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看新闻,说印度媒体老拿自己每千人34辆汽车的数据说事儿,还怀疑中国数据水,结果咱们公安部直接甩出最新数据——2025年6月,中国每千人汽车保有量256辆,直接是印度近8倍。这事让不少人发懵,同样十几亿人口的大国,差距咋就这么大呢。
印度普通人买车其实挺难。工人工资每月大概2500块,最便宜的塔塔nano也要3.5万,不吃不喝得攒14个月才能买。买了还得交保险、加油、维修,一个月至少400块,占工资15%到20%。摩托车只要五千块,油费便宜五倍,对月薪4000以下的六亿人来说,只能选两轮。
印度街上的摩托车比公交车还多,经常能看到全家五口挤一辆摩托冲在车流里。为啥?因为大部分农村路是土路,下雨就变泥坑,汽车进不去。城里更堵,早晚高峰动辄堵两三个小时,摩托车钻缝跑得快。停车也难,大城市停车位缺口四成,摩托车随便找个角落就能放。
中国这边情况就不一样了。九十年代买车要二十多万,那时候谁有万把块钱都是万元户。现在新能源车五到十五万就能买,刚毕业的年轻人工作两三年就能攒够首付。家里有钱的还买燃油车,便宜的二手车三五万也能当代步工具。

关键是中国赚钱容易一些。这些年工资涨得快,2025年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十年前翻了一倍。路上修的高速都快二十万公里了,连偏远山区小镇都铺了水泥路。新能源车最厉害,2025年渗透率超35%,充电桩到处都是,小区停车场高速服务区都能充。反观印度,充电桩90%集中在五个大城市之外全没影。
不过中国也得面对问题。美国每千人近800辆汽车,德国五六百,法国五百多,咱们256辆才到美国三分之一。而且新能源车报废电池回收点只覆盖六成区县,旧电池没法处理是个麻烦。

印度倒是想发展汽车,把汽车进口关税从百降到了十,还搞电动车扶持计划,可他们制造业不行。本土工厂产的零部件质量差,造车成本比泰国高12%,外资企业来了也赚不到钱。工人收入上不去,再便宜的车也没人买。
现在两边都在使劲儿。印度想搞好农村路和电力供应,咱们要在智能车和电池技术上继续突破。听说2030年要让充电桩覆盖率达到95%。不过现在就说谁能赢还有点早,毕竟印度有六亿人还没法买车,中国三千万辆电动车的电池怎么回收还没完全解决。
反正看这数据,买车多少跟国家挣钱能力、修路好坏、政策管用没管用关系特别大。印度不是不想买车,现实条件摆那儿呢;中国能走到今天,也是几十年慢慢积累出来的。接下来的电动车赛道,两人都得看能不能把短板补上。

Copyright © 2025 熙橙汽车网
网站展示的汽车及品牌信息和数据,是基于互联网大数据及品牌方的公开信息,收集整理客观呈现,仅提供参考使用,不代表网站支持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