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买车就是买辆车,现在车企不光卖车,还提供各种服务,2025年初国家发布文件,强调汽车消费不能只关注新车补贴,要推动修车、二手车交易和智能服务发展,这不是小改动,而是整个行业的方向转变,大家意识到买车不再是终点,而是服务的开始。
有人提出,现在造车不只是拼发动机和底盘,还要看能不能建好服务网络,张永伟在内部会议上说得很直接,车做得再好,没有数字支持和服务配套,用户照样会离开,这和政府推动的“车路云一体化”试点也对得上,不是谁技术强就能赢,而是谁能够把服务串起来才能活下来。
享界S9最低售价:30.98万起图片参数配置询底价懂车分4.11懂车实测空间·性能等车友圈1.5万车友热议二手车23.98万起 | 223辆市场逼着大家改变,预计到2028年,汽车服务这块规模能到8万亿,快赶上造整车的收入了,但现在大部分服务还是老样子,换机油、买保险、修轮胎这些事,可现在的车不一样了,动不动就带自动驾驶,每开一公里生成的数据比手机一个月还多,4S店看不懂这些数据,保险公司算不清风险,维修厂也修不了芯片出的问题。
真正的智能服务不能只靠装个APP,而是需要重新建立规则,比如车辆如何认证身份,第三方服务商怎么接入,数据由谁管理,这些内容都还没写入现有法规,特斯拉和小鹏已经开始尝试,推出代客泊车收费和自动定损等功能,滴滴和美团也在利用出行数据反过来提供新服务,整个行业显得很热闹。

老玩家们并不接受这个变化,汽配商觉得汽车厂商自己搞服务是在抢他们的生意,保险公司还在按照人类驾驶的习惯来定价,完全没有考虑到自动驾驶的责任归属问题,有些城市的停车系统没有和车辆端打通,车能够自己找到车位,结果系统不允许停放,这种情况让人感到尴尬。
技术已经准备就绪,AI语音、远程诊断和云端调度都能正常使用,但标准尚未统一,责任划分不明确,数据传输涉及跨境问题,各地政策也存在差异,北京在推动保险创新,上海推行APP认证,然而两地措施互不认可,导致全国性服务商难以形成,这种情况并不简单,不是喊几句口号就能解决的事情。
Copyright © 2025 熙橙汽车网
网站展示的汽车及品牌信息和数据,是基于互联网大数据及品牌方的公开信息,收集整理客观呈现,仅提供参考使用,不代表网站支持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