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本田在东京车展亮相的Super-ONE(图片)原型车,突然意识到电动时代的玩法真的变了。这台方盒子K-Car造型的小车准备2026年量产,直接瞄准本田e退市后留下的市场空缺。但说实话,现在才来抢小型电动车市场,是不是已经错过了最佳时机?
从技术层面看,Super-ONE延续了本田e的后驱平台,但车身造型完全转向实用主义。205/45 R16的轮胎尺寸在小型电动车里算是大脚了,加上加宽轮拱设计,明显在暗示运动性能。按键式换挡和实体按键保留算是本田对用户体验的坚持,在这个全是触摸屏的时代反而成了特色。前排一体式座椅和蓝白黑内饰配色,瞄准的应该是年轻群体。
小型电动车市场正在经历剧烈分化。一边是五菱宏光MINI EV这种极致性价比的产品,一边是Smart精灵#1这类高端小型车。本田Super-ONE的定位很微妙,既要维持品牌溢价,又要在竞争最激烈的细分市场找生存空间。日本本土起价估计在200万日元左右,约合人民币9万元,这个价格在欧洲市场可能还有竞争力,但在中国市场恐怕很难掀起水花。
政策风向对这类小型电动车其实相当有利。全球主要市场都在推动城市友好型电动车,欧洲的排放法规、日本的补贴政策都在向这类车型倾斜。英国市场将其命名为Super-N单独推出,说明本田对右舵市场的重视程度。

但问题在于,2026年才量产是不是太晚了?到那个时候,比亚迪海豚、欧拉好猫这些车型已经迭代了三四轮,特斯拉传闻中的廉价车型也可能已经上市。本田在电动化转型上本来就慢了半拍,现在用三年时间推出一台小型电动车,这个研发周期在电动时代显得过于漫长。
更让人担心的是产品定位。方盒子造型确实个性,但空间利用率真的比得过传统两厢车吗?K-Car造型在日本本土很吃香,但在欧洲和亚洲其他市场,消费者是否买单还是个未知数。本田e当年叫好不叫座的教训还历历在目,那种为了设计牺牲实用性的做法,在平价电动车市场可能行不通。
业内人士都清楚,小型电动车才是真正考验车企成本控制能力的赛道。电池成本居高不下的情况下,如何在控制售价的同时保证利润,这是本田必须解决的难题。如果说豪华电动车可以靠品牌溢价生存,那小型电动车就必须在每一个细节上都精打细算。

现在看来,Super-ONE更像是对本田e失败的一次修正。放弃了复古圆润造型,转向更实用的方盒子设计;保留了后驱布局和运动元素,但明显更注重空间和功能性。这种转变本身就很说明问题——在电动时代,情怀终究要让位于实用。
不过最大的悬念还是价格。如果最终售价能控制在1.8万英镑以内,或许能在欧洲市场站稳脚跟;如果超过这个红线,很可能重蹈本田e的覆辙。毕竟在这个价位,消费者可选择的电动车已经越来越多了。

但话说回来,当所有车企都在追求更大续航、更智能配置的时候,本田坚持做驾驶乐趣的小型电动车,这种反其道而行的策略说不定能开辟新市场。只是2026年才量产这个时间点,留给本田的机会窗口真的不多了。
究竟这是本田在电动时代的绝地反击,还是又一款叫好不叫座的情怀之作?等2026年量产车上市,市场会给出最真实的答案。
Copyright © 2025 熙橙汽车网
网站展示的汽车及品牌信息和数据,是基于互联网大数据及品牌方的公开信息,收集整理客观呈现,仅提供参考使用,不代表网站支持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