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瑞天门山事件后续:厂家道歉,系安全绳脱落所致
作者:熙橙汽车网 发布时间:2025-11-24 04:24:00 阅读量:0

张家界天门山999级“天梯”下,奇瑞风云X3L(图片|配置|询价)攀爬中突发溜车、撞损护栏的视频,在社交平台迅速引爆热议。官方致歉声明将事故原因归咎于“安全防护绳卸扣意外脱落”,同时强调车辆性能本身并无问题。这番“甩锅”式解释非但未能平息争议,反而将公众目光聚焦于奇瑞近期一系列让人“摸不着头脑”的营销操作,从钉胎爬雪坡到汽车渡长江,从夸张数据言论到景区极限挑战,曾经以“技术务实、性价比突出”的“理工男”形象扎根市场的奇瑞,似乎在流量博弈中渐渐偏离了消费者的核心诉求。

此次天门山挑战,本想复刻路虎当年的登顶传奇打造话题,最终却演变成一场安全事故。奇瑞执行副总裁贾亚权此前曾高调造势,称这是“中国车从未有过的挑战”,暗示这款车具备100%爬坡度的强悍性能。但事故发生后,官方却将责任完全推给辅助设备,这种“性能免责”的说辞显然难以服众。要知道,路虎当年的成功,不仅依赖车辆性能,更有F1专业车手的精准操控加持。而奇瑞为营销封闭景区公共资源开展高风险测试,既未充分预估潜在风险,也忽视了公众对景区安全的关切,《湖南日报》更是直接发声批评:天门山天梯不应成为车企博眼球的“试验场”。

类似的争议,在星纪元ET的营销中早已上演。为“致敬”奥迪quattro的经典四驱性能,这款车挑战首钢滑雪大跳台37.82°雪坡,却被网友扒出使用了远超常规的超长钉胎。尽管奥迪当年测试也曾用钉胎,但奇瑞选用的钉胎规格明显超标,且在宣传中对这一关键前提刻意隐瞒。消费者期待看到的是量产车的真实性能,而非依赖特殊装备的“表演式挑战”,这种刻意隐瞒关键信息的营销,难免让消费者心生“性能作弊”的质疑。

奇瑞天门山事件后续:厂家道歉,系安全绳脱落所致-1

如果说极限挑战是对性能的过度演绎,那么跨界营销的“神操作”,则彻底暴露了其对安全风险的“漠视”。捷途纵横G700“驾车横跨长江”的操作,就被长城高管直接暗讽:“航行本该交给船舶,车企不应制造无谓风险”。汽车的核心属性本就是陆地出行工具,强行将其置于水上场景,既违背产品本质,又制造了极大安全隐患。这种为博眼球而突破场景边界的营销,传递的不是技术自信,反而是对消费者认知的公然背离。

哈弗大狗最低售价:9.09万起最高降价:3.30万图片参数配置询底价懂车分3.76懂车实测空间·性能等车友圈34万车友热议二手车5.48万起 | 594辆

营销话术的不严谨,更在不断消解奇瑞积累的专业形象。奇瑞副总李学用曾在发布会上宣称,山海T7“轮端输出扭矩超过1.8万匹马力”——这个数据甚至远超99式主战坦克的动力水平,夸张到离谱,被网友调侃为“人类动力之光”。尽管事后团队解释称是“口误”,将1800匹多报了一个零,但作为资深营销负责人,这样的常识性失误,实在与其身份不符。消费者需要的是真实可信的产品信息,而非脱离物理常识的噱头话术。

奇瑞营销的集体“跑偏”,本质上是陷入了“不极端无流量”的怪圈。在新能源汽车竞争白热化的当下,车企想通过营销获取流量本无可厚非,但营销的根基永远是产品与用户需求的契合。消费者真正关心的,从来不是车辆能否爬上45°陡坡、能否横渡长江,而是日常通勤的续航表现、冬季的电池稳定性、维修保养的便利度与成本。奇瑞并非没有技术积累,鲲鹏动力、智电四驱等技术确实有亮点,但这些技术优势,本该通过贴近日常的使用场景传递给消费者,而非依赖极端挑战“背书”。

奇瑞天门山事件后续:厂家道歉,系安全绳脱落所致-2

值得关注的是,奇瑞当下的市场表现其实保持着高速增长,今年一季度累计销量同比增幅超60%。这恰恰说明,消费者对奇瑞的技术底子仍有信任,只是近期的营销操作,正在不断消耗这份宝贵的品牌好感。网络上关于其营销的讨论早已分裂:支持者认可其“敢闯敢试”的挑战精神,反对者则质疑操作的安全性与必要性。这种鲜明分歧,正是其营销脱离群众的最直接证明。

奇瑞天门山事件后续:厂家道歉,系安全绳脱落所致-3

在天门山事故的道歉声明中,奇瑞承认“对潜在风险预估不足,细节把控疏漏”。这份反思若真能落到实处,首要任务便是让营销回归本质:用真实数据取代夸张话术,用日常场景替代极端表演,用透明信息消除消费者疑虑。

中国汽车品牌的真正崛起,从来靠的是实打实的技术突破与发自内心的用户共鸣,而非博眼球的流量噱头。奇瑞需要明白,真正的品牌自信,从来不是在天门山的台阶上“炫技”证明,而是在城市通勤的道路上让消费者安心。少一些“看不懂”的极端操作,多一些贴近消费者的务实沟通,才能让技术优势真正转化为持久的市场口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