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朋友上个月开电车回老家,本来4小时的路程,愣是开了7小时。中间充了两次电,每次都得等半小时,夏天电池发热厉害,充电系统直接限功率,本来30分钟能充满的,结果充了1小时。
这不是个别现象。几乎所有电动车车主都有类似经历:城市里开着美滋滋,一上高速就心发慌。
01 能量密度的天生劣势电动车与油车在高速行驶上的巨大差异,根源在于能量密度的先天差距。一立方米的汽油储存的能量高达8600kwh,而目前最先进的刀片电池,每立方米实际只能储存310kwh的能量。
简单来说,汽油的能量密度是动力电池的20多倍。这意味着同样体积下,汽油储存的能量远远超过电池。

你家里那台100度电的电车,其能量其实还不如10升汽油。但10升汽油多重?不到7公斤。100度电的电池包呢?少说也得600公斤。这就是物理定律,谁也改不了。

电动车的动力源自电池,长时间高速行驶会加剧电池的能量消耗,影响续航里程。目前的电池技术在能量密度上还存在着挑战,难以满足长途高速行驶对高能量密度的需求。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车速和能耗之间并非简单的线性关系,而是三次方关系。当你从90公里/小时提速到130公里/小时,速度只增加了40%,但功耗增加了差不多3倍。
电车在高速行驶时,电机需要不断地克服越来越大的风阻。随着车速的增加,风阻呈指数级增长,电机为了保持车辆的速度,不得不加大马力,消耗更多的电能。
有车主反映,开Model Y以130公里的速度从北京到天津,全程不到200公里,电量掉了快一半。电动车100度电,在高速工况下能跑300公里就不错了。
03 补能效率的天地之别燃油车真正的王牌是补能效率。加油只需5分钟,而电动车即使使用最快的超充,从20%充到80%也得半小时以上。
而且电动车充电到90%后速度会明显下降,像蜗牛爬一样慢。更不用说在节假日,高速服务区的充电桩大排长龙。有平台甚至不得不采取“每车限充到80%”的措施来缓解排队压力。
加油站遍布各地,而充电桩不仅数量不足,还存在功率差异大、故障率高等问题。有时候开到一个服务区,8个充电桩坏了6个,剩下2个还在排队,这让电动车车主如何不焦虑?
04 技术瓶颈与未来展望电动车在高速续航上的软肋,本质上是由物理定律和现实条件共同决定的。能量密度不够、高速能耗太高、充电太慢,这三座大山不搬走,电动车在长途高速这块就很难与油车竞争。
电动车并非一无是处。在城市路况下,电动车的能源效率碾压燃油车,因为电机在低速时效率高,而内燃机在市区行驶时效率低、油耗高。
电动车要真正解决高速长途问题,可能得等固态电池技术成熟。这种电池能量密度高,充电也快,但估计还需等待数年时间。
电池技术专家指出,电动车的困境归根结底是能量密度问题。汽油每立方米8600kwh的能量密度,让电池望尘莫及。即使最先进的电池,能量密度也不到汽油的零头。
未来,随着固态电池技术的突破,电动车在高速行驶方面的短板有望得到改善。但在此之前,选择车辆还需根据实际用途:城市通勤选电车更加经济实惠;而经常跑长途的用户,燃油车仍是更为可靠的选择。
Copyright © 2025 熙橙汽车网
网站展示的汽车及品牌信息和数据,是基于互联网大数据及品牌方的公开信息,收集整理客观呈现,仅提供参考使用,不代表网站支持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