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车怎么开不累?试驾腾势N8L DM,把家用车的舒适做到位了
作者:熙橙汽车网 发布时间:2025-11-17 18:34:15 阅读量:0

10 月 28 日腾势 N8L DM 上市,尊荣型 29.98 万、旗舰型 32.98 万的定价,在 30-40 万级大六座 SUV 市场激起不小水花。之前不少朋友选车时总在问:“除了理想、问界,就没有配置全、不缩水的选择吗?” 这台车带着 “Large、Luxury、Lifestyle” 的三重注解,用实打实的技术和设计,给有老人有孩子的家庭交了份不一样的答卷。​

选家用车最怕 “顾此失彼”:要么入门版少了关键配置,要么想要核心技术就得加钱上高配。腾势 N8L DM的做法挺直接 —— 全系都给配易三方、2.0T 超级混动、天神之眼 B - 辅助驾驶激光版、云辇 - A 这四大件,没有 “高低配区别对待” 的套路。同级别里,激光雷达辅助驾驶大多藏在 35 万以上的高配里,这里直接拉满全系,还顺带打包了同级少见的智能车身控制,预算卡在 32-35 万的家庭,不用再为配置妥协。

大车怎么开不累?试驾腾势N8L DM,把家用车的舒适做到位了-1

看到 “三电机综合功率 560kW”,我起初也觉得没必要 —— 家用车要这么强的动力干嘛?但开了一周发现,这组动力的核心是 “从容” 不是 “飙速”。​

大车怎么开不累?试驾腾势N8L DM,把家用车的舒适做到位了-2

日常市区通勤,动力输出跟纯电车一样平顺,油门踩多少给多少,不会窜动,我家老人坐后排从没说过晕。但高速上遇到大货车要超车时,一脚油门下去,3.9 秒破百的实力能让车瞬间加速并线,减少和大车并行的风险。这种 “该稳则稳,该快能快” 的储备,才是家用车该有的安全感。​

更关键的是易三方带来的安全底气。之前它在盐城做的鱼钩测试里,以 210km/h 的速度过了 “死亡弯道”,这个成绩比不少传统豪华车翻了一倍。模拟高速避让障碍物时,系统介入很自然,车身稳得很,不会让后排睡觉的孩子受惊。​

雨天开车最考验稳定性,这套系统的优势更明显。后轮双电机能精准分配扭矩,上次暴雨天过积水路段,路面轻微打滑的瞬间,系统立刻调整动力,车身没出现一点偏移,握着方向盘心里特别踏实。​

大车怎么开不累?试驾腾势N8L DM,把家用车的舒适做到位了-3

续航焦虑是家用车的老难题,这台车的混动系统算是拿捏住了。WLTC170 公里纯电续航不是虚数,我周一早上充满电,周五下班回家还剩不少,一周充两次完全够,不用天天围着充电桩转。周末带家人短途出游,纯电模式能覆盖大部分路程,成本比燃油车低不少。​

实测亏电油耗只有 6.95L/100km,对于一台 5.2 米长、近两吨重的大车来说,已经很亮眼了。加一箱油满电状态下,综合续航能超 1000 公里,上次全家自驾去外地,中途加次油就继续赶路,完全不用频繁找充电桩。而且 2.0T 发动机主要负责增程和高速巡航,日常基本靠电机驱动,没有换挡顿挫,高速上发动机介入也很安静,不仔细听根本察觉不到。

现在选家用车,辅助驾驶几乎成了刚需,但很多车要么配置不全,要么操作复杂不好用。腾势 N8L DM 全系标配的激光版辅助驾驶,最大特点是 “好用不添乱”。顶置激光雷达配合 12 颗摄像头、5 颗毫米波雷达,周围环境看得很清楚。​

高速上开辅助驾驶后,车能稳稳待在车道中间,跟车距离控制得合理,前方车减速时它也平顺降速,不会急刹。要变道的话,打个转向灯,系统观察后方没车就会平稳变道,整个过程很自然,长途开下来脚能省不少力。​

城区道路行驶时表现也稳妥。遇到加塞的车,它会提前减速避让;过路口能识别红绿灯和行人,上次有个孩子突然横穿马路,系统立刻平稳制动,车内人没感觉到剧烈颠簸。不过在城中村那种复杂路段,系统会频繁提示要人工控制,这反而让人踏实 —— 辅助功能本来就该 “帮忙不包办”。​

外后视镜上的小蓝灯很贴心,亮着就知道系统在正常工作,直观又放心。最实在的是全系都配齐这套配置,不用为了辅助驾驶多花几万块上高配,对家庭用户太友好了。

大型 SUV 最让人头疼的两个问题 —— 滤震差、操控笨,在这台车上被云辇 - A 系统解决得不错。这套智能车身控制系统能实时根据路况调悬挂软硬,上次过小区门口的减速带,悬挂自动变软,颠簸感过滤得很彻底,我家孩子在后排睡觉都没醒。​

遇到施工路段的坑洼路,系统反应更快,毫秒级就调整悬挂状态,车身不会大幅晃动,我手里的水杯都没洒多少水。高速行驶时,车身会自动降低,风噪变小了,过弯时侧倾也控制得好,不会有 “要被甩出去” 的感觉。​

