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提车3个月、行驶2000公里的特斯拉Model Y真实车主,当初提车时因为不懂验车,差点忽略了车门异响和漆面划痕的问题,还好当场发现及时维权。结合自己的踩坑经历,以及50+位特斯拉车主的真实反馈、交付中心内部人士的私下建议,整理出这篇超详细的提车验车攻略。
提车不是“签字领车”那么简单,特斯拉作为纯电车型,很多电子功能和细节瑕疵容易被忽略,一旦签字确认,后续维权成本极高。这篇攻略从实际验车场景出发,用具体数据、真实体验替代空泛表述,15个关键步骤覆盖外观、内饰、功能、配件全维度,帮你避开“提车即自费维修”的坑,文末还有争议性话题互动,欢迎车主们留言补充!
一、验车环境:选对时间和地点,漆面瑕疵无所遁形
提车时一定要拒绝“夜间提车”“车库提车”!我当初预约的是下午2点提车,交付中心室外光线充足,才能清晰看到车身细节。

绕车检查时,建议距离车身1.5米远,从车头、车顶、车尾、车身侧面四个角度逐一审视,重点看这3点:
1. 漆面是否平整:用手轻轻抚摸车身(尤其是车门边缘、引擎盖接缝处),正常漆面光滑无颗粒感,我当时发现左后门有一处0.3cm的小点,疑似喷漆瑕疵,交付中心当场安排抛光处理;
2. 有无划痕和色差:近距离观察车身金属漆是否有阳光折射下的均匀光泽,前后保险杠与车身主体颜色是否一致(塑料保险杠和金属车身喷漆工艺不同,轻微色差正常,但明显色差需当场提出);
3. 玻璃是否完好:前挡风玻璃、侧窗、后挡风玻璃要仔细看有无细微裂纹、气泡或石子撞击的小点,我朋友提车时没注意,后来发现前挡有一道1cm的裂纹,4S店以“已签字确认”为由拒绝理赔,自费更换花了8000元。
实用提醒:如果交付中心只有车库车位,一定要让工作人员开车到室外验车,这是你的合法权益,无需不好意思!
二、后备箱螺丝:“上牌专用螺丝”缺一不可,普通螺丝千万别用
特斯拉的后备箱(Model 3(图片|配置|询价)/Y)牌照安装位有专属螺丝,这是很多准车主容易忽略的点!我提车时差点被交付人员忽悠用普通螺丝,还好提前做了功课。
重点检查:后备箱牌照安装孔旁边是否有一个小塑料袋,里面装着4颗“特斯拉专用上牌螺丝”(螺丝头部有特斯拉logo,长度约1.2cm)。因为特斯拉的后排螺丝孔深度只有0.8cm,普通牌照螺丝长度大多在2cm以上,强行拧入会穿透车漆,甚至损坏后备箱内部线路。
如果发现螺丝缺失,一定要当场让交付中心补发,不要接受“后续邮寄”的说法——我群里有位车主提车时没检查,后来上牌时发现螺丝缺失,再联系交付中心,对方要求自费购买,一颗螺丝就要50元!
