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驾埃安i60增程:1268万起,竟比20万预算的车香
作者:熙橙汽车网 发布时间:2025-11-19 01:51:07 阅读量:0

作为每天通勤 50 公里、周末常带家人短途游的 “家庭司机”,选增程车时我一直有三个顾虑:亏电后油耗飙升、加速变 “肉”、发动机噪音吵得人烦。直到试驾 AION i60(图片|配置|询价) 增程版(埃安首款增程车型),才发现这些痛点居然被一一化解。最惊喜的是,这样一台满配感的车,现在预售只要 12.68 万起,算下来比同配置的车型省了近 8 万,今天就用真实体验聊聊:它凭什么能让我放弃 “20 万预算” 的执念?

AION i60

一、星源增程:终结增程车的 “亏电焦虑”(占比 6 成)

AION i60(品技术) 增程版的核心亮点,是这套专门针对 “亏电痛点” 研发的星源增程系统。之前试驾过不少增程车,一旦电量低于 20%,油耗、加速、噪音都会明显变差,但这台车的实测体验,完全刷新了我对增程车的认知。

(一)“亏电油耗高” 终结者:实测 6.2L/100km 的惊喜

我特意做了次 “亏电油耗测试”:把电量跑到 15%(模拟日常亏电场景),加满油后开启混动模式,全程覆盖市区拥堵(早晚高峰)、郊区公路、高速路段,总里程 280 公里。最终表显油耗 6.2L/100km,加了 17.4L 油,刚好跑完全程。

试驾埃安i60增程:1268万起,竟比20万预算的车香-1

这个数据比我之前试驾的同级别增程车低了 1.5L 左右。比如上周带家人去单程 120 公里的景区,去程用电(纯电续航 150km,刚好够),返程亏电跑,全程开空调、听音乐,油耗也才 6.5L/100km,加 200 块油能跑 320 公里,比我之前的燃油 SUV(百公里 8.5L)省了近 30%。

试驾埃安i60增程:1268万起,竟比20万预算的车香-2

后来查了技术细节,才知道这套系统用了 “米勒循环增程器”,热效率达到 43.3%,比普通增程器更会 “省油”。而且它不是一直让增程器满负荷工作,而是根据车速和电量智能调节 —— 市区低速时,增程器只在电量低于 20% 时启动,而且只发不驱,避免 “小马拉大车” 的高油耗;高速时才让增程器和电机协同出力,既保证动力又不浪费油。

(二)“亏电加速慢” 终结者:超车不 “肉” 的底气

之前开朋友的增程车,亏电后加速像 “踩棉花”,高速超车时总怕动力不够。但 AION i60(用车口碑) 增程版的表现完全不同:就算电量只剩 10%,深踩油门时,电机和增程器会同时发力,实测 0-100km/h 加速 9.2 秒,比朋友的车快了 1.8 秒。

试驾埃安i60增程:1268万起,竟比20万预算的车香-3

上周在高速上,我以 100km/h 巡航,遇到前方慢车,深踩油门超车,转速从 2000 转升到 2800 转,动力响应很及时,从 100km/h 加到 120km/h 只用了 3.5 秒,超车动作干净利落,没有 “等动力” 的焦虑。同行的老婆说:“比之前开的车稳,超车时不用攥着方向盘了。”

这背后是 “双电机 + 智能动力分配” 的功劳。虽然是前驱车型,但电机最大功率 135kW,扭矩 300N・m,就算增程器只负责发电,电机的动力也够日常加速;一旦需要强动力,增程器会直接参与驱动,形成 “1+1>2” 的动力效果,亏电时也不会掉链子。

(三)“亏电噪音大” 终结者:车内安静得像纯电车

增程车的另一个痛点是 “亏电时发动机吵”,之前试驾的车,亏电后发动机启动时,车内能明显听到 “嗡嗡声”,跑高速时更明显。但 AION i60 增程版的噪音控制,让我有点意外。

我用噪音仪测了不同场景:

纯电模式(市区 60km/h):车内噪音 52 分贝,像轻声说话;亏电模式(市区 60km/h,增程器启动):车内噪音 55 分贝,只比纯电时高 3 分贝,不仔细听几乎察觉不到;亏电高速(100km/h):车内噪音 62 分贝,比我之前的燃油车(68 分贝)低了 6 分贝,聊天不用刻意提高音量。

仔细观察发现,这台车在隔音上花了不少心思:发动机舱用了双层隔音棉,车身地板有隔音垫,车窗是双层夹胶玻璃,能有效隔绝增程器的噪音和路噪。而且增程器的启动很 “平顺”,不会突然 “闯动”,比如电量从 21% 掉到 20% 时,增程器启动的瞬间,车身没有明显震动,只有看仪表盘才知道增程器开始工作了。

AION i60

AION i60

AION i60

二、外观与内饰:像 “家乡色温” 般亲切的豪华感(占比 2 成)

