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巴西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暴涨85%!电动化浪潮下,这片南美大陆正成为中国车企的“兵家必争之地”。最近,吉利宣布收购雷诺巴西26.4%股份,直接杀入雷诺在巴西的300多家经销商网络。而比亚迪和长城早已重金押注——比亚迪投资13亿美元建厂,长城则搞起了“研发中心+独资工厂”模式。这场“三国杀”,简直是把国内内卷的玩法搬到了南美!
先说吉利,这波操作堪称“借船出海”的经典案例。通过入股雷诺巴西,吉利不仅拿到了埃尔顿·塞纳工业园区的产能,还直接共享了雷诺深耕40年的销售网络。EX5电动SUV一出厂就能直接触达消费者,省时省力省钱!数据显示,雷诺巴西2024年销量超20万辆,市占率8.2%,吉利这波“技术输出+渠道共享”,妥妥的稳赚不赔。

再看看比亚迪,完全是“自建生态”的硬核玩家。2025年7月,比亚迪巴伊亚州工厂首车下线,涵盖整车、电池、巴士三大板块,甚至计划研发乙醇混动技术,专门适应巴西的灵活燃料车市场。2024年,比亚迪在巴西纯电市场市占率高达71.3%,单月销量破万,连福特废弃工厂都被它改造成了“新能源圣地”。这种全产业链本土化的打法,简直是要把巴西变成第二个中国市场!
至于长城,走的是“深度定制”路线。哈弗H6混动版直接搭载“汽油+乙醇+纯电”三动力系统,完美契合巴西的甘蔗燃料国情。而且,长城还在巴西设立了研发中心,针对当地路况优化底盘和动力系统。虽然前期投入大,但长期来看,技术壁垒一旦建成,竞争对手想追都难!
不过,这三家的“三国杀”也面临不少挑战。比如巴西2026年电动车关税将提至35%,倒逼本土化生产;再比如当地灵活燃料车占比超79%,新能源车接受度仍需培育。更别提大众、丰田这些跨国车企也在加速混动布局,甚至本土协会还发起了“反倾销”调查。真是前有狼后有虎啊!

总之一句话:得巴西者得拉美!无论是吉利的“借船出海”,还是比亚迪的“全产业链本土化”,亦或是长城的“技术定制化”,中国车企都在用不同的方式探索全球化路径。那么问题来了:你觉得中国车企出海,是该追求速度,还是该深耕本地?欢迎评论区一起聊聊!

Copyright © 2025 熙橙汽车网
网站展示的汽车及品牌信息和数据,是基于互联网大数据及品牌方的公开信息,收集整理客观呈现,仅提供参考使用,不代表网站支持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