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辆标价4.99万元的新能源车突然在市场上炸开了锅。名字叫埃安UT Super,背后站着京东、广汽和宁德时代三家。这不是京东造的第一辆车,但却是第一次挂着自家“国民好车”的IP标签。广汽负责生产,宁德提供电池,京东的任务是卖车和拉流量。
这波操作有点意思。车企生产,电池厂供配件,电商搞销售,三方各干各的。京东没建工厂,也没投多少钱,反而成了牵头人。说白了就是找熟人合作,用自己流量优势给新车引流。这样做的好处是风险低,要是车卖得好,京东能顺带着卖保险、金融产品,还能让车主在车里直接下单买东西。
但这车为啥能卖这么便宜?有人掰开价格算了算,发现换电版省了不少钱。因为电池可以换,不像传统车型要把电池算进整车价格。宁德时代推出的换电块技术,理论上能重复使用。不过现在换电站还不多,京东嘴上喊着要建一千座,可到2025年才建了五百座,够用吗?用户开到一半没电了找不到换电站,体验肯定差。
问题还不止这些。有网友扒拉了下埃安UT Super的设计图,发现外观跟广汽以前的车型高度相似。有人说这是贴牌生产,不够创新。万一质量问题出现,消费者第一个找京东维权,毕竟车是京东卖的。京东虽然是电商巨头,但真要处理售后纠纷,经验少得可怜。

有意思的是京东的野心。他们想把车变成移动商城入口。以后你在车里就能购物,系统自动记下你爱买啥,开车回家路上就下单,快递直接送上门。这样一来,买车不仅是出行工具,还是购物场景的延伸。不过这需要大量用户数据支撑,隐私问题怎么解决是个麻烦。

物流网络也被京东盯上了。全国几千家养车店和配送点,未来可能改造成换电站。这样不仅方便车主,还能给自家网点增加业务。问题是这么多点位要同步升级,投入的人力物力成本能控得住吗?
资本市场倒是挺买账。京东财报显示电商增长慢了,急需新业务撑场面。这次联手造车被解读为布局万亿市场,股价当天涨了3%。但长期看,车企讲究技术积累,京东没真刀真枪造过车,万一合作伙伴闹矛盾咋整?现在三方签了协议,真到了利益分配时会不会翻脸?
现在这车刚上市,能不能卖爆还两说。县城市场反应热烈,主要冲着低价去的。但质量投诉一旦冒头,京东这个新手司机可吃不消。更别说以后还要跟特斯拉、比亚迪这些老牌车企竞争,压力山大。
总之这场合作就像桌多人饭局,大家各怀心思。京东想借车搞新零售,广汽想甩货,宁德想扩换电版图。到底谁真能吃到肉,还得等市场给出答案。
Copyright © 2025 熙橙汽车网
网站展示的汽车及品牌信息和数据,是基于互联网大数据及品牌方的公开信息,收集整理客观呈现,仅提供参考使用,不代表网站支持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