三、随车配件:少一件都不行,应急装备关乎安全
特斯拉的随车配件不多,但每一件都很关键,提车时要打开前备箱( frunk )和后备箱盖板,逐项核对:
1. 前备箱:必须有1个拖车钩(黑色金属材质,长度约15cm,带螺纹接口),我提车时发现拖车钩被压在备胎下面,差点漏查;
2. 后备箱盖板下:红色应急救援包(里面有反光背心、三角警示牌、急救纱布、止血带),注意三角警示牌的支架是否完好,反光背心是否有破损;
3. 额外检查:充电枪收纳袋里是否有充电枪、充电线(长度约7.5米),Type-C充电线是否齐全(部分车型标配2根)。
真实案例:有位Model 3车主提车时没检查应急包,后来高速上遇到事故,想拿三角警示牌却发现缺失,被交警罚款200元,还耽误了事故处理。
四、车辆铭牌:生产日期越近越好,超过3个月要警惕
车辆铭牌在副驾驶车门下方,打开车门就能看到,上面标注了生产日期、车辆识别代号(VIN码)、整备质量等信息。
重点看生产日期:建议选择提车当月或前一个月生产的车型,我提的车是当月生产,车况全新;如果生产日期超过3个月,属于“库存车”,需要额外仔细检查:
1. 轮胎生产日期(轮胎侧面有4位数字,前两位是周数,后两位是年份,比如“2324”就是2024年第23周生产),库存车可能存在轮胎老化;
2. 电瓶状态:让交付人员用设备检测电瓶电压,正常电压应在12.5V-13.5V之间,低于12V可能是电瓶亏电;
3. 机油状态(针对有少量机油的车型):查看机油尺,机油应在上下限之间,且颜色清亮。
实用技巧:用手机拍下VIN码,通过“特斯拉官网-车主服务-VIN码查询”,可以核对车辆配置、生产信息是否与购车合同一致,避免被“调包”低配车型。
五、车门与车窗:测试3次以上,卡顿异响及时说
特斯拉的车门是电动吸合设计(部分车型),车窗是电动升降,提车时要反复测试,不要怕麻烦:
1. 车门测试:打开、关闭主驾、副驾、后排左右车门各3次,感受关门时是否有卡顿、异响,电动吸合是否顺畅(正常情况下,车门轻轻推到闭合位置,会自动吸合到位,无撞击声);我提车时主驾车门关闭时有轻微异响,交付人员调整了合页螺丝后解决;
2. 车窗测试:升降主驾、副驾车窗各5次,后排车窗各3次,重点看升降是否流畅,有无卡顿、异响,车窗关闭后是否密封严密(可以用一张纸巾夹在车窗缝里,关闭车窗后拉扯纸巾,有阻力说明密封良好);
3. 注意事项:特斯拉后排车窗设计为只能降1/3,这是正常现象(为了安全),但要确认下降过程中无卡顿,上升时能完全闭合。
避坑提醒:如果车窗升降时有“滋滋”声,可能是玻璃导轨有异物或润滑不足,当场让工作人员清理或加注润滑剂,不要等到后续异响加重。
六、电动座椅:所有调节功能都要试,细节决定体验
电动座椅是高频使用功能,提车时要逐项测试,避免后续出现调节失灵:
1. 主驾座椅:测试前后调节(行程约25cm)、高低调节(上下幅度约8cm)、靠背角度调节(从90度到120度)、腰部支撑调节(4向调节),每个功能反复操作2次,感受是否顺畅,有无卡顿、异响;
2. 副驾座椅:除了前后、高低、靠背调节,部分车型还有腿托调节,也要逐一测试;
3. 特殊检查:座椅加热功能(如果车型标配),打开加热开关,等待3分钟,感受座椅是否发热均匀(正常情况下,1分钟内开始发热,3分钟内达到设定温度)。
真实体验:我朋友提车时没测试腰部支撑,后来发现腰部支撑调节失灵,去售后维修花了1200元,还耽误了一周时间,所以提车时一定要耐心测试每一个功能。
七、顶棚与化妆镜:细节瑕疵最容易被忽略
顶棚和化妆镜属于“小细节”,但影响用车体验,提车时要仔细检查:
1. 顶棚:用手轻轻按压顶棚(尤其是前后排头顶位置),感受是否有松动、塌陷,查看顶棚布是否有划痕、污渍(我提车时发现顶棚靠近天窗位置有一处小污渍,交付中心用清洁剂当场清理干净);
2. 化妆镜:打开主驾、副驾化妆镜盖板,检查镜片是否完好(无裂纹、划痕),灯光是否正常亮起(打开盖板后灯光自动点亮,关闭后熄灭);
3. 天窗(如果车型标配):测试天窗开启、关闭功能,查看天窗密封胶条是否完好(无破损、变形),关闭天窗后,用矿泉水瓶在天窗边缘浇水,观察车内是否漏水(重点看天窗四周的排水孔是否通畅)。