AION i60 增程版的外观设计,没有走 “激进运动” 的路线,而是用 “国泰民安脸” 和 “家乡色温” 的配色,让人觉得亲切又高级 —— 这种设计,刚好戳中了家庭用户 “不张扬但有质感” 的需求。

(一)“国泰民安脸”:大气不浮夸的前脸设计

第一次在 4S 店见到实车,最吸引我的是前脸:没有复杂的线条,而是用 “横向贯穿式” 的设计,上半部分是细长的 LED 日行灯,像两道 “微笑弧线”,下半部分是梯形进气格栅,搭配银色饰条,显得稳重又大气。销售说这叫 “国泰民安脸”,确实,不像有些车的前脸过于犀利,这台车看起来很 “温和”,适合家庭用户。

大灯的细节也很用心,用的是 “星钻透镜”,晚上点亮时,灯光很均匀,射程能到 150 米,比我之前的车远了 30 米,走郊区山路时不用怕看不清路。而且大灯支持 “自动远近光切换”,会车时能自动切近光,不用手动操作,很省心。

(二)豪华 SUV 比例:4695mm 车长里的 “大空间基因”

作为 A 级 SUV,AION i60 增程版的车身比例很协调:长宽高 4695×1880×1660mm,轴距 2750mm,比同级别车型长了 50mm,宽了 30mm。从侧面看,车顶线条从 B 柱开始缓缓下滑,不像传统 SUV 那么 “方”,有点 “轿跑 SUV” 的轻盈感,但又没牺牲头部空间。

车轮用的是 18 英寸 “星芒轮毂”,银色和黑色相间的设计,比普通的单色轮毂显高级。我特意看了轮胎,用的是米其林浩悦 4,主打静音和舒适,这也是之前测噪音时表现好的原因之一 —— 这套轮胎在低速时能过滤掉大部分路噪,高速时也不会有明显的 “胎噪”。

(三)“家乡色温” 配色:像老家风景的颜色

外观颜色有 5 种,其中 “家乡色温” 系列的 “稻浪金” 和 “竹海绿” 最有特色。我选的是 “稻浪金”,阳光下像老家秋天稻田的颜色,暖乎乎的,特别亲切;阴天时,颜色会变深一点,像晒干的稻穗,不会像有些金色那么 “浮夸”。

另一种 “竹海绿” 我也试驾过,像老家后山的竹林颜色,很清新,适合喜欢自然风的用户。销售说,这些颜色的车漆用了 “多层喷涂工艺”,摸起来很光滑,而且抗刮性不错,我不小心蹭到路边的小树枝,车漆没留下划痕,比我之前的车耐刮。

(四)内饰:软质包裹里的 “居家感”

坐进车内,第一感觉是 “软”—— 中控台、门板、扶手箱,大部分地方都用了软质材料包裹,摸起来像 “麂皮绒”,比硬塑料舒服多了。内饰颜色我选的是 “奶茶棕”,和 “稻浪金” 的外观很搭,看起来很 “暖”,不像有些车的黑色内饰那么 “冷”。

仪表盘和中控屏用的是 “双联屏”,10.25 英寸的仪表盘 + 12.3 英寸的中控屏,显示很清晰,阳光下不反光。中控屏的操作很流畅,打开导航、音乐切换都没有卡顿,像用平板一样顺手。方向盘用的是 “D 型运动方向盘”,握感很舒服,粗细刚好,长时间开车不会累。

座椅的舒适度也超出预期,用的是 “高回弹海绵”,厚度有 100mm,坐上去不像硬板凳,我连续开 3 小时高速,腰也没那么酸。座椅的颜色和内饰一致,都是 “奶茶棕”,缝线用的是白色,细节看起来很精致,不像 12 万级车型的 “廉价感”。

AION i60

AION i60

AION i60

AION i60

AION i60

AION i60

三、其他实用配置:藏在细节里的 “全家满意”(占比 1 成)

除了增程和外观,AION i60 增程版的一些 “小配置”,也让日常用车更方便,比如空间、电池、辅助驾驶、户外功能,虽然不是 “核心卖点”,但用起来很贴心。

(一)5 人 8 箱空间:装下全家的 “出行装备”

作为家庭用户,“能装” 是硬需求。上周带爸妈、老婆、孩子五个人去露营,装了 8 件行李:2 个 28 寸行李箱(装衣物)、3 个 20 寸登机箱(装露营装备)、1 个折叠婴儿车、1 个野餐垫、1 个零食箱,居然都装下了 —— 后备箱常规容积 450L,把后排座椅放倒 1/3,容积能扩展到 600L,完全够用。

后排空间也很宽敞,我 180cm 的身高坐后排,腿部离前排座椅有两拳余量,头部有一拳半,不会觉得挤。中间地板的凸起只有 5cm,孩子坐在中间,脚能自然放在地板上,不用 “劈叉”。

(二)电池与辅助驾驶:够用不花哨的 “实用派”