配合易三方的后轮转向功能,这台 5.2 米的大车居然有了小车的灵活。实测转弯半径只有 4.58 米,在我家老小区的窄路上掉头,一把就能过,不用反复倒腾。地下车库停车时,也不用小心翼翼调方向,我爱人这种新手司机都能轻松停好,彻底没了 “大车难开” 的焦虑。​

更贴心的是防晕车设计。它整合了底盘、动力与座舱三大模块,云辇 - A 悬架配合预瞄摄像头,能提前识别路况调阻尼,减少颠簸;转向时通过上下车身解耦控制,抑制侧倾;加速刹车时用 CCT 舒适控制技术,避免车身俯仰。系统还根据 43 万辆车的真实数据,给不同敏感人群定制方案:对运动敏感的人强化动态控制,对环境敏感的优先开香氛,对视觉敏感的用视觉补偿算法。我家那位平时坐车总晕的亲戚,坐这台车居然没说过不舒服。

腾势 N8L DM的 “Large” 可不是只看参数,5200mm 车长和 3075mm 轴距真的转化成了实用空间。2+2+2 六座布局很合理,每一排都能坐得舒展。​

第一排座椅包裹性很好,带通风、加热和 10 点按摩,上次长途开了三个小时,打开按摩功能,腰一点都不酸。副驾的零重力座椅太实用了,带 4 向腿托,一键就能躺平,我中午在公司停车场歇 20 分钟,比躺办公室沙发还舒服。​

第二排独立航空座椅是亮点,多向电动调节,还有加热、通风和按摩,内侧扶手能 9 档调节,很容易找到舒服的姿势。最关键的是中间过道有 277mm 宽,我能轻松走过去照顾第三排的孩子,不用费劲挪座椅。​

第三排彻底打破了 “凑数” 的印象。我 178cm 的身高坐进去,腿部还有一拳空间,座椅能电动前后移 10 厘米,靠背角度能调到 121 度,中短途坐完全不委屈。而且第三排还配了加热、充电接口和空调出风口,没因为是最后一排就缩水。​

空间灵活性太适合家庭出行了,四种模式切换特别实用。“亲子模式” 下把第二排调至最后,我伸手就能递零食玩具给第三排的孩子;“前排大床模式” 适合长途休息,放倒前排就能形成平整的休息区,就是铺床垫得花点时间;“储物扩容模式” 下,一键放倒第三排,后备箱从 500L 扩到近 1200L,能放下两个 28 寸行李箱加露营装备,周末出游太方便了。

车内 49 处储物空间不是虚数,每个都用在刀刃上。车门分层格刚好放孩子的绘本,中控下方能塞下我的通勤包,前排扶手箱里还有专门的雨伞槽,湿伞放进去不会弄湿别的东西。​

中控台下方的三温区冰箱太实用了,8L 容积能放 6 罐可乐,制冷到零下 6 度,制热达 50 度。夏天带冰饮料,冬天给孩子温奶,连我妈每天吃的降压药都能稳住温度。还有 51 升的隐藏式暗格,我用来放露营装备,平时不占地方,需要时拿出来就用。​

豪华感藏在细节里。全车 7.23㎡玻璃让车内特别通透,而且紫外线隔绝率超 99%,夏天晒太阳也不觉得晒。前排天窗配后排全景天幕,晚上带孩子看星星,仪式感拉满。17.3 英寸后舱娱乐屏太受孩子欢迎,全车能瞬间安静下来。​

六音区语音识别很灵敏,就算第三排的老人说话,车机也能精准响应,调空调、切音乐都不用起身。高速上的静谧性值得夸,风噪胎噪控制得很好,家人正常说话不用刻意提高音量。香氛系统有多种味道可选,配合 24℃恒温新风,车内空气一直很清新,晕车的人也能舒服不少。

购车建议:哪些人该重点考虑?​

这台车最适合上有老下有小的家庭,尤其是预算 30-35 万,不想在配置上妥协的用户。如果符合这些情况,建议重点关注:​

经常全家出行,需要六座空间,且不想第三排 “凑数”;​所在地区多雨或常跑高速,看重行车稳定性和安全配置;​有短途纯电、长途混动的需求,不想被续航束缚;​喜欢科技配置,但讨厌 “花架子” 功能,看重实用性。​

试驾时建议重点感受这几点:一是第三排的乘坐感,坐进去待 10 分钟,试试腿部空间和靠背角度;二是云辇 - A 的滤震效果,特意过几个减速带,看看后排颠簸程度;三是辅助驾驶在高速上的表现,感受跟车和变道的平顺性;四是智能防晕车系统,让家里容易晕车的人坐后排体验下。

结语:不妥协的家用车,才是真刚需​

选家用车,本质是选一种生活方式。腾势 N8L DM最聪明的地方,是没堆砌华而不实的配置,而是精准击中了家庭用户的痛点:担心安全就给足防护,怕续航焦虑就做好混动,嫌大车难开就优化操控,愁空间不够就把每一排都做舒服。​

29.98 万起能拿下三电机动力、激光雷达辅助驾驶、智能悬架和大六座空间,这种配置组合在同级别里确实少见。对于不想妥协的家庭来说,它不用你在空间和性能、配置和预算、舒适和安全之间反复权衡,真正能实现 “一步到位” 的购车体验。​

如果你正在看 30-35 万级六座 SUV,不妨去试驾一次。毕竟车好不好用,不是听参数说的,坐进去、开上路,那种全家都舒服的踏实感,才是最真实的答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