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刻路虎传奇”的营销噱头还没焐热,就以车辆溜坡撞护栏的狼狈收场。奇瑞风云X3L(图片|配置|询价)在张家界天门山的极限爬坡测试突发意外,不仅让999级天梯的护栏遭了殃,更戳破了车企“博眼球式营销”的遮羞布——公共景区到底该不该沦为新车的“流量试验田”?
45°陡坡溜车撞栏!一场“赌徒式营销”的现场翻车
11月12日正午,天门山景区999级天梯前的尖叫声打破平静。奇瑞为新车型风云X3L策划的“极限爬坡挑战”,在垂直落差150米、局部坡度超60°的湿滑台阶上突发意外:测试装置的防护绳卸扣突然脱落,缠绕右侧车轮导致动力中断,车辆径直下滑撞断多节护栏,现场白烟冒出的画面被游客拍下发至网络,瞬间引爆热议。

这场本想复刻“路虎登顶天门山”传奇的营销活动,早在筹备阶段就埋下隐患。奇瑞执行副总裁李学用曾在9月高调预热,称这款新车要挑战“进口越野车鲜少敢试”的天梯,却因雨天暂停测试。如今强行重启,不仅没证明性能,反而暴露了安全管控的致命漏洞——专业测试场不用,偏要选游客密集的5A级景区,是对产品没信心,还是对公共安全没敬畏?

凌晨4次致歉难平众怒!极限营销的红线在哪?
事故发酵12小时后,奇瑞在13日凌晨紧急发布致歉声明,4次道歉、承认“风险预估不足”“细节把控疏漏”,承诺承担全部修复赔偿责任。不可否认,车企通过极限挑战展示产品性能,是常见的营销手段。但 “挑战” 不等于 “冒险”,“营销” 更不能忽视责任。天门山天梯并非专业测试场地,其狭窄湿滑的台阶、陡峭的坡度,本就对车辆性能和安全防护有极高要求。奇瑞在前期预热中强调 “突破与创新”,却在执行环节让 “安全防护绳” 成为短板,这种 “重宣传、轻细节” 的操作,不仅让品牌形象受损,更消耗了公众对国产车企的信任。
事实上,奇瑞的“翻车”并非个例。近年来,车企把极限测试搬到悬崖、高原、景区的操作屡见不鲜:有的在盘山公路漂移炫技,有的在沙漠腹地狂飙造势,仿佛离了危险场景,就证明不了产品性能。但这些“野生测试”根本不具备专业价值——没有防撞缓冲设施,没有应急救援预案,全靠运气规避风险,所谓“性能验证”不过是自欺欺人的营销话术。
行业警钟为谁而鸣?流量不能当安全的挡箭牌
奇瑞天门山事件,给所有沉迷“极限营销”的车企上了一堂代价高昂的课。一款车的核心竞争力,从来不是靠高危场景的“作死挑战”证明,而是藏在研发品质、安全配置、售后服务里。路虎当年登顶天门山的成功,源于完善的安全预案和反复测试,而非赌运气式的冒险;而如今不少车企只学来了“挑战地标”的皮毛,却丢了“安全第一”的根本。
车企追求流量无可厚非,但不能以牺牲公共利益为代价。奇瑞此次不仅要修复撞坏的护栏,更要修补品牌信誉;景区不仅要接受赔偿,更要反思公共资源的使用边界,不能让安全红线成为可随意跨越的“虚线”。
流量再诱人,也不能当安全的挡箭牌。当营销脱离了责任底线,再惊险的挑战也只会换来反感,再高调的预热也终将沦为笑柄。奇瑞的护栏撞碎了,希望整个汽车行业的“营销理智”能被撞醒。
Copyright © 2025 熙橙汽车网
网站展示的汽车及品牌信息和数据,是基于互联网大数据及品牌方的公开信息,收集整理客观呈现,仅提供参考使用,不代表网站支持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