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换了新手机的李姐,上周终于不用对着“不可卸载”的预装购物APP犯愁了——点开设置里的应用管理,5个占内存的预装软件直接点“卸载”就没了。这不是手机厂商变良心,是2026年1月工信部的两条新规开始生效,直接管到了你的手机、汽车,连信息安全的“漏洞”都给堵上了。
第一条:手机预装软件“能卸了”,弹窗不能“自动跳”

之前买新手机,总能碰到一堆“钉死”在系统里的预装软件——购物、视频、浏览器占了小半内存,点“卸载”就显示“此应用为系统必要应用”。
2026年的新规直接划了红线:
- 所有非基础软件必须能卸:除了电话、短信、设置这些手机“刚需功能”,剩下的预装APP(哪怕是厂商自家的),都得给“卸载”按钮;
- 弹窗必须“手动同意”:APP的推送通知、权限请求(比如要定位、通讯录),不能默认“开启”,得你手动点“同意”才行。
李姐的新手机就是例子:之前卸不掉的5个购物APP,现在直接删了省出2G内存;连微信的推送通知,都是她自己选了“只收聊天提醒”,再也没见过广告弹窗。
第二条:汽车数据不能“随便传”,你的驾驶习惯不会再成“广告素材”
张先生开了半年的新能源车,之前总收到“附近4S店保养优惠”“你常走的路段加油站打折”这类精准广告——后来才知道,车机把他的实时位置、驾驶路线都传给了第三方广告平台。
新规把汽车数据的“出口”管死了:
- 敏感数据只给“必要的人”:汽车的实时位置、驾驶行为、车内语音这些数据,只能传给“服务必需的服务商”(比如导航数据给导航公司,充电数据给充电桩平台);要传给广告、营销类第三方,必须你单独点“授权”;
- 敏感数据不能“出境”:新能源车的电池数据、自动驾驶记录,不能传到国外服务器,避免数据泄露风险。
张先生按新规在车机“隐私设置”里关了“第三方数据共享”,现在连4S店的推销短信都少了大半。
这两条新规,其实是堵上“日常数据漏洞”
手机和汽车是你随身带的“数据仓库”——手机存着你的聊天记录、支付信息,汽车记着你的出行轨迹、家庭地址。之前这些数据常“被动泄露”,新规相当于把“数据控制权”还给了你:
- 手机不用再被迫装没用的软件,减少后台偷跑流量的风险;
- 汽车不会再悄悄把你的路线卖给广告商,避免“去哪都被盯着”。
2个实用操作,跟着新规避坑
1. 买新手机先查“卸载权”:打开“设置-应用管理”,看预装软件有没有“卸载”按钮;要是有软件标着“不可卸载”(非电话、短信类),直接打12381工信部投诉电话;
2. 用车先关“第三方共享”:在车机里找到“隐私/数据管理”,把“第三方数据共享”“营销信息推送”这两个开关都关掉。
这两条新规不是“麻烦事”,是实实在在帮你省内存、保隐私——不用等别人教,按这两步操作,直接享新规的好处。
Copyright © 2025 熙橙汽车网
网站展示的汽车及品牌信息和数据,是基于互联网大数据及品牌方的公开信息,收集整理客观呈现,仅提供参考使用,不代表网站支持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