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在路上看到那些方方正正、线条硬朗的SUV,我总忍不住多瞅两眼。那种“方盒子”造型自带一种帅气的气场,可一想到这类车大多价格不便宜,开起来油耗高,日常代步可能还不够舒服,心里的喜欢就又淡了几分。直到偶然看到方程豹钛7(图片|配置|询价),这款车让我有点意外——样子还是硬派的“方盒子”,价格却不到20万,官方说满油满电能跑1300公里,日常用着还省钱。它真能既满足对“诗与远方”的向往,又兼顾得了“柴米油盐”的日常吗?带着这份好奇,我仔细了解了这款车,也想把真实的感受分享给大家。
第一眼:硬派模样里藏着细心
第一次见方程豹钛7(读测评)的实车图片,“方盒子”的感觉很明显。整个车身线条都是横平竖直的,看着特别规整、有力量。车头部分,发动机盖两边鼓起来的线条,让车头显得很壮实。大灯是双层的,像“双眼皮”一样,内侧还有方块形状的日行灯,白天开着很显眼,不容易和别的车弄混。前保险杠中间有个很大的银色H形装饰,不光看着有冲击力,查资料时发现,它还能稍微保护一下车底的关键部件,算是个实用的设计。
车身侧面也是经典的方盒子造型,车顶是平的,这一点很实在——能让车里的空间,尤其是后排的头部空间更宽敞。车轮周围的轮眉设计得有点特别,不是那种突出很多的款式,旁边还装了固定的侧踏板,家里老人小孩上下车时,踩一脚就方便多了,不用费劲往上爬。

车尾是我个人觉得最好看的地方。侧开式的尾门,加上外面挂着的“小书包”,都是硬派SUV的经典设计。不过钛7(用车口碑)的这个“小书包”不是备胎,而是个储物箱,容积有32.5升,平时放些修车工具,或者装些有气味的东西(比如露营用的燃气罐),都挺合适,不会占用后备箱的空间。尾灯的造型和前大灯能呼应上,是双L形的,晚上亮起来的时候,辨识度应该很高。

整体看下来,钛7的外观虽然走的是硬派路线,但没做得太粗犷。比如轮眉和车身用了同色的漆,一些装饰条也做得比较精致,让它看起来既有大气的感觉,又带点时尚,平时开去市区上班、买菜,也不会显得和周围环境格格不入,挺能融入日常的。
坐进去:不似工具车,更像居家空间
拉开车门,钛7的内饰让我有点惊喜——它没像有些传统硬派SUV那样,做得很“工具化”,到处都是硬邦邦的塑料,看着沉闷。中控台的线条很平直,布局规整,一眼看过去清清爽爽的,没有多余的按键。车内有三种内饰颜色可选:雪隐灰、日蚀蓝和暮云橙。我个人喜欢热闹点的氛围,觉得暮云橙挺好看,不会太跳脱,又能让车内不那么单调。

用手摸一圈,中控台上面、车门内侧这些经常碰到的地方,大多是软乎乎的材料包裹着,按下去有点弹性,手感不错。不过也听到一些车主说,车内有些地方还是能摸到硬塑料,比如中控台下方、门板底部,细节做工和质感还有提升的空间,这点确实得承认,近距离看的时候能感觉到差异。
科技配置方面,车里装了12.3英寸的全液晶仪表盘和15.6英寸的悬浮式中控大屏,屏幕显示得很清楚,字体大小也合适,开车的时候扫一眼就能看清信息。最让我觉得贴心的是那个26英寸的抬头显示(W-HUD),把车速、导航路线这些重要的驾驶信息直接投在前挡风玻璃上,不用频繁低头看仪表盘,开车时能更专心,安全性也高一些。
换挡用的是怀挡设计,就是把挡杆放在方向盘后面,和雨刮器的拨杆差不多。这样一来,原来放挡把的地方就空了出来,做成了一个挺大的储物区。这里面装了一个无线充电板,功率有50瓦,手机放上去充电速度挺快,不用插线。旁边还有一个小冰箱,容积4.5升,温度能在零下6摄氏度到50摄氏度之间调。夏天的时候放几瓶饮料,能喝到冰镇的;冬天想喝热牛奶,放进去温一会儿也方便,对有小孩的家庭,或者喜欢自驾出游的人来说,这个配置挺实用的。
座椅是全系都用的真皮,官方叫它“舒芙蕾座椅”,听着挺软和,实际坐上去确实不错——填充物很厚实,软硬适中,不会像有些车的座椅那样硬邦邦的硌人。主驾驶和副驾驶的座椅都能电动调节,还带了通风和加热功能,夏天天热的时候开通风,后背不会闷得全是汗;冬天冷的时候开加热,几分钟就能暖和起来,应对极端天气很有用。副驾驶的座椅还特意做了一个很大的腿托,开合角度大概35度,把腿托放下来,能把腿完全托住,长途坐车的时候,腿不酸,能减轻不少疲劳感。
坐进钛7的车里,能明显感觉到它在试着平衡硬派风格和居家的温馨感——没有过分强调“越野”的硬朗,而是在配置上多考虑日常使用的便利和舒适,这点挺对家庭用户的胃口。
