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新能源汽车市场高速发展,“终身质保”成为众多车企吸引消费者的金字招牌。然而,当一些车主真正需要服务时,却发现自己仿佛掉进了一个精心设计的陷阱。
一、天价电池击碎质保美梦
纯电动车的核心部件是电池,其成本可占据整车近40%。一旦过了厂家规定的质保年限,更换电池的费用惊人。有报道显示,一辆当年售价约15万元的电动车,电池更换报价高达8-9万元。而该车在二手市场的残值可能仅为4-5万元。

“换电池不如直接卖车”成为部分新能源车主的无奈选择。
二、“终身质保”条款藏玄机
所谓的“终身质保”,并非消费者理解的“整车免费保修一辈子”。仔细阅读条款,会发现诸多限制条件:
1. 首任车主专享:车辆一旦过户,终身质保即刻失效。这直接导致二手车估值大幅降低。
2. 全程4S店保养:必须严格按照厂家要求,在指定服务点进行保养,哪怕只是换个轮胎、雨刮器。任何一次在外面的维修记录,都可能成为拒保理由。
3. 易损件不包含:轮胎、刹车片、雨刮器等常规消耗品不在质保范围内,这本是行业惯例。但一些车企宣传时刻意模糊概念。
4. “非正常”损坏不赔:对于电池衰减,厂家通常设有“健康度”门槛,比如低于70%才予以更换。而如何判定是“正常衰减”还是“人为损坏”,解释权往往归厂家所有。
三、车企的盈利逻辑
有业内分析指出,车企推出“终身质保”是一种精明的商业策略。一方面,它有效提振了消费者购买信心,促进了销量。另一方面,通过严苛的条款,能将大多数车主“隔离”在质保门槛之外。数据显示,能够完全满足所有条件,最终享受到电池免费更换的车主比例极低。
四、消费者权益如何保障?
面对天花乱坠的营销话术,消费者务必保持清醒:
· 细读条款:签字前,逐字阅读质保协议,特别是免责条款和限定条件。
· 理性看待:“终身质保”是附加服务,不应成为购车的决定性因素。车辆本身的品质、安全性和续航能力才是核心。
· 了解成本:提前了解核心部件(如电池、电机)的市场更换价格,对车辆的长期使用成本有合理预估。
“终身质保”本应是给消费者的定心丸,不应异化为营销的噱头。新能源汽车行业的长远发展,依赖于诚信与技术突破,而非华而不实的承诺。对于车主而言,看清条款、明辨宣传,才是避免踩坑的最好方式。
Copyright © 2025 熙橙汽车网
网站展示的汽车及品牌信息和数据,是基于互联网大数据及品牌方的公开信息,收集整理客观呈现,仅提供参考使用,不代表网站支持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