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到 20 万级追求驾驶乐趣的豪华轿车,凯迪拉克 CT4 绝对绕不开。最近借着试驾的机会,我把这台 “后驱小钢炮” 摸得透透的,今天就聊聊真实感受。
先直奔核心 —— 驾驶质感,这才是 CT4 的灵魂。同级少见的纵置后驱布局不是噱头,车身配重接近 50:50,开起来明显比前驱车型灵活。2.0T 发动机能输出 237 马力,1500 转就能爆发出 350N・m 的扭矩,踩油门时推背感来得很直接,官方说 6.9 秒破百,实测也差不了多少。
最惊喜的是它的过弯表现,标配的 mLSD 限滑差速器很管用,过弯时能把动力往外侧后轮送,减少推头,这是前驱车型很难给到的乐趣。底盘调校也有讲究,双球节麦弗逊前悬加五连杆后悬,用了不少铝合金材质,簧下质量轻了 15%,过减速带时滤震干脆,不松散,兼顾了运动和日常代步的舒适。

操控说得差不多了,再聊聊颜值,毕竟年轻人选车都看眼缘。钻石切割线条还是那么有辨识度,LED 闪电日行灯白天看特别扎眼。掀背式车身,配合宽体轮眉,低趴姿态更明显。要是选 V 运动套件,熏黑尾灯和导流尾翼一装,运动那味儿立马就出来了。
坐进车内,之前被吐槽老气的内饰终于升级了,10.2 英寸中控屏加 12 英寸全液晶仪表的联屏设计,用了高通 8155 芯片,操作流畅多了,语音助手还能连续对话。大量皮质包裹配法式双缝线,摸上去质感在线,高配的 Moli 真皮座椅支撑性很好,长途开也不怎么累。
车内静谧性值得夸,ANC 主动降噪开着,高速上风噪胎噪都控制得不错,配上 BOSE 14 个喇叭的音响,听歌很舒服。不过有车主反馈 60km/h 以上胎噪会明显,可能和轮胎型号有关,这点试驾时可以留意下。

优点不少,但缺点也很明显,最让人纠结的就是空间。明明定位中型车,后排表现却像紧凑型轿车。我 178cm 的身高坐进去,头部几乎贴到车顶,腿也伸不太开。中间地台隆起快 12 厘米,坐三个人的话,中间那位得劈着腿,长途根本没法待,有车主调侃 “实用性堪比双门跑车”,这话不算夸张。
油耗也是绕不开的点。官方说 2.0T 版本 WLTC 油耗 7.36L,但实际市区开下来得 10-11L,还得加 95 号油,每月油费不算少。要是驾驶习惯激进点,油耗能到 12L 以上,对年轻人来说是笔不小的开支。

配置方面得看版本,中高配的 28T 豪华型性价比挺高,有座椅加热、360 影像,冬天开车不冻屁股,新手停车也方便。顶配还多了座椅按摩和 Brembo 刹车,跑山挺实用,但 18 寸薄胎过坑容易鼓包,换一条得 1500 多,市区开得小心。不过入门版连倒车影像都没有,这点确实不够厚道。
还有个小问题,低速跟车时 1-2 挡换挡有点顿挫,自动启停不能永久关闭,每次点火都得手动关,这点挺影响体验。保养的话,小保养一次大概 650-950 元,不算便宜,但前两次是免费的,能省点钱。
最后说句实在的,CT4 是台很 “个性” 的车。它的后驱操控、动力表现在同级别里少见,适合个人代步、喜欢开快车的年轻人。但现在新能源车型崛起,加上 CT5 价格下探,它的处境确实尴尬。如果是小家庭用车,后排空间绝对会让你后悔;但要是就图开着爽,不在乎后排,它真的值得去试驾体验下。
Copyright © 2025 熙橙汽车网
网站展示的汽车及品牌信息和数据,是基于互联网大数据及品牌方的公开信息,收集整理客观呈现,仅提供参考使用,不代表网站支持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