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才看到莆田将原来的科目三随车安全员,由考场(或车管所驻考场管理机构)聘用的社会人员,完全改由单独设立的从现有的公交司机中选拔出来的技术过硬的人担任。不仅提高了安全员的素质,而且也彻底切断了安全员与考场及有关管理部门的直接利益关联。结果,科目三的合格率由原来的30%左右,提升到50%左右。也就是说,原来学员科目三挂科,至少有20%左右是考场人为做手脚造成的。这说明,莆田的有关监管机构善于发现、解决问题,值得尊重。
但是,这至多只能解决安全员环节的相关问题。其他诸多问题仍然存在,必须积极探讨、解决。

在大数据和AI技术日益普及与广泛应用的前提下,应尽快实现需要获取驾照人员的学车、考试的完全智能化、无人化。
首先,智能化学习与考试的条件已经具备。类似前段时间武汉试点的自动驾驶出租车,稍加改变,已经具备作为驾考中学车练车、考试的条件。实际上,不仅科目二已经实现了无安全员制度,而且一些地方的科目三也在积极试点无安全员制度且效果不错。
其次,目前国内的智能化驾驶软件系统的开发能力已经很高。特别是科目二的练车被限制在特定的场地,所以实现科目二全面的自动化、智能化、无人教练练车,完全具备可行性。
第三,科目三的道路考试,如果按照现实的道路驾驶与安全要求,即使类似前段时间武汉及其他地区试验试点用的智能化无人驾驶技术,也已经足够。况且,目前的智能化无人驾驶技术,还在不断升级、完善。如果类似特斯拉的FSD能够被引用与推广,将完全能够满足科目二、科目三学员练车、考试的需要。
第四,国家已经将"AI+"提升为未来国家战略。驾照学习中的练车与考试,终将由现行的人工操作,完全被AI技术所替代。这是必然趋势与要求,宜早不宜迟。
最后,目前新能源车市场出现明显的疲软,新能源车价格出现了大降价的局势。如果对这些车适当地进行智能化改造,应用于驾校练车与驾考,将是一举多得的事情。对于新能源车企业、驾校、国家汽车产业发展、学员自主学习练车与考试,都是好事。
可喜的是,一些地方已经在积极探索AI技术在驾校与驾考中的应用。不过,目前还只是浅度的初步设计。未来,应将AI技术全面、深度地应用于驾考中的理论、实践学习与考试。
目前虚拟模拟驾驶操作系统,在部分地区已经逐步开始得到应用。
未来,科目二场地练车智能化、无人工教练练习、测试,科目三道路练车与考试智能化、无人化,也应尽快实现。
但愿国家有关部门尽快制定相关政策,积极推广应用,以全面提高驾照申请学车的效率与效果,保障交通安全。
Copyright © 2025 熙橙汽车网
网站展示的汽车及品牌信息和数据,是基于互联网大数据及品牌方的公开信息,收集整理客观呈现,仅提供参考使用,不代表网站支持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