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很多人说起坐新能源车容易晕车,这些人身体本来挺好,以前坐汽油车、大巴和高铁都没事,一上电动车就觉得难受,他们刷手机时候还好好的,没过几分钟就不得不闭上眼睛硬撑,胃里不舒服,额头冒汗,小红书和抖音上“新能源晕车互助”这个话题特别火,不少人发视频说自己被电车弄得直想吐。
这事儿真不算矫情,人体保持平衡要靠眼睛、耳朵里的前庭系统和身体感觉一起配合,以前开燃油车的时候,踩油门有声音提示,车子不会马上冲出去,刹车也有缓冲过程,人心里能有个底,现在开电动车,一脚下去,0.3秒就加速起来,松开脚又突然减速,而且车里特别安静,耳朵完全收不到信号,测试数据显示,电动车在10秒里能有七八次加减速,每次间隔才一两秒,人的前庭系统根本跟不上这种变化。
汽车厂家为了节省电量,设计了单踏板模式,踩下踏板能让车加速,抬起踏板就会减速,听起来很方便,实际却很难掌握,司机如果着急或者经验不足,就会一踩车就往前冲,一松车又突然慢下来,乘客坐在里面就像在坐过山车一样,很多网约车默认开启最强回收档位,虽然车还没完全停下,乘客的身体已经被往后拽,眼睛看到的和身体感受到的根本对不上,高档汽车虽然可以调整为平缓模式,但大部分网约车并不提供这个选项,乘客只能被动适应这种顿挫感。

城市路况也帮不上忙,红绿灯隔上两百多米就有一个,堵车时车速只能跑到十五公里左右,油车还能滑行缓冲一下,电车因为低速时扭矩太大,总是频繁地起步停车,震动也更细碎,再加上现在的人普遍睡眠不足、久坐不动、靠咖啡硬撑,前庭系统本来就弱,再遇上电车这种走走停停的节奏,更容易晕车,有些人一看到叫来的车是某款电动车,胃里就开始发紧,这已经不是生理反应,而是心理上的条件反射了。
就连开了十几年油车的老司机,也可能开不惯电车,不少老师傅换了电车以后,虽然方向盘握得稳,却总觉得车子不对劲,过去他们习惯靠引擎声音和车身抖动来预判路况,现在全凭电子信号反馈,节奏都找不准,无意中就让乘客晕了车,车企也承认,早期电车的试做车型因为晕车投诉太多,曾经专门设计过舒适模式,后来担心影响续航和用户评价,又把这个功能给取消了。
孩子和半夜打车的人很容易晕车,小孩的前庭系统还没长好,对速度变化特别敏感,家长接孩子时,孩子刚上车还好好的,经过几个红绿灯就开始发蔫,下车就说想吐,深夜打车的人本来就在半睡状态,电车轻轻一加速,就像被人从梦里拽出来一样,反应比白天更明显,也更难劝自己再忍一会儿。

我之前坐朋友的电动车,他开车很平稳,但我还是觉得不太舒服,后来才明白这不是朋友的技术问题,而是电动车本身的设计逻辑发生了变化,我们的身体还停留在适应燃油车节奏的阶段,车辆却已经进入电信号控制时代,这种变化不是任何人的过错,只是在新旧交替的过程中大家还需要时间慢慢适应。

Copyright © 2025 熙橙汽车网
网站展示的汽车及品牌信息和数据,是基于互联网大数据及品牌方的公开信息,收集整理客观呈现,仅提供参考使用,不代表网站支持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