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业主都有过这种困惑:物业费月月交,怎么物业还单独收车位管理费?买了产权车位的觉得“我自己的车位凭啥还要交费”,租用车位的觉得“租金都给了,管理费纯属额外负担”。
其实车位管理费不是乱收的,但也不是必须交的。2025年相关新规进一步明确了业主的权利,只要满足这4种情况,你完全可以理直气壮拒缴,不用多花一分冤枉钱。今天就用大白话把这事唠透,包括拒缴的具体情形、法律依据,还有遇到物业强制收费该怎么维权,全是实用干货,业主们赶紧收藏好。

一、先搞懂:车位管理费到底是啥?跟物业费有啥区别?
在说拒缴情况之前,得先把基础概念掰明白,不然很容易被物业绕晕。很多业主觉得“交了物业费就不该再交车位管理费”,其实两者的用途完全不一样,并不是重复收费——当然,前提是物业收费合规。
简单说,物业费是给小区公共区域服务买单,比如小区道路、绿化、电梯、楼道的清洁和维护,不管你有没有车位,都得交;而车位管理费是给车位所在区域的专属服务买单,比如地下车库的照明、通风、清洁,道闸系统维护,还有车辆进出秩序管理、安保巡逻这些 。
从收费主体来看,也有区别:如果你买的是产权车位,车位费(购买款)是交给开发商的,相当于买了个“固定资产”;而车位管理费是交给物业公司的,买的是日常管理服务 。而且这也是为了公平——不是所有业主都有车位,如果把车位管理成本摊到全体业主的物业费里,对没买车位的业主来说反而不公平 。
根据《物业服务收费管理办法》,车位管理费本质是物业服务费的一部分,收费标准要么按政府指导价,要么按市场调节价,具体由当地物价部门和房产部门确定 。比如经济适用房的车位管理费多是政府指导价,而商品房大多是市场调节价,但不管哪种,物业都得明码标价,还得和提供的服务水平匹配,不能乱涨价、乱收费 。
搞懂这些,再看后面的拒缴情况就很清晰了:不是所有车位管理费都能拒,只有不合规、没服务的情况,才能依法拒绝。
二、2025明确:这4种情况,车位管理费能直接拒缴
(一)没签合同也没享服务,凭啥交钱?
这是最核心的一点:收费得有依据,要么有合同约定,要么你实际享受了服务。《民法典》里明确说了,当事人得按约定履行义务,没约定的,不能强制收费 。
如果你的情况是这样,完全可以拒缴:一是没和物业公司签过单独的车位管理协议,物业服务合同里也没提车位管理费的事;二是物业公司根本没提供任何管理服务——比如地下车库常年没人打扫,照明坏了没人修,道闸失灵不管,也没有安保巡逻。
举个实际情况:有业主买了产权车位后,一直没使用,也没跟物业签管理协议,结果物业找上门要收全年管理费。这种情况就可以直接拒,因为既没约定,也没享受服务,物业没任何收费理由。就算物业说“车库整体要维护”,但没针对你的车位提供专属服务,就没权利收费。
(二)物业费里已包含,再收就是重复收费
这是很多小区都存在的“坑”,也是业主最容易吃亏的地方。根据《物业服务收费管理办法》第十一条,物业服务成本已经包含了物业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的日常运行维护费用,而小区车库属于共用配套设施,和小区道路、绿化一样都是共用部位。
如果你的物业服务合同里明确写着“物业费包含车位管理相关费用”,或者物业拿不出单独的收费依据,只是口头说要收车位管理费,那这就是重复收费,你有权拒绝。之前衡水就有过类似案例,市场监督管理局认定物业属于违法重复收费,最终责令物业把收的车位管理费全部退给业主。
这里要提醒大家:一定要仔细看自己的物业服务合同,重点看“服务内容”和“收费项目”,如果合同里没明确拆分车位管理费,物业单独收费就属于违规,哪怕已经交了,也可以要求退还。
(三)服务不达标,还想全额收费?没门!
