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11号凌晨一点多,海南头条精选出炉了一组让人嘴角一咧的数据,比亚迪又双叒爆了个大新闻。虽然新能源车的销量猛踩了刹车,看着表面还挺“稳重”,但背地里,比亚迪这个“电池老炮儿”,正在闷声发大财,把全球动力电池供应这条赛道卷出了新高度。
先上干货。2025年前三季度,比亚迪整车销量326万辆,增速18.6%,但第三季度单季销量111.42万辆,同比其实是小跌——降了个1.82%。比亚迪总部早有“第六感”,9月锐减全年预期销量,从550万缩水到460万。一下子少了90万辆,信心也没那么横了。

令人惊掉下巴的是,比亚迪电池用量反其道而行,飙升到了55.1GWh,仅次宁德时代,高居全球第二。这数字同比增长28.4%,跟自家新能源车销量完全“唱反调”。一句话:比亚迪做电池,卖给自己已不香,卖给别人更来钱。
再扒一下高工锂电的数据就清晰了:2025年前三季度,国内动力电池装机113.42GWh,其中外供装机23.65GWh,外供比首次突破了20%门槛。要知道,2024年底才9点多,打破历史天花板。有种CPU从自产流水线塞进别人服务器那种既视感,彻底杀入全球供应链,不再是窝里横。
比亚迪,这变化有点像那句俗语,“十年河东,十年河西”。曾经守着自家小院过日子,电池只给自家车用。1995年创业做消费类电池——做得不温不火。2003年扮演跨界“搅局者”,开造汽车,电池继续自用,硬生生把“整车-电池”循环成了铁桶一块。

转折点在2017年。隔壁宁德时代野蛮生长、装机量飙升,逼得比亚迪不得不抬头看看窗外。再守株待兔就下岗了。2018年春天,比亚迪顶着“车企+电池商”的标签,试试对外开放,先撩专用车市场,比如东风、中联重科。随后7月攻克长安汽车,正式步入乘用车外供主场。长安E-rock上市,有人嗅到“生态大联盟”既视感——高续航成爆款。
2019年,一纸“弗迪”公司执照落地,正式为比亚迪外供注入灵魂,可市场仍有诸多“白眼狼”。同行死活不想把命门交出来,大多数车企只观望,外供占比也长期低于10%。

翻身仗要等到2024年,真·外供爆发年。蔚来乐道L60、大名鼎鼎的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小米两款“齐天大圣”SU7、YU7,全都用上了弗迪刀片电池。小米SU7单月破2万辆,妥妥成了案例王者。传统豪华、国际新势力全线入局。特斯拉、奔驰、Stellantis这些欧美豪强也加入朋友圈,再无国产“自嗨”。
到了2025年,结构直接变天。之前一年的主打客户还是小鹏和一汽丰田,现在名单老长:小米、蔚来、奥迪、奔驰,甚至连特斯拉柏林工厂、北汽福田、徐工重卡...全面开枝散叶,不再靠单一车型吃饭。深度捆绑也显现威力,随便拎一个大佬背后都有比亚迪身影,什么合作工厂、定制化配套都玩得溜。
当然不能忘了海外这张“王牌”。别觉得新能源汽车还只是蓝海,其实真正的赚钱机器是出口。2025年前三季度,比亚迪整车出口70.16万辆,同比暴涨132%,占销售总量两成多。但最上头的还是动力电池出口,增速竟然干到了77.1%。
欧洲成了“肥肉”,比亚迪冲劲全开。光前三季度就在欧洲卖了10.3GWh,同比增长246%!欧洲车企之所以敞开怀抱,无非看重比亚迪罕见的“本地制造”“定制+本土组合拳”。匈牙利工厂开建,用未来学的话说,是赶上了最后一班制造业的下南洋船票。
对比宁德时代,两巨头斗法,谁都不好惹。宁德时代依旧稳坐行业大佬交椅,2025年前三季度,国内装机量210.67GWh,占比高达43%,依旧远甩比亚迪几条街。可宁德时代在海外的布局也不容小觑,跟宝马、大众签死忠合同,分流了不少欧系订单。
下边的中创新航、国轩高科、蜂巢能源们也不是吃素的。蜂巢能源增长速度直接爆表——171%多一点,动不动就三位数,市场已经没有安全感。
电池供应链这活儿,讲究的不只是生产力,还有成本控盘。原材料价格一天一变化,锂、钴、镍价涨得飞起,比亚迪只能眉毛胡子一把抓,指不定哪天被行情割韭菜。
转念一想,中国电池的全球征战,其实也是一次产业走出去的突围。全球新能源车需求持续放大,动力电池市场蛋糕越做越大。也正因为加速“外供+出海”,中国玩家终于挥别了那些年只在牌桌上跟自家小伙伴斗地主的时代,转身变成了世界级的“super supplier”。
不过,大家也别盲目乐观。电池江湖,没有一成不变的赢家。比亚迪能否稳坐“超级供应商”的宝座?宁德时代会不会突然加码杀回?二线新贵们会不会泥石流式逆袭?答案恐怕只有时间才能揭晓。看似热闹非凡,其实风险、泡沫并存,一不小心就水漫金山,谁敢保证下一次的大洗牌不是自己?
现在新能源江湖,真正的赢家还远远没分出来,但比亚迪用自己的方式,把“中国智造”搞成了热搜体质,全县人的希望都押在了自强不息这四个字上。嘲讽的、惊叹的、观望的,都成了这个故事里的背景音。而比亚迪,已不再只是个卖车的。
Copyright © 2025 熙橙汽车网
网站展示的汽车及品牌信息和数据,是基于互联网大数据及品牌方的公开信息,收集整理客观呈现,仅提供参考使用,不代表网站支持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