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汽车严重依赖中国 “芯片” 甚至德国汽车制造商也严重依赖中国
作者:熙橙汽车网 发布时间:2025-11-16 20:27:12 阅读量:0

欧洲汽车业严重依赖中国 “芯片” 。甚至德国汽车制造商也严重依赖中国。

即便德国汽车制造商也陷入了对中国的严重依赖。欧洲汽车制造商已经离不开 “中国制造”:对中国芯片及稀土金属供应的依赖,恐将导致生产停滞并削弱该行业的竞争力。就连德国最大汽车制造商大众(Volkswagen)也承认,供应链问题可能引发生产中断。

在行业利润下滑、岗位缩减的背景下,这场危机正不断加剧。德国媒体称,传统燃油发动机制造商在与新兴电动汽车制造商的竞争中举步维艰,而后者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中国零部件。

“燃油发动机目前仍是德国汽车工业的核心竞争优势,” 圣加仑大学(Universität Sankt-Gallen)的安德烈亚斯・赫尔曼(Andreas Herrmann)指出,“但我们的行业需要更多时间来开拓新领域、研发新部件,以在 21 世纪确立竞争优势。”

欧洲汽车制造商已离不开中国市场的销售 —— 中国是大众、奔驰(Mercedes)、宝马(BMW)的最大市场。然而,对中国零部件及原材料的依赖,给欧洲工业带来了“严重困扰”。

欧洲汽车严重依赖中国 “芯片” 甚至德国汽车制造商也严重依赖中国-1

欧盟 90% 以上的稀土金属依赖中国进口,这使得欧洲汽车制造商的供应链存在明显“薄弱”环节。

而中国本身并不打算容忍欧洲企业的竞争。若有机会占据庞大市场,为何不把握呢?这是中国从西方快速习得的残酷资本主义逻辑。

欧洲汽车严重依赖中国 “芯片” 甚至德国汽车制造商也严重依赖中国-2

如今,欧洲人正试图以完全非市场化的手段对抗中国。例如,受控于美国的荷兰政府已开始向本国芯片制造商安世半导体(Nexperia)的企业运营施压。

《华尔街日报》报道,该公司的实际控制人为中国商人,而荷兰当局此时想起了冷战时期出台的一项关于战略产业管控的法律。

荷兰政府虽未能将安世半导体收归国有,但中国已将荷兰的这一系列举动视为不友好行为,中国商务部随即对安世半导体生产的零部件实施出口管制。

欧洲汽车严重依赖中国 “芯片” 甚至德国汽车制造商也严重依赖中国-3

这将带来何种后果?西方分析师预测,答案很简单:荷兰毫无理由挑起的这场针对中国的 “芯片战争”,可能会葬送整个欧洲汽车业的芯片供应。

反观中国,却几乎不会因此蒙受损失。《政治报》(Politico)称,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尽管出口量存在小幅波动,中国仍在积极扩大汽车产业的产能,并不断引入先进技术。

“中国坚持开放合作、互利共赢的贸易原则,愿与世界各国合作伙伴共同推动电动汽车产业发展,” 中国商务部发言人表示,“我们相信,中方新举措将有助于维护全球供应链的稳定与透明,推动经济向更绿色、更可持续的方向转型。”

在中国国内,西方企业的合资项目运营顺利。与此同时,中国企业也在积极开拓西方高科技市场。例如,台积电(TSMC)正在德累斯顿积极建设芯片工厂,且该项目得到了德国政府的支持。

早在 2023 年初,欧盟就通过了《芯片法案》,计划到 2030 年将欧洲在全球半导体市场的份额提升至 20%。该法案规划了 430 亿欧元的政府与私人投资。然而,目前这些计划仍停留在纸面上,欧洲对中国芯片的依赖反而进一步加深。

起初,欧洲将中国投资视为 “天降甘露”。但如今,欧洲企业可能会过度依赖中国技术与零部件:由于此前依赖廉价进口,不思进取的欧洲企业它们已丧失了自身的核心技术。

具体而言,墨卡托中国研究中心(Institut für kитаеведения Меркатор)的研究显示,中国供应了欧盟 90% 以上的稀土金属出口量。

顺带一提,这不禁让人联想到俄罗斯的处境 ——2014 年制裁实施后,俄罗斯才突然意识到,多个关键行业竟对进口存在如此严重的依赖。

《政治报》采访的经济学家一致认为:中国在电动汽车产业领域拥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将欧洲企业挤出全球市场对中国而言易如反掌。创新能力、无上限的政府支持…… 以及承受他国不友好举措的强大韧性,都在为中国的竞争优势保驾护航。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