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日产在中国市场的表现经历了显著的波动,其发展轨迹值得深思。从销量数据曾经的辉煌已逐渐远去,取而代之的是持续下滑的态势。新推出的电动车型又为其注入了新的希望,市场前景因此变得更为复杂多变。
从26年至25年的销量数据可以看出,日产在中国市场经历了一个典型的“高峰与低谷”周期。26年到28年,日产连续三年创造了超150万辆的销量纪录,28年更是达到了156.4万辆的历史峰值,占据中国乘用车市场5.7%的份额。这样的巅峰并未维持太久,在接下来的7年里,日产在中国的销量连年下滑。到了24年,其总销量已不足峰值的一半,仅为69.66万辆,市场份额也随之萎缩至2.8%。进入25年,销量继续低迷,仅在前9个月产生了45.71万辆的销售业绩,同比下滑8%。更令人担忧的是,这些颓势直接导致日产在25年上半年跌出了全球车企销量前十的位置。
细化至具体车型,变化同样明显。在28年的鼎盛时期,日产旗下共有4款车型在中国市场销量超过10万辆,轩逸、奇骏(图片|配置|询价)、逍客和天籁均位列其中,并成为其市场成功的重要支柱。其中,主打家用车市场的轩逸以463,634辆的成绩位居榜首。到了24年,销量超过5万辆的车型只剩下轩逸、逍客和天籁三款。其中,轩逸销量虽达342,680辆,但这主要归功于大幅降价的促销策略,显然难以从根本上稳定市场份额。
日产在中国市场销量走低的其全球销售表现也并不理想。多地市场业绩下滑直接反映在利润上的大幅缩水,甚至出现了季度亏损的状况。为了应对财务上的压力,日产被迫卖掉了旗下的总部大楼,以寻求现金流压力的纾解。这一标志性的举动,无疑为日产全球业务亮起了警示灯。

日产并非完全没有亮点。在中国市场,新能源汽车领域为其带来了一丝转机。其首款纯电动车型日产N7在25年上半年取得了半年累计销量超3.5万辆的成绩。作为一款合资品牌的纯电动车,N7现已成为当前市场上最受欢迎的纯电车型之一,并计划在未来出口至海外市场,这无疑为日产开拓国际市场创造了条件。有观点认为,纯电车的成功让人看到了日产未来的可能性,但单一车型的优势是否能够撬动整体市场,并助力日产成功转型,仍是一个尚待观察的问题。
作为曾经的日系“三强”之一,日产的衰落无疑值得深思。近几年,市场激烈竞争叠加电动车革命,对于传统车企形成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而日产能否通过转型与创新寻回昔日的荣耀,不仅取决于技术和产品的提升,还在于其对市场定位、消费者需求变化的敏锐把握。这场转型之战,也许将是日产能否重回领先位置的分水岭。
Copyright © 2025 熙橙汽车网
网站展示的汽车及品牌信息和数据,是基于互联网大数据及品牌方的公开信息,收集整理客观呈现,仅提供参考使用,不代表网站支持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