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爆却巨亏!北汽蓝谷300亿窟窿,低价换量难破盈利困局
作者:熙橙汽车网 发布时间:2025-11-13 17:11:15 阅读量:0

北汽蓝谷最新三季报堪称“一半海水,一半火焰”:销量一路飙升、市场声量持续上涨,账本却深陷亏损泥潭,五年累计亏损超330亿元,资金窟窿越挖越大。

表面风光:销量暴涨60%,9月创年内最佳

今年以来,北汽蓝谷的市场表现看似势头正劲。前三季度累计售出11.15万辆新能源汽车,同比激增超60%;9月单月销量突破2万辆,创下年内最佳月度成绩。街头极狐车型日渐增多,直观印证了消费者对其产品的接受度持续提升。

内里隐忧:销量涨营收降,低价车拖垮盈利

热闹背后,盈利难题愈发刺眼。第三季度数据尤为扎眼:销量同比增长的同时,营业收入却逆势下滑3.4%,核心症结直指“产品结构失衡”。

卖爆却巨亏!北汽蓝谷300亿窟窿,低价换量难破盈利困局-1

三季度4.4万辆销量中,极狐品牌新款低价小车T1是绝对主力。这款定价6.28万元、对标五菱宏光MINI、比亚迪海鸥的车型,上市即爆火,首月订单突破3.5万辆,9月实交车1.01万辆,直接撑起销量半壁江山。但低价策略注定“薄利多销”,甚至赔本赚吆喝——T1能快速拉升销量数字,却对营收和利润贡献微乎其微。

另一边,承载“冲高盈利”厚望的享界品牌彻底掉链。三季度仅售出8200辆,较二季度环比下滑;即便新款享界S9T订单表现尚可,却受限于产能不足,叠加问界M9、理想L7等强敌挤压,始终无法形成规模销量。高端车卖不动,利润自然成了无源之水,如同“顶梁柱挣不来钱,光靠省吃俭用难撑家”。

核心困局:连续23季度亏损,资金链承压

卖车不赚钱,直接导致亏损持续扩大。第三季度,北汽蓝谷再亏11亿元,累计已连续亏损23个季度,五年多亏损总额超330亿元。

卖爆却巨亏!北汽蓝谷300亿窟窿,低价换量难破盈利困局-2

长期亏损如同“无底洞”,不断侵蚀公司根基:截至9月底,所有者权益仅剩20.87亿元,较去年年底缩水超50%;现金流愈发紧张,手持现金减少近半,短期借款却大幅增加,偿债压力与日俱增。

卖爆却巨亏!北汽蓝谷300亿窟窿,低价换量难破盈利困局-3

战略迷思:“以价换量”后遗症爆发

为冲销量,北汽蓝谷选择“以价换量”:极狐品牌价格从十几万区间直降至6万级,短期内换来了销量暴涨,但副作用已全面显现——品牌被贴上“低价”标签,后续冲高难度陡增;且低价车根本无法覆盖巨额研发与运营成本,盈利遥遥无期。

更严峻的是,小车市场竞争白热化,极狐T1虽开局顺利,但面对五菱、比亚迪等深耕多年的对手,缺乏核心优势,长期竞争力存疑。

未来出路:远水解不了近渴,盈利是唯一解药

面对困局,北汽蓝谷并非毫无动作:与小马智行合作的300辆无人驾驶出租车已下线测试,极狐加速开拓海外市场,还计划募资60亿元用于新车型研发与智能化升级。

但这些举措“远水解不了近渴”:自动驾驶商业化尚需时日,海外市场开拓非一朝一夕之功。当下最紧迫的,是让享界高端品牌快速站稳脚跟,或是为极狐找到“销量+盈利”的双增模式。

结语

如今的北汽蓝谷,恰似“偏科”严重的学生:靠低价策略把“销量”勉强拉到及格线,核心“盈利”科目却持续挂科,还积累了巨额“债务”。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当下,“只冲销量不赚钱”终究是危险游戏。对北汽蓝谷而言,如何跳出“烧钱换市场”的怪圈,尽快找到盈利路径,已成必须跨越的生死关,这条路注定布满荆棘。

免责声明:文章案例过程,图片都来自于网络,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果涉及案件版权或者人物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删除内容!特别说明,文本不存在捏造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