空间:大五座的“得房率”很实在
作为一款中大型SUV,空间肯定是大家最关心的点之一。钛7的长宽高分别是4999毫米、1995毫米和1865毫米,轴距达到了2920毫米,这个尺寸在同级别里不算小。最关键的是,它只做了五座布局,没有强行塞第三排座椅,这样一来,所有的空间优势都给到了前排、后排乘客和后备箱,不会出现“第三排能坐人但挤得难受”的情况。
官方说它的乘员舱有效长度超过了3.3米,“得房率”(就是车内可用空间和车身尺寸的比例)有70.9%,这个数据听起来挺可观,实际体验下来也确实如此。我找了个身高1米85的朋友试坐后排,他坐进去后,膝盖到前排座椅后背还有两拳多的距离,头部离车顶也有近一拳的空间,完全不会觉得压抑,就算长时间坐着也不会局促。后排座椅的坐垫长度够,能把大腿整个托住,不会出现“悬空”的情况,而且靠背角度可以调,能找到自己舒服的坐姿。
后备箱的常规容积在580升到1000升之间,具体看后排座椅的角度。我试过放三个28英寸的大行李箱,再加上两个20英寸的登机箱,完全能装下,还有多余的空间放些零碎的东西。如果要装大件物品,比如折叠自行车、滑雪板,或者露营用的帐篷、床垫,把第二排座椅放倒就行——放倒后能形成一个很平整的空间,容积能扩展到1880升,甚至能在里面铺个床垫当“大床”,出去露营的时候能临时休息。
车内的小储物空间也做得很细致,全车一共设计了47处储物格。比如前排的中央扶手箱是分层的,上面一层放手机、钥匙,下面一层放纸巾、充电线,分类放着不乱。门板上的储物槽里有固定装置,放水瓶的时候不会晃来晃去发出响声。后排有中央扶手,打开后有两个杯架,还能放些小零食、儿童玩具之类的东西。这些小细节能看出来,设计师考虑到了家庭用户平时零碎物品多的需求,收纳起来很方便。
开起来:动力够日常,长途不焦虑
动力方面,方程豹钛7全系用的都是1.5T插电式混合动力系统,简单说就是“发动机+电动机”的组合。发动机的功率是115千瓦,大概相当于156马力,电动机的功率根据驱动形式不同有差异,分为两驱版和四驱版。
两驱版是单电机前置,电机功率200千瓦,官方给的0-100公里/小时加速时间是7.9秒或7.5秒(因为电池容量不同,时间略有差别)。这个动力用来日常城市通勤完全够用,起步的时候很轻快,不会有“肉”的感觉;在市区里超车,踩下油门后动力能及时跟上,不用等太久。
如果对动力要求高一点,比如喜欢开快车,或者偶尔想体验一下加速的推背感,四驱版会更合适。它在后桥加了一台同样是200千瓦的电机,系统综合功率一下子升到了360千瓦(大概490马力),综合扭矩有620牛·米,零百加速时间只有4.5秒。对于这么大一台车来说,这个加速成绩已经很出色了,踩下油门的时候,能明显感觉到推背感,超车、提速都很干脆。
作为插电混动车型,续航和能耗是它的核心优势。钛7有两种容量的磷酸铁锂电池包可以选,分别是26.6千瓦时和35.6千瓦时,对应的CLTC纯电续航里程分别是135公里、200公里(两驱版)和190公里(四驱版)。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日常通勤每天也就几十公里,200公里的纯电续航差不多能满足三四天的出行需求,不用频繁充电。而且纯电行驶的时候,每公里的成本折算下来不到一毛钱,比开燃油车省不少钱。
如果要跑长途,比如过年回老家、假期自驾游,也不用太担心续航。它的油箱有60升,加上电池的电量,满油满电的情况下综合续航能超过1300公里,就算开高速,中途也不用频繁进服务区加油充电,能缓解不少里程焦虑。
补能方面,它支持73千瓦的快充,官方说30分钟左右能把电量从30%充到80%。跑高速的时候,在服务区休息一会儿,就能补充不少电量,不用等太久。另外,它还能对外放电,功率3.5千瓦,出去露营的时候,可以接电煮火锅、用投影仪,拓展了不少户外生活的可能。
底盘和操控:舒适为主,兼顾稳定
底盘和操控好不好,直接影响开车的体验。方程豹钛7的前悬架用的是双叉臂结构,后悬架是五连杆,都是独立悬架。这种组合在同级别车型里不算少见,优点是能在保证舒适性的同时,提供更好的侧向支撑,开车的时候会更稳。