车位管理费是“服务换费用”,如果物业提供的服务根本达不到约定标准,或者完全没履行职责,业主当然可以拒缴,或者要求减免。
常见的服务不达标情况有:地下车库清洁敷衍,垃圾长时间不清理;照明、通风设备坏了没人修,部分区域常年漆黑、潮湿;道闸系统频繁故障,车辆进出受阻;安保不到位,导致车辆被刮擦、被盗,物业还不协助处理;车库积水、漏水,物业不及时维修,影响车辆停放等。
根据《物业管理条例》,物业公司得按照合同约定提供相应服务,服务不到位就相当于违约,业主有权拒缴对应费用 。不过要注意,这种情况不能凭空拒缴,得保留好证据——比如车库脏乱的照片、设备损坏的视频、和物业沟通的记录等,有了这些,物业就算起诉,你也能胜诉。
(四)收费没公示、超标准,违规收费可拒缴
不管是政府指导价还是市场调节价,物业收费都得公开透明,不能暗箱操作。根据相关规定,物业必须在小区显著位置公示车位管理费的收费标准、服务内容、收费依据,还有投诉电话等信息,没公示就收费,本身就属于违规。
另外,如果物业收费超过了政府指导价标准,或者没经过业主委员会同意就擅自涨价,你也可以拒缴超出部分。比如当地政府规定车位管理费最高每月80元,而物业收100元,那超出的20元你可以拒绝支付;如果是市场调节价,也得经过业主大会或业委会协商同意,不能物业单方面说了算。
还有一种情况:物业收取车位管理费后,没把收支情况公示,比如收的钱花在哪了、有没有结余,业主完全不知情,这种也可以要求物业公示,没公示前有权暂缓缴费。
三、拒缴不是硬刚!这3步合法维权,不吃亏
很多业主遇到违规收费,要么忍气吞声交钱,要么直接硬刚拒缴,结果被物业限制用车(比如锁车、不让进车库),反而得不偿失。其实拒缴和维权都得讲方法,按这3步来,既合法又能保障自己的权益:
(一)先查证据,把“理”攥在手里
维权的前提是有证据,没证据说再多都没用。首先要找齐这几份材料:物业服务合同、车位购买合同或租赁合同、物业费缴费凭证、物业收费公示照片(如果没公示,就拍小区里的公告栏,证明没公示)。
然后收集物业违规或服务不达标证据:比如没提供服务的照片、重复收费的书面依据、服务不达标视频、和物业沟通的聊天记录或通话录音(沟通时要明确说清“收费没依据”“服务不达标”,让物业回应)。
(二)主动沟通,明确表达诉求
收集好证据后,先别直接拒缴,最好先和物业沟通,避免矛盾激化。可以找物业负责人,或者去物业办公室,当面说明自己拒缴的理由,比如“合同里没约定车位管理费”“服务没达标”,并出示相关证据。
沟通时要注意语气,不用吵架,重点是把事实说清楚,同时明确诉求——比如“请你们停止重复收费”“服务达标后我再缴费”“退还之前多收的费用”。沟通过程中一定要保留记录,比如聊天截图、录音,万一后续需要投诉或起诉,这些都是重要证据。
(三)沟通无果,找相关部门投诉维权
如果和物业沟通后,对方还是坚持违规收费,或者采取锁车、限制进出等方式刁难你,就可以找相关部门投诉,不用怕麻烦,这些部门就是负责监管物业的。
1. 向当地住建局物业科投诉:这是物业的主管部门,负责处理物业违规收费、服务不达标等问题,投诉时要提交证据材料,说明情况,一般会在7-15个工作日内答复。
2. 向市场监督管理局投诉:如果物业属于重复收费、超标准收费、没公示收费,市场监督管理局会依法查处,之前衡水的案例就是市场监督管理局介入解决的。
3. 拨打12345政务服务热线:这是万能投诉电话,不管是哪个部门负责,打这个电话都会转派相关单位处理,操作简单,还能查询处理进度。
4. 走法律途径:如果涉及金额较大,或者物业的行为严重侵犯你的权益,比如长期限制你使用车位,也可以向法院起诉,要求物业停止侵害、退还违规收取的费用 。
这里要提醒大家:千万不要采取堵门、闹事等过激行为,不仅解决不了问题,还可能违反治安管理规定,得不偿失。合法维权才是最有效的方式。
四、这5个常见疑问,一次性解答清楚
1. 买了产权车位,长期闲置不用,还要交车位管理费吗?
如果和物业签了管理协议,而且物业确实提供了车库照明、清洁、安保等服务,哪怕车位闲置,也得交——就像房子不住人也得交物业费一样,物业的服务是针对整个车库的,不是单独针对你的车位。但如果没签协议、没享服务,就不用交。
2. 租的车位,车位管理费该我交还是开发商交?
看租赁合同约定:如果合同里明确说“车位管理费由承租人承担”,那你就得交;如果没约定,或者约定由开发商承担,你就不用交,物业不能强制向你收费 。
3. 物业说“不交车位管理费就不让进车库”,合法吗?
不合法!车位是你买的或租的,你享有使用权,物业不能以没交管理费为由限制你使用,这属于侵犯你的合法权益 。遇到这种情况,先拍照录像留证,然后报警或投诉,物业不仅要放行,还可能被处罚。
4. 之前已经交了违规的车位管理费,还能要回来吗?
能!只要有证据证明是重复收费、超标准收费,或者没签合同没享服务,就算已经交了,也可以要求物业退还。如果物业不退,就找市场监督管理局投诉,一般都会依法责令退还。
5. 小区没成立业委会,物业单独收车位管理费,怎么办?
没成立业委会也没关系,物业收费照样要符合规定:必须公示收费标准和依据,不能违规收费。如果违规,单个业主也可以投诉维权,不用等业委会统一行动。不过建议业主们可以联合起来,一起找物业沟通或投诉,力度更大,效果更好。
五、最后想说的话
2025年的相关新规,其实是进一步明确了业主和物业的权利义务,车位管理费不是“想收就能收”,业主也不是“必须得交”,核心还是“合规收费、等价服务”。
作为业主,我们不是不愿意交钱,而是怕交冤枉钱、交糊涂钱——该交的费用,只要物业服务达标,我们心甘情愿;但违规收费、重复收费,或者服务不达标还想全额收费,我们就必须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权益。
另外,也想提醒大家:平时多关注小区的收费公示和合同条款,遇到不懂的问题及时和其他业主沟通,或者咨询相关部门,别等交了钱才发现被坑。物业和业主本来是互相配合的关系,物业提供合格的服务,业主缴纳合理的费用,小区才能越来越好。
最后想问问大家,你所在的小区收车位管理费吗?收费标准是多少?有没有遇到过违规收费的情况?已经成功维权的业主,不妨分享下你的经验;还有疑问的朋友,也可以在评论区留言,咱们一起交流讨论,让更多业主少吃亏、不花冤枉钱!
Copyright © 2025 熙橙汽车网
网站展示的汽车及品牌信息和数据,是基于互联网大数据及品牌方的公开信息,收集整理客观呈现,仅提供参考使用,不代表网站支持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