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规来袭!汽车安全再升级,这些变化关乎每一位车主
作者:熙橙汽车网 发布时间:2025-11-22 17:49:17 阅读量:0

近日,公安部组织完成的《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国家标准征求意见稿正式公布,一系列针对汽车安全的新规引发广泛关注。从动力限制到应急保障,从智驾规范到视线保护,新规覆盖行驶全场景,旨在筑牢道路安全防线。

动力与电池安全:守住新能源汽车核心风险

新规对汽车动力输出提出明确约束,乘用车默认百公里加速时间不得少于 5 秒,从源头降低因动力过强引发的操作风险。针对新能源汽车,要求纯电动、插混载客汽车配备踏板误踩加速抑制功能,静止或蠕行时可自动检测并抑制不当动力输出,同时通过声光信号提醒驾驶人。

新规来袭!汽车安全再升级,这些变化关乎每一位车主-1

电池安全方面,新规强化了热失控防护,要求新能源汽车在遭遇剧烈速度变化或安全装置展开时,150ms 内自动切断动力电路。电池需具备异常监测、记录和预警功能,热事件发生时及时提示车内人员,且动力电池需预留定向泄压通道,避免泄压时危及驾驶舱安全。对于大型新能源客车,明确电池报警后 5 分钟内外部不得起火爆炸,进一步提升商用新能源车辆安全性。

智驾与驾驶专注度:规范辅助驾驶,杜绝分心驾驶

组合驾驶辅助系统的使用迎来严格规范,车辆启动后,驾驶人需通过生物识别或账号登录确认完成系统使用培训,方可继续行驶。系统激活状态下,车速超 10km/h 时,需通过手部脱离检测、视线脱离检测双重方式,持续确认驾驶人是否专注驾驶,这将有效限制 “智驾脱手神器” 的违规使用。

新规来袭!汽车安全再升级,这些变化关乎每一位车主-2

为避免驾驶分心,新规明确行驶速度超 10km/h 时,驾驶室前部的显示屏、抬头显示装置等不得播放娱乐影像或运行游戏。这一要求直击部分车型过度追求 “移动的家” 概念、配置多块大屏导致的安全隐患,引导车辆设计回归驾驶核心。

车门与车窗:保障应急逃生通道畅通

针对车门锁死引发的事故教训,新规要求乘用车每个乘员至少可通过两个不同车门上下车,所有车门(不含尾门)需配备机械释放功能的内外把手,电动内把手必须搭配机械应急把手,并设置醒目标识。

事故应急场景下,当车辆安全装置展开或电池发生热事件时,非碰撞侧车门需自动解锁,且无需借助工具即可通过外把手开启,为乘员快速逃生创造条件。车窗方面,禁止张贴镜面反光遮阳膜,前风窗驾驶人视区及外后视镜观察区域的可见光透射比需不低于 70%;应急窗玻璃厚度不得超过 5 毫米,且不得张贴遮阳膜,确保紧急情况下可快速击碎逃生。

新规来袭!汽车安全再升级,这些变化关乎每一位车主-3

此次新规从用户实际使用场景出发,精准破解当前汽车安全领域的突出问题。无论是动力、电池等核心部件的安全升级,还是智驾、驾驶专注度的规范约束,都将推动汽车产业向更安全、更可靠的方向发展。未来,随着新规落地实施,道路行驶安全将得到进一步保障,每一位交通参与者都将直接受益。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