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九月环保部门在论坛上提出新规,以后不光要检查每辆车的尾气排放,还得计算整个车企所有车辆的平均排放量,这跟过去的规定不一样了,以前只要保证某一款车型达标就行,现在哪怕推出一款很清洁的车,如果卖得最多的还是那些老款燃油车,整体结果仍然达不到标准。
这个新标准给汽车企业带来很大压力,比如氮氧化物排放限值从国六的每公里75毫克降到国七的30毫克,颗粒物和一氧化碳的标准也更严格,更麻烦的是,现在连刹车片磨损产生的粉尘和轮胎磨掉的碎屑也要计入排放总量,这样一来,车企不仅要改造发动机,还得重新设计底盘、刹车和轮胎系统,许多零部件供应商也得跟着调整生产方案。
说实话,这个标准就是逼着大家早点换赛道,国六出台的时候,有些厂子还能靠临时过渡混几年,但国七就不给留后路了,内燃机效率早就快接近极限,再往上提升,成本高得吓人,相比之下,搞电动车或插混车,技术路线更清楚,政策也支持,所以这不是单纯管尾气,而是让油车企业自己掂量一下,继续硬撑值不值得。
那些靠燃油车赚钱的品牌现在日子不好过,2023年的数据就摆在这里,有些自主品牌八成以上的销量都来自燃油车,在国七排放标准下,这些品牌要么减少主力车型的产量,要么花钱购买排放积分,甚至还得为新能源车提供补贴来拉低平均排放值,结果越是卖燃油车,越容易违反规定,这种情况确实有点讽刺。

国外也在推进类似规则,欧盟明年实施欧7标准,同样管控非尾气颗粒物,美国环保署正在计算车企整体碳足迹,中国提前行动对新能源车企有利,出口时别国尚未准备就绪,我们已适应新规,政策先行能让企业发展更稳健。
我倒觉得,这种不直接禁止却让人难办的做法其实更聪明,市场自己就会做出选择,有谁愿意花大钱去修一堆快要被淘汰的东西呢,反正现在买车的人越来越看重省油和环保,汽车企业如果还坚持原来的老路子,早晚会被用户用实际行动放弃掉。

Copyright © 2025 熙橙汽车网
网站展示的汽车及品牌信息和数据,是基于互联网大数据及品牌方的公开信息,收集整理客观呈现,仅提供参考使用,不代表网站支持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