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 | 公司官网
作者 | 王秀明
编辑 | 韩永昌
一家管理着近万亿美元资产的机构——新加坡主权基金GIC,将蔚来再次推至风口浪尖。

2025年8月,GIC一纸诉状将蔚来告上美国法庭,指控该公司及高管涉嫌证券欺诈。GIC的理由是,蔚来通过武汉蔚能电池资产有限公司虚增收入和利润,误导投资者,导致GIC遭受投资损失。

武汉蔚能,这家并没有被外界关注到的公司,已经不止一次卷入“虚增收入”的漩涡。

2022年6月28日,灰熊发布报告称,蔚来或通过会计手段对盈利能力“造假”,据其调查,武汉蔚能通过关联交易的形式,帮助蔚来创造业绩。
这两起事件都将矛头指向了同一家公司,理由都是相同的“通过关联交易虚增收入和利润”。
武汉蔚能是谁?它在蔚来的商业版图中承担什么角色?
公开资料显示,武汉蔚能是蔚来的电池资产管理公司,蔚来造车、售车——蔚来能源建换电站并运营——武汉蔚能管理电池资产,三足鼎立,构建了蔚来的新能源汽车产业核心版图。
这样的三足模式,让蔚来将大量电池打包出售给蔚能,蔚能再将这些电池包租赁给蔚来车主。但由于武汉蔚能股权比较复杂,蔚来持股不到20%,所以这家公司的经营状况并没有合并在蔚来财报里。
这让武汉蔚能始终保持着神秘,低调至今。
也是因为经营状况的不透明,外界对武汉蔚能的猜测颇多。尤其是对当蔚来向蔚能出售电池时,这笔收入应该一次性确认,还是分阶段确认,也成为了模糊地带,这也正是灰熊与GIC的攻击锚点。
虽然这些财务确认方式并没有确切定论,但极片Lab在有限的公开资料中,通过蛛丝马迹,看到了武汉蔚来面纱下神秘的一角。
我们试图摸清蔚来的这张底牌。
连年盈利,蔚能累计净利润超6亿在蔚来的换电链条中,蔚来造车时会从电池供应商处采购动力电池,再出售给武汉蔚能;武汉蔚能则通过BaaS服务模式,将电池租给车主使用;车主需要向武汉蔚能支付租用或服务费以获得电池使用权。
也就是说,只要蔚来车主们不断租电、换电,武汉蔚能的现金流就不会断。
尽管武汉蔚能从未直接公开相关经营信息,但从其掌控的电池规模,可窥见一斑。今年10月15日,武汉蔚能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7月,公司在管的电池规模已经突破27GWh,服务用户超过35万人。
如果按照每瓦时0.5元计算,这些电池资产的总值可以达到135亿元。对一家成立仅五年多的非上市公司来说,这个资产规模的成长速度令人咋舌。
不得不好奇:武汉蔚能的财务状况到底如何?
在武汉蔚能一众国资、基金公司等股东中,一家上市公司股东——山东威达,在其财报中掀开了武汉蔚能的一角神秘面纱。
2020年12月15日,山东威达审议通过1.5亿入股武汉蔚能的决议。彼时,武汉蔚能才成立120天,李斌刚刚当选为“2019年最惨的人”。
但在当年剩下的7个月里,武汉蔚能就给山东威达赚回了488万。并且极片Lab注意到,自成立开始,武汉蔚能连续五年多都在盈利;在此期间,山东威达掌握武汉蔚能的股权几经稀释,截至2025年6月底,只余下8.01%(自2022年7月至今尚未变动)。
但这8.01%的股权,五年来累计为山东威达贡献了4927.57万的投资收益(据山东威达财报披露计算),在2025年的半年报中也可以看到,其账面价值也来到了2.23亿元。
尽管山东威达并没单独披露联营企业的营业额,但在2022年财报中却有下图中的一组关键数据,据此初步估算,当年武汉蔚能的净利率已经达到了 8.33%。
将时间坐标拨到2022年的中国车市,哪吒销量居首,威马尚未陷入绝境,极越当时仍叫集度,车都还未生产出来,武汉蔚能彼时不仅没有亏损,甚至已取得了3938.81万元的净利润。
到了2024年,山东威达从这笔投资里累计获利1710.28万,以8.01%的股权计算,仅2024年,武汉蔚能净利润约为2.14亿,再以8.33%的净利率反向推算,武汉蔚能当年的总营收大概在25.63亿。