避坑提醒:顶棚污渍、化妆镜裂纹这类小问题,交付中心当场就能处理,一旦签字离开,再返回处理会非常麻烦,甚至被要求自费。
八、网络与导航:联网不稳定,后续用车很闹心
特斯拉的车机系统依赖网络,提车时要现场测试,确保联网功能正常:
1. 车载Wi-Fi:连接手机热点或交付中心的Wi-Fi,测试网络速度(可以打开车机浏览器,加载一个网页,正常情况下3秒内加载完成),查看Wi-Fi连接是否稳定(持续10分钟不中断);
2. 导航功能:输入一个常用目的地(比如家、公司),测试地图定位是否准确(误差不超过5米),导航语音是否清晰,路线规划是否合理;
3. 额外测试:车机系统更新功能,查看是否有可用更新,测试更新下载速度(正常情况下,100MB的更新文件下载时间不超过5分钟),避免车机系统版本过旧,影响功能使用。
真实案例:有位Model Y车主提车时没测试导航,后来发现导航定位偏差很大,去售后检查发现是GPS模块故障,维修花了3000元,还耽误了半个月用车。
九、摄像头功能:7个摄像头逐一测试,关乎自动驾驶安全
特斯拉的自动驾驶功能(Autopilot)依赖7个摄像头,提车时要逐一测试,确保无故障:
1. 测试路径:打开车机“服务”选项,找到“摄像头预览”,进入后可以看到7个摄像头的实时画面(前视摄像头、左右侧视摄像头、左右后视摄像头、车内摄像头);
2. 检查要点:每个摄像头的画面是否清晰(无模糊、噪点),有无黑屏、延迟(画面延迟不超过0.5秒),摄像头角度是否正常(比如前视摄像头应正对前方,无偏移);
3. 特殊测试:在光线较暗的地方(比如车库),测试摄像头的夜视功能,确保画面依然清晰,无严重噪点。
重要提醒:摄像头故障会直接影响自动驾驶功能的使用,提车时如果发现任何一个摄像头异常,一定要当场要求维修或更换,不要抱有“后续不常用自动驾驶”的侥幸心理。
十、行车记录仪:U盘插入+录制测试,关键时刻能维权
特斯拉的行车记录仪是车机自带功能,但需要插入U盘才能使用,提车时要重点测试:
1. U盘准备:建议提前自备高速U盘(USB 3.0接口,容量至少32GB,读写速度不低于100MB/s),提车时当场插入前备箱的USB接口;
2. 功能测试:打开车机“安全”选项,开启行车记录仪功能,测试录制是否正常(可以在车机上查看录制的视频,画面应清晰,无卡顿、跳帧);
3. 存储测试:录制10分钟视频后,查看U盘存储是否正常,避免U盘格式不兼容或接口故障。
实用技巧:提车时如果忘记带U盘,可以让交付中心用测试U盘临时测试,确认功能正常后,后续再自行更换U盘;另外,行车记录仪的视频会自动覆盖旧视频,建议定期备份重要视频。
十一、氛围灯:颜色切换同步,无频闪才合格
特斯拉的氛围灯是内饰亮点,提车时要测试颜色切换和亮度调节:
1. 颜色切换:打开车机“灯光”选项,选择氛围灯颜色(支持128种颜色调节),测试颜色切换是否同步(仪表与中控台的氛围灯应同时变色,无延迟);
2. 亮度调节:调节氛围灯亮度(从最暗到最亮),查看是否有频闪、亮度不均的情况;
3. 特殊测试:在不同光线环境下(白天、晚上)测试氛围灯,确保晚上亮度不刺眼,白天能清晰看到颜色。
真实体验:我提车时发现氛围灯在切换红色和蓝色时,中控台有轻微延迟,交付人员重启车机后解决,所以遇到问题不要慌,先让工作人员排查简单故障。
十二、中控屏:坏点、划痕、触控失灵,当场排查
中控屏是特斯拉的“核心控制区”,一旦出现问题,影响所有功能使用,提车时要仔细检查:
1. 坏点测试:打开车机“设置-显示-屏幕清洁模式”,此时屏幕会变成纯白色,仔细查看屏幕上是否有黑色、红色等异常小点(坏点),正常情况下屏幕应无任何坏点;
2. 划痕检查:在光线充足的地方,倾斜屏幕角度,查看屏幕表面是否有划痕(尤其是屏幕边缘),我提车时发现屏幕有一道细微划痕,交付中心当场更换了屏幕保护膜;
3. 触控测试:用手指逐一点击屏幕上的图标(比如空调、导航、音乐),测试触控是否灵敏(点击后应立即响应,无延迟、无误触),滑动屏幕测试流畅度(无卡顿);
4. 特殊测试:测试屏幕亮度调节(从最暗到最亮)、屏幕旋转(部分车型支持),确保功能正常。
