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集团2025年三季度:利润大幅下降,中美市场承压
作者:熙橙汽车网 发布时间:2025-11-13 14:35:02 阅读量:0

芝能汽车出品

2025年前三季度,大众集团在交付量增长和电动化提速的背景下,财务表现却显著承压。营业利润同比下降58%,主要受保时捷减值、关税成本上升及电池与软件投资拖累。

欧洲市场成为增长支柱,中国市场持续承压,北美受政策影响下滑, 大众集团的转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

大众集团2025年三季度:利润大幅下降,中美市场承压-1

● 大众集团整体销量达到658.1万辆,同比增长1.8%;

● 销售收入为2387亿欧元,较去年同期微增0.6%;

● 营业利润仅为54亿欧元,同比下降58%,营业利润率由5.4%降至2.3%,下滑3.1个百分点;

大众集团2025年三季度:利润大幅下降,中美市场承压-2

● 税前利润为61亿欧元,同比减少51%;

大众集团2025年三季度:利润大幅下降,中美市场承压-3

● 税后利润则由88亿欧元降至34亿欧元,跌幅高达61%。

Part 1

交付增长稳健,

电动化成唯一亮点

2025年前九个月,大众集团全球交付量达660.4万辆,同比增长1.2%。

从区域结构看

◎ 欧洲和南美洲表现强劲,分别增长4%和15%,特别是德国本土和西班牙市场的恢复,为集团提供了稳定支撑,

◎ 中国和北美市场则延续下行趋势,中国交付下降4%(自主品牌竞争加剧),北美下降8%(受美国提高关税的直接打击)。

电动化成为大众集团最具增长潜力的板块。

◎ 前九个月纯电车型交付71.8万辆,同比增长41.7%,在整体销量中的占比从7.8%升至10.9%。

◎ 插电混动(PHEV)交付29.9万辆,同比增长54.9%,在多路径电气化布局上已初见成效,ID.4/5依然是最畅销的车型,交付12.9万辆。

小米YU7最低售价:25.35万起图片参数配置询底价懂车分4.03懂车实测空间·性能等车友圈8.3万车友热议二手车23.88万起 | 454辆

奥迪Q6 e-tron与斯柯达Enyaq等新车型也展现了较强竞争力,欧洲市场的BEV销量增长达80%,使大众成为西欧新能源转型的重要推动者。

电动化增长的光环背后,是中国市场BEV交付量的锐减。仅8.5万辆,同比下降42.5%。

合资企业在新能源渗透上明显落后,盈利贡献亦随之下降,预计全年营业利润仅约10亿欧元,大众在中国新能源竞争格局中的被动局面——面对比亚迪等品牌的快速崛起,大众的ID系列产品在智能化和价格竞争上均显乏力。

生产端方面,大众全球产量维持稳定,前九个月生产664.4万辆,同比增长0.2%,其中德国本土增长8.1%,占比提升至20.5%,将更多高附加值生产环节回流至欧洲。

库存虽较年初上升,但仍处于合理水平,表明集团整体供需平衡尚可。

在人力结构上,大众继续推进“绩效优化计划”,德国员工减少约7000人,总人数降至26.3万。尽管裁员幅度有限,但这标志着大众在应对电动化带来的组织重构中已进入实质阶段。

Part 2

利润骤降与转型阵痛

财务层面,大众集团的2025年前三季度数据反映出明显的利润压力。

◎ 销售收入2387亿欧元,同比仅增0.6%;

◎ 但营业利润骤降58%至54亿欧元,营业利润率从5.4%降至2.3%;

◎ 税后利润更是下滑61%,至34亿欧元。

利润下滑的核心原因主要来自三方面:

◎ 一是保时捷战略调整带来的大额减值,资产与项目合计减值47亿欧元,直接拖累整体业绩;

◎ 二是美国关税支出高达21亿欧元,对北美市场盈利形成压制;

◎ 三是电气化与数字化转型所需的高额投资。尽管大众通过优化CARIAD与PowerCo的结构控制成本,但这两大平台仍处于高投入期,短期内难以贡献利润。

分业务看

◎ 乘用车板块营业利润仅22亿欧元,同比下滑74%,利润率降至1.2%。

保时捷由高利润品牌转为亏损,营业利润率从14.6%跌至-1%,成为最大拖累。奥迪利润下降13%。斯柯达与大众品牌保持稳健,尤其斯柯达凭借东欧与中东市场增长,利润率维持在8%,成为集团盈利的重要支撑。

◎ 商用车业务同样承压。TRATON销量下降8.5%,利润下滑46%,受累于巴西、北美市场疲软和汇率贬值。

金融服务板块则成为亮点,利润增长40%,利润率提升至6.5%,在集团整体利润下行的背景下提供了现金流支撑。

在技术与研发层面,大众正全力推进电池与软件战略。

◎ CARIAD收入同比增长47%,亏损缩窄至15亿欧元重组初见成效。

◎ PowerCo则继续深耕电池工厂布局,虽然亏损扩大至10.5亿欧元,但这类投入属于长期战略投资,未来有望成为大众电气化竞争的核心资产,计划在2025—2029年间投入1650亿欧元用于电动化与数字化。

展望全年,集团预计2025年销售收入与上年基本持平,营业利润率介于2%至3%之间,大众将度过一个以“稳”为主的过渡期。

小结

大众集团的方法论正在很大的变化,我们可能需要再看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