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智能驾驶从“炫技功能”变成日常通勤的刚需,理想VLA司机大模型的登场引发了市场热议。这款被称为“媲美华为ADS 3.3”的智能驾驶系统,实际表现是否经得起考验?我们规划了174公里的综合路况实测路线——涵盖城市拥堵路段、高速快速路、城郊小路及地下车库,全程开启VLA智驾模式,从智驾体验、能耗表现、乘坐舒适性三大维度,还原理想VLA的真实实力。
智驾体验:像老司机般“稳、准、慎”,接管率低到惊喜
本次实测的核心亮点无疑是理想VLA司机大模型,作为首个量产落地的该架构系统,其表现完全颠覆了对“智能辅助”的传统认知。174公里路程中,仅在城郊施工路段和一次突发加塞场景下进行了2次人工接管,接管率不足1.2%,远超同级别车型平均水平。

城市拥堵路段是智驾系统的“试金石”。在早高峰的三环路段,车流密集且车速反复在0-30km/h切换,VLA的防御性驾驶逻辑展现得淋漓尽致:遇到加塞车辆时,不会贸然加速博弈,而是提前减速预留安全距离,刹车动作轻柔无顿挫,完全避免了传统智驾“急刹”的尴尬。更值得称道的是纵向控制的细腻度,起步时缓慢提速贴合车流节奏,跟车距离会根据后车车速动态调整,既不被频繁加塞,也不会与前车距离过远影响通行效率,整套操作堪比有多年经验的老司机。
高速路段的表现同样亮眼。在80-120km/h的巡航状态下,车辆始终保持在车道居中位置,即便遇到轻微弯道也能平稳通过,无需手动修正方向。变道决策则体现了“谨慎与效率的平衡”:当系统检测到侧后方来车时,会主动放弃变道等待安全窗口,而在车流稀疏时,变道动作干脆利落,且提前规划变道时机,不会临近出口才仓促变道 。全程开启“连续任务”功能,语音指令“提速到110km/h”“靠右侧车道行驶”后,智驾系统在执行操作的同时,不会中断原本的导航规划,体验流畅度大幅提升。
最令人惊喜的是城郊小路和地库场景的适配。在双向两车道的城郊路段,遇到无法一把掉头的狭窄路口时,VLA自动触发“三点掉头”功能,先缓慢前行观察路况,再倒车调整角度,最终平稳完成掉头,整个过程耗时约40秒,虽效率不算极致,但安全性拉满。地下车库测试中,车辆精准识别桩桶、地锁和行人,即便没有预先扫描地图,也能实现“漫游寻位”,在地下三层绕行了两圈后成功找到空余车位并自动泊车,全程无任何磕碰风险,解决了地库停车的痛点。

当然也存在小幅优化空间:语音指令需遵循标准话术,自然语义识别能力有待提升;在极端拥堵路段进行三点掉头时,偶尔会影响后方车辆通行,建议后续通过算法优化提升操作效率。

能耗表现:高速混动模式亮眼,续航无焦虑
本次实测车辆为理想i8(图片|配置|询价),搭载增程式动力系统,满电满油出发,全程2大1小乘坐,空调设定24℃自动模式,分别测试了城市、高速、城郊三种路况的能耗表现。
城市拥堵路况(46公里):以电驱为主,全程综合电耗16.8kWh/100km,馈电后增程器启动,发动机噪音控制出色,车内几乎听不到明显杂音。低速行驶时增程器不会频繁启停,动力输出平顺,完全没有传统燃油车“顿挫”的感受。
高速路段(98公里):采用混动优先模式,车速保持在90-110km/h,全程综合油耗7.9L/100km,电耗18.3kWh/100km 。值得注意的是,当电量保持在70%以上时,能耗表现更优,回程时我们调整为满电出发,同样工况下油耗降至7.2L/100km,印证了“保电行驶更节能”的规律。即便以120km/h高速巡航,油耗也未超过8.5L/100km,对于一款中大型SUV而言,这样的能耗表现堪称惊喜。
城郊小路(30公里):路况复杂且车速波动大,综合能耗为7.5L/100km+17.2kWh/100km。得益于VLA系统对车速的精准控制,避免了频繁加速减速导致的能耗浪费,即便在爬坡路段,动力输出也较为平缓,没有出现能耗骤增的情况。
全程174公里行驶结束后,表显剩余电量32%,剩余油量可续航约580公里,综合续航能力完全满足日常通勤和中短途出游需求,彻底告别“里程焦虑”。能耗数据可通过车机“用车效率”功能实时查看,电耗、油耗分布清晰直观,方便用户调整驾驶习惯。
乘坐舒适性:细节拉满,长途不累
除了智驾和能耗,舒适性也是本次实测的重点。理想i8的座椅填充柔软且支撑性充足,前排座椅的腰部调节功能在174公里的长途行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驾驶员全程无明显腰酸背痛感。后排座椅空间宽敞,腿部距离前排座椅超过两拳,中间地板几乎纯平,中间乘客乘坐也不会感到局促。
隔音降噪表现同样出色。高速120km/h行驶时,车内噪音主要来自风噪,但控制在可接受范围内,交谈无需刻意提高音量;增程器启动时,车内几乎感受不到振动,发动机噪音被很好地隔绝,静谧性堪比纯电车。空调系统制冷效果均匀,不会出现局部过冷或过热的情况,且运行时几乎没有噪音,进一步提升了乘坐体验。
车机系统与VLA智驾的联动也十分便捷。SR界面会实时显示路况推理过程和车辆状态,让驾驶员清晰了解智驾系统的决策逻辑;语音控制响应迅速,除了驾驶相关指令,还能控制空调、导航、音乐等功能,真正实现“动口不动手”。长途行驶中,后排乘客可通过娱乐屏观看视频,车机系统流畅无卡顿,进一步缓解了长途出行的枯燥感。
实测总结:35万级智能驾驶的“价值标杆”
174公里的综合路况实测,理想VLA用实力证明了其“智能驾驶新标杆”的地位。在智驾层面,防御性驾驶逻辑、平稳的操控体验和全场景适配能力,让日常通勤变得轻松省心,尤其适合经常跑固定路线的用户,越开越顺手的学习能力更是加分项 ;能耗表现虽不算极致,但对于中大型SUV而言已足够优秀,满油满电的续航能力彻底解决了出行焦虑;舒适性和细节配置则延续了理想汽车的优势,满足家庭用户的核心需求。
如果说传统智能驾驶是“辅助工具”,那么理想VLA更像是一位“靠谱的智能副驾”,它不仅能帮你分担驾驶压力,更能通过细腻的操作和安全的决策,让每一次出行都更安心、更舒适。对于追求智能驾驶体验和家庭实用性的消费者来说,理想VLA无疑是35万级市场的优选之一。
当然,作为首个版本的VLA系统,仍有优化提升的空间,但从实测表现来看,它已经实现了“可用、好用、放心用”的核心目标。随着后续算法的持续迭代,相信理想VLA还会带来更多惊喜,而这场智能驾驶的变革,终究是为了让每一次出行都更有温度。
Copyright © 2025 熙橙汽车网
网站展示的汽车及品牌信息和数据,是基于互联网大数据及品牌方的公开信息,收集整理客观呈现,仅提供参考使用,不代表网站支持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