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有摩托车后,定期保养是保障车辆可靠运行的关键,但很多骑士对保养存在认知偏差,认为“擦擦车、拧拧松动螺丝”就是保养。实则这些表面功夫不仅无法起到养护作用,反而可能因忽视核心部件维护、操作不当,加速车辆损坏,增加后续维修成本。以下为你梳理摩托车保养的核心认知与常见错误操作,帮你避开伤车陷阱:
一、保养绝非表面功夫,核心系统养护是关键

错误认知:将洗车、拧紧表面螺丝等同于完整保养。

实际情况:摩托车由发动机、传动、刹车、悬挂、电路等多个复杂系统组成,真正的保养需要针对这些核心部件,定期开展检查、清洁、润滑、调整及易损件更换,而非仅做表面清洁。

不当后果:表面清洁无法掩盖内部隐患——机油变质会加剧发动机磨损,刹车油老化可能导致制动失效,关键部位(如后摇臂、减震底座)螺丝松动可能引发安全事故;且螺丝拧紧力度不当,还可能造成螺纹损坏,反而引发新问题。
二、这些错误保养操作,正在伤车又费钱
1. 机油选用或更换不当
错误操作:逾期不换机油、使用劣质机油,或混用不同品牌、类型的机油。
直接后果:机油是发动机的“保护屏障”,不当用油会导致润滑不足、清洁与散热能力下降,加速内部零件磨损,严重时引发发动机大修甚至报废,后续维修成本极高。
2. 忽视刹车系统维护
错误操作:仅凭“刹车能停”就不检查,不关注刹车片厚度、刹车油状态及管路情况。
直接后果:刹车片磨损至极限会损伤刹车盘/鼓,刹车油吸水后沸点降低,高温下可能制动失灵;刹车管路老化渗漏更是致命隐患。等到故障爆发,不仅需更换多个部件,维修费用翻倍,还可能引发交通事故。
3. 轮胎长期不查不换
错误操作:不定期检查胎压,忽视轮胎花纹磨损、老化裂纹等问题,认为“还能骑就不换”。
直接后果:胎压异常会影响抓地力、增加油耗,花纹过浅会降低排水性,湿滑路面易失控,老化鼓包的轮胎存在爆胎风险。更换轮胎的费用虽不高,但因轮胎问题引发的事故损失难以估量。
4. 传动系统保养敷衍
错误操作:链条长期不清洁润滑、不调整松紧度,传动轴齿忽视检查,传动皮带老化不管不顾。
直接后果:链条干磨会快速磨损拉长,需频繁更换链条与齿轮;传动轴缺油会加剧轴齿损耗;皮带断裂可能导致半路抛锚,这些都需要额外支付维修更换费用,影响用车体验。
5. 空气滤清器维护不当
错误操作:用水冲洗滤芯后复用,或长期不检查更换。
直接后果:水洗会破坏滤芯过滤结构,脏堵的空滤会导致发动机进气不畅,动力下降、油耗增加;未过滤的灰尘进入发动机,还会造成内部异常磨损,缩短发动机寿命。
6. 电瓶缺乏正确维护
错误操作:电瓶亏电后长期不充电,摩托车长期停放时不做电瓶保护。
直接后果:电瓶深度亏电会大幅缩短使用寿命,导致频繁更换,增加额外开销;严重时还会出现启动失败,影响正常用车。
7. 暴力操作好心办坏事
错误操作:拧螺丝用力过猛导致滑丝、损坏螺纹;使用不合适的工具;在离合器片接触面等不应润滑的部位乱涂润滑剂。
直接后果:人为损坏零件需额外更换,甚至可能引发连锁故障,维修成本直线上升。
三、正确保养观:科学养护才是省钱关键
1. 预防优先:定期规范保养看似耗时费钱,实则能延长车辆寿命,避免后续巨额维修费用,同时减少油耗浪费;
2. 掌握基础常识:了解车辆构造与保养周期,明确哪些项目可自行检查(如胎压、油位、链条松紧),哪些需专业人员操作;
3. 选用合规耗材:机油、刹车油、滤芯等耗材,需使用符合车辆规格的正品,劣质产品只会加速车辆损坏;
4. 重视小故障:车辆出现异响、抖动、仪表报警等异常,及时排查处理,避免小问题拖成大故障。
结语
摩托车保养的核心是“科学、细致、全面”,而非表面功夫。摒弃错误的保养习惯,聚焦核心系统与易损部件的养护,才能让车辆保持良好性能,既延长使用寿命,又降低长期用车成本。科学养护既是对爱车的负责,也是对自身骑行安全与钱包的保障,让摩托车能长久可靠地陪伴你驰骋。
Copyright © 2025 熙橙汽车网
网站展示的汽车及品牌信息和数据,是基于互联网大数据及品牌方的公开信息,收集整理客观呈现,仅提供参考使用,不代表网站支持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