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百年车企日产汽车的一则消息震动全球车市——为缓解财务危机,其计划以约45亿元人民币的价格出售位于横滨的全球总部大楼,采用“售后回租”模式套现自救。这一“断臂求生”的举措,不仅揭开了日产自身经营的困境,更折射出日系车企在全球汽车产业变革中的集体焦虑。
日产的危机早已埋下伏笔。2024财年,公司净亏损高达6709亿日元(约合人民币334亿元),创下近十年最差业绩,现金流紧张到仅能维持集团12个月左右的运营。为扭转颓势,日产除了出售总部大楼,还公布了更为激进的重组计划:2027年前关闭7座全球汽车工厂,裁员约2万人,试图通过缩减规模、降低成本挽回颓势。然而,这种“收缩式自救”能否见效,仍被市场普遍质疑。

日产的困境并非个例,而是日系车整体竞争力下滑的缩影。近年来,“日系车卖不动了”成为行业共识,核心原因集中在四点:一是新能源转型步伐迟缓,在纯电、混动技术赛道被中国车企实现弯道超车;二是产品创新不足,设计与配置逐渐脱离消费者需求;三是全球供应链重构与成本上涨挤压利润空间;四是中国汽车品牌强势崛起,不仅在本土市场抢占份额,更进军日本本土,让日系车企面临“家门口的竞争”。
值得关注的是,此次接盘日产总部大楼的是中国零部件巨头敏实集团(疑似联手美资)。这一细节背后,是全球汽车产业格局的深刻变革:中国汽车产业已从“追随者”转变为“引领者”,不仅在整车制造领域强势突围,更在产业链上下游加速布局,开始参与全球汽车资产的重组与整合。
对于日产而言,出售总部大楼只是“续命”的权宜之计,要真正走出困局,仍需在技术研发、产品转型、市场策略上实现突破。而对于整个行业来说,日产的困境警示着:在新能源与智能化的浪潮下,没有永远的“行业标杆”,唯有紧跟产业变革趋势,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未来,全球车市的竞争将更加残酷,留给固守传统、转型迟缓的车企的时间,或许真的不多了。
Copyright © 2025 熙橙汽车网
网站展示的汽车及品牌信息和数据,是基于互联网大数据及品牌方的公开信息,收集整理客观呈现,仅提供参考使用,不代表网站支持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