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系车在中国卖不动了,全球却年销723万,这矛盾太真实
作者:熙橙汽车网 发布时间:2025-11-15 17:48:13 阅读量:0

北京现代的门店从七百家减少到两百家,老销售员说现在每个月卖一百台车都很困难,以前最火的时候一个月能卖出六百台,现在连维修店都靠修理老款车辆维持经营,五座工厂只剩下顺义一座还在生产汽车,其他工厂全都停工了,这不是简单的销量下降,而是整个企业体系在收缩。

捷尼赛思想往高端市场走,结果三年里投了很多钱,平均每辆车的营销费用要七十一万,比车子本身的价格还高,韩国总部发现情况不对,就派了审计组来查账,查到连公司自己的员工都不买这个牌子的车,品牌没做起来,反而变成了一个不断烧钱的试验项目,消费者不愿意买单,不是因为车不好,而是大家不知道这个牌子在哪里能买到,也不觉得它值那个价钱。

现代起亚的问题不在产品上,而在决策方式上,他们一直把中国市场当成普通市场来对待,所有事情都要等韩国总部批准,产品怎么调整、价格怎么定、广告怎么做,都按照全球统一的模板来执行,丰田和日产早就让中国团队自己做主了,韩系品牌却还停留在由总部决定的阶段,新能源车没几款,混动车还要靠进口,价格高而且没有补贴,自然比不过国产品牌。

韩系车在中国卖不动了,全球却年销723万,这矛盾太真实-1

现在人们买车的时候,最在意的是智能功能和价格是否合适,韩系车的低配版本连座椅加热这种基础功能都没有提供,国产车在入门款上就已经配备了L2级别的辅助驾驶系统,高配置的车型定价偏高,还比不上新势力品牌中端车型来得实惠,韩系车目前的产品线只有十几款车型,而像一些新兴汽车品牌一个月就能推出两到三款新车,消费者真正想要的并不是所谓“经典设计”,而是希望产品能够跟上现在的节奏。

在北京最热闹的商圈里,如今只剩一家进口现代汽车的店面,里面摆放着三款车型,起步价格都在二十万元以上,这和当前大多数人的消费选择完全不一样,现在大家更愿意购买新能源车,看重性价比和智能功能,韩系车在这些方面几乎没什么吸引力,过去它们曾是城市里常见的代步工具,如今人们路过时甚至不会多看一眼。

去年底现代中国公司悄悄增加了注册资本,从2.43亿元涨到2.7亿元,还扩展了经营范围,加入了新能源和智能驾驶业务,这是公司自2004年成立以来的首次增资动作,外界都在猜测他们是否要扭转局面,但现实情况是,他们的纯电动车型羿欧每月仅售出一台,销量占比不到3%,市场尚未真正启动,光靠增资难以见效。

韩系车在中国卖不动了,全球却年销723万,这矛盾太真实-2

韩系车过去靠着技术稳定、配置丰富和价格便宜这些优势打开市场,现在技术方面被其他品牌赶上了,配置上也被超过,价格上不再占便宜,却还在用老办法卖车,其实韩系车不是比不上国产车,而是他们没弄明白中国用户想要什么,用户要的是聪明好用、开着有趣、价格实惠的车,韩系车还在强调全球标准那一套,但中国用户早就不认这个了。

全球卖出723万辆汽车,中国市场却只占百分之一,这事儿显得有点奇怪,同一个品牌在不同地方过得完全不一样,韩国总部可能把中国看作一个普通市场,但中国消费者已经变了,他们不再只看价格就做决定,品牌如果不用心对待,用户自然就会离开。

现在的韩系车,就像个跟不上变化的亲戚,大家记得它过去挺风光,现在见面却不知道说什么,不是它不够好,是它没能跟上时代变化,用户要的不是回忆过去,是要能现在使用、未来还能升级的车,韩系车如果还想靠着老方法翻身,只会让路越走越窄。

韩系车在中国卖不动了,全球却年销723万,这矛盾太真实-3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