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小鹏:10年后中国汽车品牌是5强和Others,你觉得是哪5家?
作者:熙橙汽车网 发布时间:2025-11-12 17:03:10 阅读量:0

“未来十年,中国汽车品牌只会剩下5家,其他都是‘其他’!”

小鹏汽车掌门人何小鹏这句“暴论”,最近在车圈炸开了锅。有人拍手叫好,认为这是行业洗牌的必然;也有人怒斥“垄断论”,担心老百姓买车选择越来越少。

何小鹏:10年后中国汽车品牌是5强和Others,你觉得是哪5家?-1

但真相究竟如何?中国汽车产业真的会像手机行业一样,最终只剩“五强争霸”吗?

这场淘汰赛背后,藏着哪些机遇与挑战?

行业现状:利润暴跌、内卷加剧,淘汰赛已打响

何小鹏的预言并非空穴来风。数据显示,中国汽车产业利润率从2020年的6.2%跌至2025年一季度的3.9%,低于工业平均水平,超百家车企陷入“卖车不赚钱”的困境。

何小鹏:10年后中国汽车品牌是5强和Others,你觉得是哪5家?-2

新势力洗牌:曾经风光无限的“蔚小理”如今只剩小鹏逆势增长(10月交付4.2万辆),理想汽车同比下滑38.2%,全年销量目标被迫下调。

传统车企转型:比亚迪、吉利、奇瑞等“国产五虎”销量均破200万辆,但曾经的“兄弟公司”北汽、广汽却逐渐掉队。

何小鹏:10年后中国汽车品牌是5强和Others,你觉得是哪5家?-3

价格战白热化:零跑B10激光雷达版下探至12万元级,极狐T1(图片|配置|询价)以6.28万起售价血洗市场,车企拼的不是技术,而是“谁更敢亏钱”。

网友热议:

“车价是越来越便宜,但车企赚不到钱,以后售后谁来管?”

“五强?最后怕不是三家国企+两家民企,普通人买车选择更少了!”

竞争逻辑巨变:从“卷产品”到“卷生态”

过去比续航、比智能,未来比什么?答案藏在行业巨头的战略里:

技术自研成护城河

小鹏自研图灵芯片量产,向“以智驾为核心的AI技术”砸35亿研发资金。

华为余承东直言:“未来车企要么自己造芯片,要么被淘汰。”

全球化布局生死局

中国汽车出口量连续三年全球第一(2024年641万辆),但欧美市场设下“本地化生产”高门槛,东南亚、南美成新战场,东风奕派整合研发、营销、生态,构建“全价值链协同能力”,被专家称为“行业新分水岭”。

生态协同决定成败

中汽协李邵华指出:“未来竞争是技术、生态、全球化能力的综合较量。”

吉利极氪与领克整合、广汽与华为跨界联盟,车企从“单打独斗”转向“合纵连横”。

小鹏汽车的图灵芯片发布

谁将活到最后?五强猜想与争议

若真如何小鹏所言,未来五强会是谁?

头部玩家:比亚迪(新能源霸主)、吉利(多品牌矩阵)、奇瑞(出口之王)、长安(技术流)、华为系(智能生态)被普遍看好

潜在黑马:鸿蒙智行(10月交付超6万辆)、小米汽车(未入场已搅局)或成变量。

不确定玩家:零跑(当下新能源新秀)、京东汽车(资源整合优势)。

争议焦点:

“五强格局是资源垄断!中小车企消失,老百姓修车、换配件更难了!”

“与其担心‘五强’,不如警惕‘三强’——丰田、大众、特斯拉在中国卷土重来!”

未来已来:普通人该如何应对?

买车逻辑改变:品牌忠诚度下降,性价比和售后服务成关键。

职业机会转移:电池工程师、AI算法专家需求激增,传统4S店销售或面临转型。

投资风向标:关注车企海外布局(如比亚迪日本的长期投入)、智能驾驶技术专利数量。

何小鹏的预言敲醒了躺在“新能源红利”上的车企:没有永远的赢家,只有永恒的创新。

未来的五强,未必是今天的头部玩家,但一定是那些敢啃硬骨头——攻克芯片、突破电池、深耕生态的“长期主义者”。

车市洗牌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只看到“淘汰”,却忘了这是中国汽车从“大而不强”迈向“全球领跑”的必经之路。

你认为,谁会是下一个“五强”?评论区说出你的答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