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特工程师懵了,中国车跑太快,老派玩法扛不住
作者:熙橙汽车网 发布时间:2025-11-21 18:02:28 阅读量:0

福特公司的工程师拆开特斯拉Model 3之后,发现里面的线束比自家Mustang Mach-E少了一公里多,这不只是节省电线的问题,而是特斯拉把很多分散的控制单元全都整合成一个核心系统,整个电气结构从复杂变得像神经网络一样简洁,福特的工程师自己也承认,他们从来没有设计过这样的系统,传统汽车厂商那种一步步改进、一点一点增加功能的方式,面对全新设计的竞争对手,反而变成了一种阻碍。

中国的电动车能够领先,并不是依靠什么特别神奇的技术,而是靠整个系统运行起来更高效,根据波士顿咨询的数据,2024年中国纯电车的销量已经占到总销量的27%,而美国市场只有8%,这么大的市场规模推动出一套非常高效的供应链体系,比如比亚迪自己就负责电池、电机和电控的研发生产,连芯片也不需要从外面买,设计和制造直接连在一起,省去了中间来回修改的时间,麦肯锡的报告也提到,中国的新造车企业从一个想法到新车上市,最快只要18个月就能完成,而福特和通用这些传统厂商通常需要三年以上,这背后依靠的是管理结构比较扁平,数字工具全程参与,还有那种随时在线调整程序的工作方式。

福特CEO吉姆·法利去年试用了小米SU7(图片|配置|询价)好几个月,最后公开表示真不想还回去,这话听起来有点意思,但反映出问题,SU7的车机响应很快,功能更新及时,与手机联动顺畅,福特自己的系统完全跟不上,更尴尬的是,福特Model E部门两年多亏损了120多亿元,而中国那些新造车企业,在差不多规模下早已开始盈利,软件这一块,传统汽车企业确实被消费电子公司拉开了距离。

福特工程师懵了,中国车跑太快,老派玩法扛不住-1

福特还在努力建设电池厂,想通过扩大规模来降低成本,但美国电动车市场只占整个市场的百分之五,这么多产能可能找不到足够的买家,虽然联邦补贴让2025年第三季度的销量有所好转,可福特CEO法利自己也承认,生产速度赶不上市场增长的速度,同时中国电动车的出口已经占到产量的两成以上,东南亚和拉美地区已经开始进行本地组装,高关税无法阻挡技术传播,越南和泰国的工厂仍然在使用来自中国供应链的零部件。

组织文化上的差距更加明显,福特工程师习惯保留冗余设计,保险丝和继电器都要准备备用线路,担心出现问题,中国团队则相信算法可以解决硬件的不确定性,例如小米SU7通过智能算法动态分配电力,减少了物理元件的使用,决策流程也有很大不同,福特修改线束方案需要经过七层审批,小鹏的软件工程师提出想法后,两周内就能上线实现,可以说福特在制造带轮子的计算机,而中国车企在打造能够移动的iPhone。

福特最近停掉了一些不赚钱的电动皮卡项目,集中力量去搞像Mustang Mach-E和F-150 Lightning这种有前景的车型,Model E部门依然独立核算,不用燃油车的利润来养它,逼着自己想办法生存下去,钱还在继续投入,只是不再到处撒钱,而是重点用在软件平台、电池集成、自动化生产线这些关键环节上,表面看像是往后退了一步,实际上是为了活下来再找机会往前冲。

说实话,这事不只是技术问题,老车企那套流程、思维、文化很难很快改过来,中国车企从第一天就按互联网节奏做事,用户反馈当天就能进入开发系统,这种速度不是多招几个人、多投点钱就能追上的,福特现在做了一些调整,算是清醒过来了,但能不能赶上还得看他们愿意不愿意彻底把自己打碎重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