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十年前,开豪车的人还多是“中年成功人士”,那么今天的中国豪车展厅里,你看到的可能是一群穿着潮牌、拿着iPhone、聊着AI与新能源的年轻面孔。
这不是错觉,而是趋势。林肯中国总裁贾鸣镝曾直言:“中国豪华车用户的平均年龄只有35岁,远低于欧美市场的55岁。”这意味着,中国的豪车用户比欧美年轻了整整一代人。
在中国,豪车不再只是身份的象征,更成为年轻人表达自我、享受生活、定义品味的方式。

过去的豪车消费,是“给别人看的”;现在的豪车消费,是“给自己开的”。
林肯的调研显示,如今的90后、95后豪车买家成长于数字化时代,他们崇尚科技,追求个性,对“豪华”的定义也发生了根本变化。

传统意义上的“豪车”,讲究外观大气、品牌威望、排量越大越显身份。而如今的年轻消费者,更在意驾乘体验、座舱氛围和科技质感。他们宁可多花几万元,选配一套更智能的中控系统,也不再执着于“车标”大小。

贾鸣镝提到一个有趣的变化:“过去的人希望邻居羡慕,现在的年轻人更希望自己舒服。”豪车的意义,正从“社会标签”转向“生活品质”。
二、保时捷的“年轻危机”,反而成了“年轻红利”2024年底,保时捷CEO奥博穆在发言中透露:保时捷在中国客户的平均年龄只有37岁,其中女性车主比例高达51%。这在全球范围内,几乎是“独一无二”的现象。
在欧美,保时捷车主往往是50岁以上、事业稳定、追求机械性能的男性;而在中国,保时捷成了都市女性独立、自信的象征。她们追求的不只是性能,而是生活态度。
有意思的是,中国保时捷车主的家庭年收入平均为300万元,但他们大多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富二代”或“老钱家族”,而是凭借新经济、新职业崛起的一代。
他们来自互联网、科技、金融、设计、短视频、自媒体等新兴行业,对生活品质有着极高要求,也乐于为“情绪价值”买单。
三、宝马:中国的年轻人,不只是更年轻,还“更懂车”宝马大中华区CEO高翔曾指出,中国消费者平均比欧洲消费者年轻约20岁。这让宝马在产品设计上必须“与时俱进”。
在中国市场,年轻人对车的关注点早已从“动力参数”转向“智能体验”。他们更在意车机系统是否流畅、语音助手是否聪明、氛围灯是否够炫、屏幕是否沉浸。对他们而言,汽车已经从“交通工具”变成了“移动生活空间”。
这正是为什么宝马、奔驰、奥迪纷纷加码智能座舱研发的原因。甚至连劳斯莱斯都在中国市场推出现代化语音系统和数字仪表盘,只为迎合年轻人的审美与习惯。
宝马iX最低售价:41.70万起最高降价:34.72万图片参数配置询底价懂车分4.18懂车实测空间·性能等车友圈9593车友热议二手车21.80万起 | 55辆四、B站白皮书:年轻一代买车,不只是早,还买得更好B站与央视市场研究发布的《2025年哔哩哔哩汽车行业白皮书》揭示了更深层的变化:中国人第一次买车的平均年龄已经降至 30.5岁,其中90后、00后已成为购车主力。
更令人意外的是,首购年龄提前至22岁,超四成直接选择20万元以上车型。他们不再循序渐进地“从经济型到豪华型”,而是直接起点更高。
这一代年轻人消费更理性,也更讲究体验感。他们不盲从品牌,却懂配置、懂性能、懂科技。过去需要“被教育”的消费者,如今正在“教育市场”。
五、中国豪车市场的下一场“革命”随着消费者年轻化,中国的豪车市场也在重塑。
品牌年轻化、数字体验升级、定制化设计、乃至“社交传播力”,都成为新的竞争焦点。在社交媒体时代,一款豪车不再只是“地位象征”,而是“人格延伸”。
年轻的中国消费者用豪车表达态度:低调,但不平庸;舒适,但有格调;懂科技,更懂生活。
这或许就是“中国式豪华”的新答案。
Copyright © 2025 熙橙汽车网
网站展示的汽车及品牌信息和数据,是基于互联网大数据及品牌方的公开信息,收集整理客观呈现,仅提供参考使用,不代表网站支持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