按照同样逻辑测算,极片Lab发现,武汉蔚能自2021年至2025上半年持续盈利,累计净利润已经超过6亿元,总营收超过72.44亿。
利润以外,武汉蔚能的负债数据可以在蔚来的财报里找到:
一个值得关注的细节是,武汉蔚能自成立以来,牢牢坐在蔚来应收方的头号交椅上。仅看2024年,武汉蔚能在蔚来的应收款创下新高,暴涨4倍多至76.22亿。
如果将这些数据汇总,并挑选2024年作为切面来看武汉蔚能:这是一家总资产过百亿,负债至少76亿,营收约为25.63亿,净利润大概2.14亿的电池资产管理公司。
换电逼近规模效应,蔚来后发力武汉蔚能是蔚来换电模式的关键一角。换电的劣势很明显,前期投入太大,但换电的优势也在于后劲更足。
一般来说,一款电池平均的质保年限是 8 年,但在蔚来的换电站里面,电池的寿命可以延长到15年。这也意味着,15年之内,蔚来只需要采购一次电池,而其他车企至少需要采购两次。
2018年5月20日,蔚来在深圳才建成了第一座换电站,到今天,还不到8年。但蔚来的电池资产管理公司,已经有2个亿的利润。
运营换电的利润,也正在随着蔚来新车交付量、换电站的增加而“滚雪球”般变大。
蔚来披露,截至10月26日,蔚来换电突破9000万次。蔚来在全国已经有3539座换电站,平均0.86秒就有一台车从换电站“满电出发”。伴随日均换电单量突破10万次,1亿次蔚来换电即将达成。
乐道L90、蔚来全新ES8下半年的上市并热销,也正成为蔚来走出低谷、换电业务规模再次扩大的增长引擎。
乐道L90上市两个月交付超2.1万台,创下纯电大型SUV销量第一;9月20日上市的全新ES8,仅三天,大定数量已突破5万台。
9月成为蔚来的“黄金月”,乐道品牌(含L60、L90)单月交付量创新高,达到1.5万台;全月新车交付量创下历史新高。截至2025年9月30日,其累计汽车交付量达87.28万台。
冲刺四季度盈利的蔚来,在两款新车的带动下,明显更有信心。
同时也可以看到,蔚来的换电业务正在接近规模效应拐点。蔚来近期也披露,从第1次蔚来换电到第1000万次达成,历经1506天;从第8000万次蔚来换电到第9000万次达成,只用了短短100天。
蔚能的另外一大股东——宁德时代,也进军了换电业务,并大手笔投入。
宁德时代2025年准备建设1000座巧克力换电站,其长期目标是:到2030年,换电、家充、公共充电桩三分天下。
如果这一目标实现,蔚来也会成为主要受益方之一。
这也意味着,在宁德时代和蔚来看来,即便到了2030年,换电依旧是电动汽车最快、最便捷的补能方式之一。
补能焦虑永远都是电动汽车的致命问题,即便如今超充技术已经达到了10-12C,可以在5分钟内补能400公里,但受限于基础设施,消费者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也享受不到“兆瓦闪充”的便利。真正“充电比加油快”的体验,依旧只有换电能做到。
换电,是蔚来押注的长期主义,即便这个词汇几乎已经在以“活下来”为主要任务的中国车市销声匿迹。
而武汉蔚能,是蔚来换电商业版图中隐秘而关键的一环,它如同一座冰山,GIC与灰熊的指控只是浮于水面的尖顶,而水面之下,是一个连接着造车、能源与金融的庞大生态。
这个生态,是电动汽车时代商业模式的创新,也是在价格战已经如火如荼的中国车市中,对长期主义的坚守。
当然,财务数据透明同样重要,随着蔚来保有量越来越多,规模效应的拐点也正在临近,当换电网络从成本中心转变为利润中心时,武汉蔚能也不得不站到台前,今天所有的争议或许也将被重新审视。
Copyright © 2025 熙橙汽车网
网站展示的汽车及品牌信息和数据,是基于互联网大数据及品牌方的公开信息,收集整理客观呈现,仅提供参考使用,不代表网站支持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