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系车在华销量腰斩,战略错位成主因,消费者用脚投票
作者:熙橙汽车网 发布时间:2025-11-16 03:26:14 阅读量:0

2013年韩系车在中国市场卖得挺火,现代和起亚两家加起来能占到市场份额的将近9%,一年卖出百万辆不是问题,到了2024年全年销量却只有32万辆,这个数字还不到比亚迪一个月的零头,北京现代的经销商从原来的700多家减少到200家出头,只剩下顺义工厂还在继续生产,其他工厂都已经停产,有些门店干脆改成了修车点,不再卖车了。

捷尼赛思想要打造高端品牌,结果却遭遇惨败,它于2020年进入中国市场,三年里每卖出一台车,光营销就投入71万元,比车子本身的价格还高,韩国总部派审计团队来查账,发现公司里连一个员工都没买自家车,问题不在品牌本身,而是定价实在太高、定位也模糊不清,普通消费者一看就不认可,高端路线没走成,反而变成一场烧钱的游戏。

产品更新速度很慢,目前在售车型只有十来款,主力车型还是那些好几年没换代的旧车,新能源车仅有羿欧纯电和进口的帕里斯帝(图片|配置|询价)混动,其他都是燃油车,自主品牌每月推出两三个新车型,韩系品牌基本没有动作,配置方面也很节省,低配车型连座椅加热功能都没有,智能驾驶功能只配备在顶配车型上,政策方面也没有优势,全系燃油车无法享受补贴,羿欧10月底上市以来每天平均只卖出一台,展厅里占比还不到3%。

韩系车在华销量腰斩,战略错位成主因,消费者用脚投票-1

决策权都掌握在首尔总部,中国团队没有决定权,前奥纬咨询分析师张君毅曾指出,现代起亚未将中国市场作为重点,产品开发和定价策略均遵循全球统一标准,很少考虑本地需求,在新能源和智能化领域,其他品牌早已领先布局,韩系车企却进展缓慢,导致产品与市场节奏脱节,消费者也逐渐失去兴趣。

韩系车以前靠配置比日系多、技术比国产好来占市场,现在这一套行不通了,日系车都在做本地化改造,丰田用中国工程师开发车型,日产也让中方团队主导新车设计,北京核心商圈只剩一家进口现代门店,里面摆着三款车,起步价超过二十万,这个价格和人们印象里的高性价比差得太远,消费者自然不愿意掏钱。

2025年11月,现代汽车中国公司增加了投资,金额为2.7亿美元,增长幅度达到11%,其经营范围明确包括新能源和智能驾驶技术的研究工作,这笔资金并非用于广告投放或工厂建设,更像是在为未来发展打基础,虽然目前尚未看到具体行动落地,但至少表明该公司并未计划完全退出中国市场。

消费者并不糊涂,有人图便宜买了车,结果发现优惠虽大但配置少了,智能驾驶功能没有,保值率也低,现在国产车都标配L2智能驾驶、智能座舱和OTA升级,韩系车还在强调空间大和省油,这种说法对2015年的消费者或许有用,对现在的年轻人已经失去吸引力,像张平这样的车主说,自己当初是冲着性价比选的韩系车,最后才发现所谓的性价比根本靠不住。

销售渠道在减少,公司利润在下滑,但投资资金仍然不断涌入汽车行业,这说明市场的问题不是没有人买车,而是汽车厂商没有造对车型,韩系汽车面临的困境不在于缺乏资金,也不在于缺少技术,而在于没有真正理解中国消费者的需求变化,他们还在沿用十多年前的设计思路来制造现在的汽车产品,结果就是逐渐被市场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