避坑提醒:中控屏坏点、划痕属于质量问题,提车时一定要当场指出,要求更换屏幕或维修,不要相信“后续可以免费更换”的口头承诺,务必写在提车确认单上。
十三、空调功能:冷热风+异味+异响,三项都要测
空调是用车高频功能,尤其是夏天和冬天,提车时要全面测试:
1. 冷风测试:打开空调,设置温度为16℃,风量调至最大(10档),等待5分钟,感受出风口是否出冷风(正常情况下,出风口温度应低于10℃),查看制冷效果是否均匀(前后排出风口温度一致);
2. 热风测试:设置温度为30℃,风量调至最大,等待5分钟,感受出风口是否出热风(正常情况下,出风口温度应高于40℃),测试座椅加热、方向盘加热(如果车型标配)是否正常;
3. 异味检查:空调开启后,闻出风口是否有刺鼻异味(比如塑料味、霉味),正常情况下只有轻微的新车气味,刺鼻异味可能是空调滤芯不合格或空调系统有污染;
4. 异响检查:空调开启后,听空调压缩机是否有异常异响(比如“嗡嗡”声、“哒哒”声),正常情况下只有轻微的风声。
真实案例:有位Model 3车主提车时没测试空调,后来发现制冷效果差,去售后检查发现是空调压缩机故障,维修花了5000元,所以提车时一定要耐心等待,测试空调效果。
十四、充电接口:无线+Type-C,一个都不能少
特斯拉的充电接口包括无线充电板和Type-C接口,提车时要逐一测试:
1. 无线充电:将支持无线充电的手机放在中控屏下方的无线充电板上,查看手机是否显示正在充电(正常情况下,充电功率应在15W左右),测试充电是否稳定(持续10分钟不中断);
2. Type-C接口:特斯拉标配3个Type-C接口(前备箱1个,后排2个),用手机和Type-C数据线逐一测试:
◦ 供电功能:连接手机后,查看手机是否正在充电;
◦ 传输功能:将手机里的视频、照片通过数据线传输到车机,测试传输速度是否正常(正常情况下,1GB的视频传输时间不超过1分钟);
3. 充电枪测试:将充电枪插入车辆充电接口,测试充电是否正常(车机应显示正在充电,充电功率符合车型标注),查看充电接口是否有松动、发热情况。
实用提醒:如果无线充电或Type-C接口无法使用,可能是接口故障或车机设置问题,当场让工作人员排查,不要等到后续需要使用时才发现问题。
十五、整车灯光:所有灯光都要测,安全第一
灯光是行车安全的关键,提车时要让交付人员协助,逐一测试所有灯光:
1. 近光灯、远光灯:打开近光灯,查看灯光是否明亮、照射角度是否正常(近光灯照射距离约30米,远光灯照射距离约100米);
2. 转向灯、双闪灯:测试左右转向灯是否闪烁正常(频率约1次/秒),双闪灯是否同步闪烁;
3. 刹车灯、倒车灯:踩下刹车,让工作人员查看刹车灯是否亮起(前后刹车灯都要亮),挂倒挡,查看倒车灯是否亮起(亮度足够,照射距离约5米);
4. 雾灯、示宽灯:打开雾灯、示宽灯,查看是否正常亮起,灯光颜色是否符合规范(雾灯为黄色,示宽灯为白色);
5. 车内灯光:测试车内阅读灯、氛围灯、迎宾灯是否正常亮起、熄灭(比如打开车门时迎宾灯自动亮起,关闭车门后自动熄灭)。
避坑提醒:刹车灯、转向灯故障是常见问题,提车时一定要让工作人员站在车后、车侧协助检查,避免后续上路被交警罚款。
争议话题:特斯拉提车“短时间验车”合理吗?车主该如何维权?
相信很多准车主都遇到过这种情况:交付中心工作人员催促“快点签字,后面还有客户”,导致验车时间不足30分钟,很多细节来不及检查。
作为真实车主,我认为:提车验车是车主的合法权益,交付中心无权催促,正常验车时间应不少于1.5小时。如果遇到工作人员催促,可以直接表明“需要足够时间验车,有问题当场解决,
Model 3最低售价:23.55万起图片参数配置询底价懂车分4.02懂车实测空间·性能等车友圈35万车友热议二手车1.00万起 | 1390辆Copyright © 2025 熙橙汽车网
网站展示的汽车及品牌信息和数据,是基于互联网大数据及品牌方的公开信息,收集整理客观呈现,仅提供参考使用,不代表网站支持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