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三点的郑开大道上,数百辆摩托车轰鸣驶过,车灯划破夜幕,这群年轻人高喊着“青春没有售价,一路向东出发”!这是当下中国最火的旅行方式——摩旅热的真实写照。
今年以来,摩托车旅行以惊人速度席卷全国。从西藏到新疆,从楠溪江到海南岛,公路上随处可见全副武装的摩托车骑手。数据显示,2025年国内中大排量摩托车内销渗透率已达10.7%,主要用于摩旅等娱乐场景,而这个数字在五年前还不足3%。

每个周末的清晨,城市周边的山路上总会聚集着大批摩托车爱好者。他们不再满足于周末“跑山”,而是开始规划更长的线路。
“三天小长假,我能从上海跑到武汉,一路看看风景,比坐高铁有意思多了。” 一位摩友在社交媒体上分享道。
摩托车租赁市场随之火爆。根据行业报告,2025年中国摩托车租赁及旅游市场规模已达数百亿元,且增长迅猛。在丽江、成都、西宁等旅游城市,摩托车租赁店铺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为游客提供从基础踏板到专业ADV探险车的多种选择。

社交平台上,摩托车旅行相关内容呈现爆炸式增长。2024年摩托车相关视频播放量同比增长200%,摩托车话题在短视频平台播放量高达515亿次。这些数字背后,是越来越多人对摩托车旅行生活方式的认同与追逐。
02 深度解谜:摩旅爆红的五大真相① 自由感,汽车给不了
“坐在汽车里,你只是被局限在一个小空间里的观众,而骑在摩托车上,框框就消失了。”一位摩托车旅行爱好者如此描述。

摩托车旅行提供的沉浸式体验是其他交通方式难以比拟的。你直接感受到阳光、风声和气温变化,能随时停下来欣赏田野上的稻草人、路边破旧的小卖部,或是晚霞中玩得忘了回家的孩子们。这种与自然零距离的接触,形成了摩旅独特的魅力。
② 社交价值,连接你我他
摩托车不再只是交通工具,更是社交货币。2025年,70%的摩托车消费者已拥有汽车,他们购买摩托车的动机多为“补充出行”或“娱乐需求”。
摩托车圈层形成了强烈的身份认同。“骑上摩托车,陌生人瞬间变朋友。” 一位摩友这样形容。车友们组织俱乐部,一起规划路线,分享骑行经验,形成了紧密的社群网络。
③ 解压神器,让人更快乐
研究表明,骑行摩托车对心理健康有显著好处。神经科学人类行为研究所的实验发现,骑行20分钟后,摩托车骑士的压力荷尔蒙(皮质醇)水平比汽车驾驶员低约28%。
心理专家解释,骑摩托车需要全神贯注,这种专注能让人们暂时从工作和家庭压力中抽离。就像为心灵打开了排水管,让压力不断释放,而不至于满溢。
④ 逃离现实的完美借口
摩旅提供了一种合法的“逃离”——从日常角色和责任中暂时解脱。法国学者凯卢瓦认为,这种即兴与欢乐是游戏强大的原动力。
“骑摩托车时,我不再是程序员、丈夫或父亲,我只是一个追风的人。” 一位中年摩友感慨道。这种短暂的身份转换,对承受各种压力的现代人来说极具吸引力。
⑤ 性价比之选,入门门槛降低
随着国产摩托车品牌的崛起,摩托旅行门槛大幅降低。1万元以下的摩托车车型多达1055款,覆盖各种品类。同时,摩托车装备市场也快速增长,2022年第一季度,天猫摩托车行业整体成交额同比增长超过20%。
03 人物故事:他们为何走上摩旅之路70后黄国文:一人一骑,自在摩旅
70后的黄国文在永嘉瓯北经营一家摩托车店,11岁就开始学习修理自行车,后来转向摩托车维修。
“第一次去西藏,很多山区路段还很泥泞,有时开完一段路,一身的泥。” 黄国文回忆2004年第一次骑摩托车去西藏的经历。对他而言,摩托车是最忠实的旅途伙伴:“发动机一关,安静得不得了,心也非常平静;发动机一开,又是满满的安全感,继续踏上旅途。”
刚退休的余继波:理想座驾,热血余生
今年刚退休的余继波很快适应了生活状态的转换。他从交警大队退休,现在把摩托车旅行作为退休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骑摩托车跟开车的感觉不一样,风直扑扑地呼在脸上,给人一种在路上很真切的实感。” 余继波说。今年年初,他和桥头几位摩友一起去了趟海南,一行人各个年龄段的都有,从60后到00后。在他看来,喜欢开摩托车没有年龄限制。
04 产业崛起:摩旅经济蓬勃发展摩托车旅行的流行,带动了完整的产业链发展。从摩托车销售、装备制造到旅行服务,摩旅经济已然成型。
摩旅装备市场快速增长。2025年,中国摩旅装备市场销售收入已达到可观规模,预计未来几年将保持稳定增长。头盔、手套、护具、专业骑行服等装备销量大幅提升。
摩托车本身也在不断升级。国产品牌通过引进电喷系统、ABS/TCS等电控技术,大幅改善了摩托车的噪音与排放问题。智能化配置如TFT仪表、车机互联、快充接口等也逐渐普及,满足了年轻用户对科技体验的需求。
摩托车周边服务如维修、保险、导航专用软件等应运而生,形成完整的生态系统。甚至一些地方的咖啡馆、民宿也主动打造为机车驿站和热门打卡点,拥抱摩旅经济。
05 未来展望:摩旅热潮将走向何方随着社会发展和政策放宽,摩托车旅行市场前景广阔。行业预测,2025-2035年国内摩托车市场将呈现 “高端化、电动化、圈层化” 三大趋势。
电动摩托车正在崛起。雅迪等品牌加速布局高性能电摩,续航与充电技术持续突破。这将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燃油摩托车的排放和噪音问题,使摩旅更加环保。
政策环境也在改善。近年来,多地禁摩政策逐步放宽。2025年黑龙江等省份已允许摩托车上高速,释放了消费潜力。同时,13年报废政策也有望调整,这将进一步促进摩托车市场发展。
摩托车文化逐渐成熟。从单纯的追求速度与激情,到更加注重安全、稳定的骑行乐趣,反映了摩托车文化的深化。正如黄国文所观察:“可能一开始吸引他们的是那种速度和激情,我也经历过这个阶段,但是真正接触摩托车以后会发现,安全、稳定的骑行里有更长久的快乐。”
摩旅热的背后,是现代人在高度规范化的社会中,对自由和自我的强烈渴望。 一位资深摩友道出了真相:“四轮承载肉体,两轮承载灵魂。”
(温馨提示:摩旅虽好,安全第一!出行前请检查车况,佩戴合格护具,遵守交通规则,绝不超速行驶。)
Copyright © 2025 熙橙汽车网
网站展示的汽车及品牌信息和数据,是基于互联网大数据及品牌方的公开信息,收集整理客观呈现,仅提供参考使用,不代表网站支持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