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特斯拉Model S(图片|配置|询价)在2012年横空出世时,它带来的不仅是电动汽车的革命,还有一系列被后来者争相模仿的设计语言:玻璃天幕、全触控大屏、隐藏式门把手。这些设计本意是追求极简与未来感,但十年过去,它们却成了许多车主的"痛点"。
玻璃天幕让车内视野开阔,却也带来了夏日暴晒的困扰。触控大屏取代物理按键,看似科技感十足,却让驾驶员在行驶中不得不频繁转移视线。隐藏式门把手在视觉上更简洁,但在紧急情况下,用户可能连车门都打不开。

这些设计并非没有优点。玻璃天幕能增加头部空间,触控大屏可以集成更多功能,隐藏式门把手则有助于降低风阻。但问题在于,车企在追求"未来感"的同时,往往忽略了用户体验。
例如,某些车型的空调调节功能被深埋在触控屏的多级菜单中,驾驶员必须分心操作。更有甚者,部分车企为了节省成本,将车窗控制按钮从四个缩减为两个,甚至让一个按钮承担多个功能,让用户在实际使用中手忙脚乱。
隐藏式门把手的设计更是五花八门。有的需要按压,有的需要滑动,有的甚至需要特定的手势才能触发。在紧急情况下,这样的设计可能成为安全隐患。

值得庆幸的是,监管机构已经开始关注这些问题。欧洲新车安全评鉴协会(E-NCAP)宣布,从2026年起,新车必须为关键功能配备实体按键,否则无法获得五星评级。中国工信部也在征求意见,计划禁止隐藏式外门把手的设计。
未来,电动车设计或许会走向折中方案:保留触控大屏的便利性,但为高频功能配备实体按键;采用电动门把手提升科技感,但确保机械应急装置的存在。毕竟,真正的智能设计,应该以用户的安全和便利为前提,而非一味追求"未来感"。

Copyright © 2025 熙橙汽车网
网站展示的汽车及品牌信息和数据,是基于互联网大数据及品牌方的公开信息,收集整理客观呈现,仅提供参考使用,不代表网站支持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