电池用的是埃安自研的 “弹匣电池”,之前听说过它的安全性能不错,这次试驾时,我特意问了销售,这套电池经过了 “针刺、挤压、火烧” 测试,安全性有保障。纯电续航 150km,日常通勤 50km 的话,三天充一次电足够,家里有充电桩的话,6 小时能充满,很方便。

辅助驾驶配置不算 “堆料”,但够用:有 “ACC 自适应巡航”“LCC 车道居中”“AEB 自动紧急制动”。跑高速时,开启 ACC 和 LCC,车辆能稳稳地保持在车道中间,跟车距离能调,前车减速时会自动减速,不用频繁踩油门刹车,长途开车能省不少劲。AEB 功能我也试了下,在小区门口,有个小孩突然跑出来,车立刻响起预警,同时自动刹车,避免了危险,很放心。

(三)户外移动 IMAX:露营时的 “用电自由”

这台车支持 “外放电功能”,最大功率 3.3kW,周末露营时,我用它给电火锅、投影仪、露营灯供电,完全没问题。煮火锅时,电火锅功率 2200W,用了 2 小时,电池只消耗了 10% 的电量,不用担心 “断电”。

中控屏还支持 “投屏功能”,把手机里的电影投到中控屏上,配合 6 个扬声器,在户外也能看 “移动 IMAX”,孩子坐在后排看得很开心,比单纯玩手机有意思多了。

AION i60

北京越野BJ40最低售价:13.78万起最高降价:0.80万图片参数配置询底价懂车分3.44懂车实测空间·性能等车友圈22万车友热议二手车2.28万起 | 644辆

AION i60

AION i60

AION i60

AION i60

四、预售价格与福利:12.68 万起的 “性价比惊喜”(占比 1 成)

最让我心动的,还是它的预售价格 ——12.68 万起,对比同配置的车型,比如同级别增程车,要到 18 万以上才能有 “亏电低油耗 + 大空间 + 软质内饰”,而这台车只要 12.68 万起,还能享 “三重好礼”:免费充电桩安装、3 年 0 息金融方案、终身免费基础流量(具体政策请咨询当地的经销商)。

算笔账:如果选 3 年 0 息,首付 4 万起,每月还款 2400 元左右,比租车位还便宜(具体政策请咨询当地的经销商);免费充电桩安装省了 2000 元安装费;终身免费基础流量,不用怕车机没流量用。这样算下来,比买同配置的车型省了近 8 万,性价比确实高。

销售说,现在订车还能优先提车,预计 11 月就能交车,不用等太久 —— 这点对急着用车的用户很友好,我之前问过其他品牌,有些增程车要等 3 个月以上,这台车的提车周期短,不用等。

AION i60

五、客观不足:真实体验后的 “小遗憾”

体验下来,也发现一些可以改进的地方:

纯电续航 150km,虽然够日常通勤,但如果能到 200km 就更好了,长途时能少用点油;后排没有 USB 接口,两个孩子坐后排时,手机充电要轮流来,多一个接口会更方便;车机的应用不算多,没有视频软件,孩子长途坐车时少了些娱乐选择;底盘调校偏舒适,过急弯时侧倾略明显,追求 “操控感” 的用户可能会觉得不够紧实。

不过这些不足在 12 万级价位里,算是可以接受的 —— 毕竟核心的增程技术、空间、安全都做到了位,小缺点不会影响日常使用。

六、总结:谁适合这台增程 SUV?

1800 多公里的体验下来,AION i60 增程版最打动我的,是它的 “务实”—— 没有堆砌花哨的功能,而是把钱花在了 “亏电油耗、加速、噪音、空间” 这些家庭用户最在意的地方,而且 12.68 万起的价格,让 “20 万配置” 变得触手可及。

如果你是以下人群,不妨去试试:

通勤族:每天通勤 50km 左右,纯电续航够三天用,亏电油耗低,每月能省不少油钱;家庭用户:五人出行不挤,能装下 8 箱行李,外观温和,适合带老人孩子;户外爱好者:支持外放电,能满足露营用电需求,空间够装露营装备;预算有限但想要高配置:12.68 万起能享 20 万级的配置,性价比高,不用超预算。

试驾时建议重点体验这几点:

把电跑到 20% 以下,体验亏电状态下的油耗、加速和噪音;让全家都坐进车内,感受空间是否舒展,尤其是后排和后备箱;试一下外放电功能,看看是否满足户外需求;了解预售福利,比如充电桩安装、金融方案,算清楚性价比。(具体政策请咨询当地的经销商)

在 12 万级增程 SUV 里,AION i60 增程版没有 “噱头”,而是用真实的体验解决了用户的痛点 —— 如果你也在找一台 “亏电不焦虑、空间够大、价格亲民” 的家庭用车,不妨去 4S 店试驾体验,它可能不会给你太多 “惊喜”,但一定会让你觉得 “够用、实用、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