车的基本盘稳住。现在新能源市场洗牌越来越狠,一年卖五十万台已经是新势力的“生存线”了。
个人认为理想稳住“生存线”应该不难,但是还想往上难度不小!朋友们,您觉得呢?
Copyright © 2025 熙橙汽车网
网站展示的汽车及品牌信息和数据,是基于互联网大数据及品牌方的公开信息,收集整理客观呈现,仅提供参考使用,不代表网站支持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