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dm-i和dm-p的区别
作者:熙橙汽车网 发布时间:2025-11-16 11:14:15 阅读量:0

比亚迪DM-i和DM-p是两种定位截然不同的插电式混合动力技术,核心差异体现在能效与性能的取舍、动力架构设计以及目标用户场景上。以下是基于2025款最新车型的深度解析:

一、技术架构:能效优先 vs 性能至上

1. DM-i超级混动:极致省油的电驱逻辑

比亚迪dm-i和dm-p的区别-1

- 动力组合:采用1.5T骁云插混专用发动机(热效率45.3%)+ EHS电混系统,发动机主要用于发电,电机直接驱动车轮,形成“以电为主”的混动架构 。例如,唐DM-i 215KM版本在市区80%的时间由电机驱动,亏电油耗仅4.95L/100km,综合续航达1150km 。

- 变速箱与驱动:匹配E-CVT无级变速器,全系前置单电机两驱布局,部分高配车型通过后轴加装P4电机实现电四驱,但主逻辑仍是前驱 。这种设计减少机械传动损耗,提升平顺性,但操控极限较低。

2. DM-p王者混动:性能与四驱的暴力美学

- 动力矩阵:以1.5T发动机(115kW)+ 前后双电机(总功率400kW)组成“三擎并联”系统,系统综合扭矩达670N·m,零百加速仅4.3秒,性能媲美百万级燃油SUV。例如,唐DM-p 200KM四驱版在高速超车时,发动机与电机同时发力,瞬间爆发超500马力。

- 四驱与悬挂:标配电动四驱系统,前后轴扭矩可实现0-100%无级调节,配合云辇-C智能阻尼车身控制系统,过弯侧倾角仅3.2度,兼顾运动与舒适 。部分高配车型(如无人机玩家版)还配备机械式差速锁,越野脱困能力显著提升。

二、硬件配置:成本控制 vs 豪华堆料

1. DM-i:经济性导向的务实选择

- 电池与充电:搭载21.5-45.8kWh磷酸铁锂电池,CLTC纯电续航115-215km。仅112km以上版本支持快充(30%-80%需0.5小时),52km低配版无快充接口 。

- 智能配置:入门版配备12.3英寸仪表+15.6英寸旋转Pad,支持基础L2级智驾(如自适应巡航、车道保持);激光雷达旗舰型升级DiPilot 3.0系统,可实现高速领航辅助,但智驾硬件数量(33个传感器)少于DM-p 。

2. DM-p:性能优先的不计成本

- 电池与充电:全系标配35.62kWh刀片电池,CLTC纯电续航175-200km,支持71kW快充(30%-80%仅需20分钟)。电池容量与充电功率均高于DM-i,满足高性能需求。

- 智能配置:激光雷达旗舰型搭载双Orin-X芯片(总算力50TOPS)+ 33个传感器,支持城市NOA、自动泊车等23项功能,智驾体验更接近新势力车型 。无人机玩家版还集成车顶行李架(承重75kg)、V2X车路协同等专属配置。

三、驾驶体验:舒适家用 vs 激情操控

1. DM-i:平顺省油的家庭保姆车

- 动力特性:电机优先驱动,加速线性柔和,适合城市通勤。以唐DM-i为例,7.9秒破百的动力足够日常使用,但高速再加速能力较弱(80-120km/h需6.2秒) 。

- 底盘调校:标配FSD可变阻尼悬架,通过传感器实时调节悬挂软硬,过减速带时振动过滤效率提升25%,但高速过弯侧倾较明显(侧倾角5.1度) 。

2. DM-p:性能暴躁的公路坦克

- 动力特性:双电机四驱系统带来4.3秒破百的爆发力,中段加速(40-80km/h)仅需3.8秒,高速超车一气呵成。运动模式下,发动机与电机全功率输出,推背感强烈。

- 底盘调校:云辇-C系统可毫秒级调节阻尼,急加速时后轴自动“上硬度”抑制抬头,制动时前轴加强支撑减少点头,实测绕桩速度比DM-i高15km/h 。

四、价格与定位:性价比之王 vs 高端玩家

1. DM-i:覆盖主流家用市场

- 价格区间:17.98-22.98万元(以唐L DM-i为例),比同配置燃油车便宜3-5万元。适合预算有限、注重省油与空间的家庭用户 。

- 典型场景:日常通勤(纯电续航覆盖95%以上需求)、周末短途郊游(综合续航1150km无焦虑)、长途自驾(亏电油耗低至4.95L) 。

2. DM-p:性能与科技的旗舰代表

- 价格区间:24.98-28.58万元(以唐L DM-p为例),比同配置DM-i高2-3万元。目标用户为追求驾驶乐趣、愿意为性能买单的中产家庭。

- 典型场景:赛道日体验(4.3秒破百+赛道模式)、复杂路况越野(双电机四驱+差速锁)、科技尝鲜(激光雷达+城市NOA)。

五、核心差异总结表

表格

维度 DM-i超级混动 DM-p王者混动

核心目标 极致省油,降低用车成本 性能优先,兼顾四驱与续航

动力架构 1.5T发动机+单电机(前驱为主) 1.5T发动机+双电机(全时四驱)

零百加速 7.9秒(唐L DM-i) 4.3秒(唐L DM-p)

亏电油耗 4.95L/100km(唐L DM-i) 6.3L/100km(唐L DM-p)

纯电续航 115-215km(CLTC) 175-200km(CLTC)

充电功率 71kW(高配) 71kW(全系)

悬挂系统 FSD可变阻尼悬架 云辇-C智能阻尼悬架

价格区间 17.98-22.98万元(唐L DM-i) 24.98-28.58万元(唐L DM-p)

六、选购建议

- 选DM-i的三种情况:

1. 日常通勤以市区为主,年行驶里程2万公里以上(省油优势显著);

2. 预算有限,需要7座大空间但不愿为性能付费;

3. 对充电便利性要求不高(仅需家用慢充)。

- 选DM-p的三种情况:

1. 追求驾驶激情,喜欢高速超车、山路劈弯;

2. 常去户外露营、轻度越野,需要四驱与外放电功能;

3. 愿意为激光雷达、云辇-C等高端配置买单。

七、技术发展趋势

2025年第五代DM技术全面应用后,DM-i与DM-p的界限逐渐模糊:

- DM-i性能提升:部分车型(如汉DM-i)通过优化电机控制,零百加速从8.9秒提升至7.5秒,兼顾经济性与动力 ;

- DM-p能效优化:DM-p亏电油耗从6.5L降至4.6L,综合续航突破1000km,实现“性能与省油兼得”。

未来,比亚迪可能通过DM-o超级混动越野平台(纵置发动机+三把锁)进一步细分市场,形成“DM-i家用、DM-p性能、DM-o越野”的全场景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