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在重庆汽车论坛上,比亚迪掌门人王传福又来了一波"企业家吐槽大会",这次枪口直指合资车企。他那句"躺平不上进"的点评简直扎心,就差直接点名了:"不是卷,是市场经济!"台下的某些车企高管怕是坐不住了,毕竟国产车现在连门把手防冻技术都卷出花了,合资品牌却还在纠结要不要给车机系统更新个导航。
这场论坛最有意思的是王传福对欧美加关税的解读——他们不是嫌弃中国车不好,而是真的怕了。想想也合理,过去十年中国电动车从"电池包加四个轮子"进化到800V超充、城市NOA,甚至开始反向输出技术。
他现场抖数据时更狠:"我们有10万工程师,光是电池就砸了上千亿。"这阵仗简直是把造车玩成了科技军备竞赛。我老家修车铺的李师傅都感慨:"以前大众一辆桑塔纳卖20万还得排队,现在国产车直接把B级车干到15万,还送你终身免费保养。"

不过最引发争议的是王传福的"过剩论":"没过剩哪来竞争?没竞争哪来进步?"这话糙理不糙。20年前29寸彩电卖一万,现在75寸的国产电视两千块搬回家,制造业的规律向来如此。

有网友神评论:"合资车当年减配叫‘品牌调性’,国产车堆料降价反被骂‘恶意竞争’,这双标玩得溜。"但也有供应商在台下嘀咕:"你们车企喊着技术革新,转头让我们零件降价30%,工人三班倒赶工,这种卷法可持续吗?"更讽刺的是,某新势力去年财报显示,营销费用是研发投入的三倍——所以到底是在卷技术,还是在卷PPT?

论坛上有位业内人士的总结挺到位:"真正的卷,应该是比亚迪研究怎么让-30℃时车门不冻住,赛力斯测试激光雷达的雪天识别率,而不是某些车企把中控屏换成安卓平板就敢吹‘智能座舱’。"王传福最后那句倒是点醒很多人:"当对手开始用行政手段限制你,说明你真正打到了痛点。"看看德国车企组团来中国买技术,美国一边加关税一边偷偷进口中国电池,这剧情莫名熟悉——当年华为被制裁时,库克怕是也在发布会上默默擦汗。
不过话说回来,当车企老板们都在比拼谁更会"卷"时,普通消费者更关心的是:冬天续航会不会打五折?智能驾驶会不会在马路上画龙?那些烧钱搞研发的车企,最终能不能让我们用更少的钱开上更好的车?毕竟市场竞争再激烈,胜利的果实总该落到用户口袋里。
至于那些还在"躺平"的车企,建议学学诺基亚CEO的名言:"我们什么都没做错,但就是输了。" (你觉得国产车是真技术突破还是价格内耗?评论区等你来辩!)
Copyright © 2025 熙橙汽车网
网站展示的汽车及品牌信息和数据,是基于互联网大数据及品牌方的公开信息,收集整理客观呈现,仅提供参考使用,不代表网站支持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