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小鹏官宣:期望在2026年量产机器人《封面》对话
作者:熙橙汽车网 发布时间:2025-11-13 23:44:05 阅读量:0

出品|凤凰网财经《封面》

主持人丨张涛 制片人|李念雪

何小鹏官宣:期望在2026年量产机器人《封面》对话-1

在大多数车企仍在思考如何造好下一辆车时,何小鹏将公司定位为“探索未来出行生活的科技公司”。在他眼中,汽车只是“四个轮子的机器人”,是漫长技术演进中的一个节点,而非终点。

本次凤凰网财经《封面》对话发生在小鹏X9获得市场认可、公司加速出海的关键节点。但何小鹏谈论的焦点,却远远超出了季度销量和车型规划。他花了13年等待飞行汽车的首个产品落地,又为2026年人形机器人的量产设定了一个“激进”的目标。这些在旁人看来极具前瞻性甚至有些冒险的布局,在他口中却是一种必然——一个计算机专业出身、信奉第一性原理的创业者,在面对硬件与软件融合大潮时所做出的自然选择。

(以下内容整理自采访实录)

凤凰网财经《封面》:我看业内有人评价说你们的人形机器人是可以排到行业前三的,你对这个评价怎么看?

何小鹏:对,我觉得机器人是一个非常困难的全新的行业,我觉得它比我们现在在做L4级的Robotaxi我认为还要难,还要难,因为它在过去的时间里面积累的整体能力,包括供应链能力不够多。第二点它对于软件的要求极高,今天就算一台L4的Robotaxi,它也只是说能够按照人的要求,比如说我想导航到一个地方去开车,能够安全的开。但机器人不一样,机器人说我想喝杯水,好,什么叫喝水?水在哪里?水去哪里?拿过来之后有可能我还不在了,我可能换了一个地方,它还要拿给我,如果我不舒服,它可能要给我一杯热水,所以喝水这个事情看起来对人是一个非常简单的事情,但对机器人是一个极其困难的事情。

所以换个角度,我觉得机器人的难度首先非常高。我觉得小鹏在过去的,加上我们收购的公司,我们大概已经做了七八年的机器人了,实际上是,我们是蛮期望第一代的真正能够销售、能够量产的机器人,就是一个高等级的L3级的机器人,它能够跟人交流,它能够自主行为,它可能不是很聪明,但是在人的指挥下跟管理下,它可以去做有限的事情。

凤凰网财经《封面》:所以这个量产的时间表是?

何小鹏:我最近刚跟我们的机器人团队开了一整天的会议,都是在讨论量产的事情,我们期望在2026年,也就是明年是一个非常激进的真正的量产。今天我们来看,这个市场上绝大部分的机器人有两种,我觉得第一种是已经小规模量产的,我认为就像2012年、2011年左右的电动汽车,它可以简单用,但是它不好看,不强大。第二种是有各种各样的效果的Demo,但是要知道做一个真正量产集成,你不光是能够做出,我们叫做长板,最重要是你有无数的中板跟没有短板。例如安全就是没有短板,中板就是说你的各个上面,成本要控制得好吧,一致性要做得好吧。所以换一个角度,中板、长板跟短板最后如何平衡好是量产的一个非常大的困难。

凤凰网财经《封面》:目前出现的机器人可能偏展示或者说炫技多一些,你们是会往哪个方向走?

何小鹏:无外乎三种,第一种是工业,第二种是商业,第三种是家庭。我认为家庭一定是最后的,也最难的。从我现在所了解的全球的机器人第一步除非是专业机器人,否则的话真正想进入家庭的都很困难。我们过去尝试了接近四年的时间,期望第一台机器人走向家庭。主要是考虑比如说这个家庭的陪伴,比如说家庭的养老、护理,但实际上都很难。就是它非常困难做到真正有价值。那个时候我们经常在PK,为什么一个小型的放在桌面或者放在墙角的安全摄像头不能取得它50%的价值?就是因为机器人是很贵的,一个摄像头是很便宜的。

我觉得大部分的人在机器人领域都是工业或者商业,我们商人有自己蛮有趣的看法,我们最近会有一个科技日,那个时候我们会第一次分享我们的机器人在量产的时候,针对什么行业,针对什么样的岗位去做的事情。

凤凰网财经《封面》:那你预期人形机器人,比如说比较大规模地进入家庭生活,大概会是在什么节点?

何小鹏:我觉得今天都不敢说,因为核心就是说比较大规模是多大规模,这个数据。比如说1万算不算?我认为不算。100万算不算?100万算是算,但是我觉得要是一年,如果在家庭机器人要卖100万,我自己认为3年内还是挺难的。

凤凰网财经《封面》:3年内,那如果5年、10年呢?

何小鹏:我觉得这个时代在变化,我觉得中国科技公司的变化比我们想象都快,我觉得3-5年的概率是有的,而且是比较大的。

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凤凰《封面》对话何小鹏】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