更值得说的是,除了入门版车型,其他版本都装了云辇-C智能阻尼车身控制系统,还有主动预瞄功能。这套系统的原理是通过车头的摄像头,提前看到前面路面的情况,比如有减速带、坑洼,然后主动调整悬架的软硬。举个例子,过减速带的时候,悬架会变软,能过滤掉大部分颠簸,坐在车里不会觉得太颠;高速过弯的时候,悬架又会变硬,减少车身的倾斜,开车的时候更稳,乘客也不容易晕车。
我实际试驾的时候,以40公里左右的速度通过连续的减速带,底盘给人的感觉很“整”,没有多余的弹跳,车身也不会晃来晃去,车内的舒适性能保证。虽然钛7的车身尺寸不小,但它的转弯半径只有5.67米,在市区里掉头、停车入库的时候,不会觉得太笨重,操作起来还挺灵活的。
辅助驾驶方面,钛7有两种方案。入门版车型装的是“天神之眼C-辅助驾驶三目版”,支持高速领航辅助驾驶,比如在高速上能自动跟车、保持车道,长途开车的时候能减轻点疲劳。顶配的Ultra版装的是“天神之眼B-辅助驾驶激光版”,多了激光雷达和更强的计算芯片,能支持城市领航辅助驾驶,在市区里也能自动跟车、规避障碍物,对于经常在复杂城市路况开车的人来说,会更实用一些。
那些需要注意的小细节
当然,方程豹钛7也不是完美的,有些地方需要潜在买家多留意。
首先是高速行驶时的转向手感。我试驾的时候发现,车速超过110公里/小时后,方向盘会显得有点轻飘,变道的时候得握紧方向盘,注意力要更集中,不然容易跑偏。这点在高速上开久了,可能会觉得有点累。
其次是油耗。官方公布的亏电油耗(就是电池没电,只用发动机驱动时的油耗)不算高,但实际使用中,如果满载乘客,再开着空调跑高速,油耗可能会达到11升/百公里左右,比官方数据高一些。不过实际用车环境比官方测试的复杂,这个油耗数据仅供参考,具体还得看个人的开车习惯和路况。
内饰方面,虽然整体设计和用料不错,但部分区域的硬塑料还是有点明显,而且有车主反映,偶尔会听到内饰件的异响,比如过颠簸路面的时候,门板或者中控台会发出“咯吱咯吱”的声音,说明在细节做工上还有提升的空间。
配置上,入门版车型没有悬架软硬调节功能,后排座椅也得手动放倒,用起来不如电动的方便。如果对这些配置有要求,就得选更高配的版本。
另外,方程豹是个比较新的品牌,钛7也是刚推出没多久的车型,售后服务和维修网络还在建设中。如果住在三四线城市,买之前最好先了解一下本地有没有4S店或者维修网点,不然以后保养、修车可能会不太方便。
配置和价格:哪款更值得选
方程豹钛7一共出了四个配置版本,价格从17.98万元到21.98万元,跨度不算大。对于大多数家庭用户来说,18.98万元的200KM前驱Max版可能是性价比比较高的选择。它比入门版多了不少实用配置:纯电续航提升到了200公里,日常通勤更方便;多了悬架软硬调节,舒适性更好;后排座椅是电动放倒的,不用手动搬,更省力。
如果预算够,又对动力有要求,偶尔想出去体验一下轻度越野,20.68万元的190KM四驱Max版可以考虑。它的动力更强,零百加速4.5秒,还有电动四驱系统,遇到雨雪天气或者非铺装路面,抓地力更好,开起来更有底气,配置也更丰富。
顶配的Ultra版价格21.98万元,多了激光雷达和高级辅助驾驶功能,还有一些豪华配置,比如座椅按摩、氛围灯之类的,适合那些追求“一步到位”,喜欢体验新科技的用户。
总结:一款平衡“理想与现实”的多面手
回过头看,方程豹钛7确实是一款特点很鲜明的车。它没有追求极致的越野性能,也没有刻意打造奢华的内饰,而是在硬派的外观、宽敞的空间、经济的日常使用成本和无忧的长途出行之间,找到了一个平衡点。
它适合那些预算在20万元左右,喜欢“方盒子”造型,又看重实用性的消费者——平时能用来上下班、接送孩子,周末能带着家人去露营、郊游,假期还能长途自驾,不用为油耗和续航担心。它可能不是最硬核的越野车,也不是最豪华的城市SUV,但它能满足家庭用户的多种需求,拓展生活的半径。
最后还是建议大家,如果对这款车感兴趣,一定要去4S店实地看车、试乘试驾。重点体验一下高速行驶时的稳定性,感受一下悬架的舒适性,看看那些你在意的配置是不是好用,毕竟每个人的需求和感受都不一样,只有亲自试过,才能知道它是不是真的适合自己的生活。
#钛7买得钛对了#科技大空间SUV
Copyright © 2025 熙橙汽车网
网站展示的汽车及品牌信息和数据,是基于互联网大数据及品牌方的公开信息,收集整理客观呈现,仅提供参考使用,不代表网站支持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