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万元,能买到一辆怎样的混动家轿?是满足于“够用”的基准线,还是能触及“体验优越”的价值高地?吉利银河A7与荣威M7 DMH的相继登场,让这个细分市场的竞争陡然升级,从简单的参数比拼,进入了技术底蕴与用户体验的深层较量。
近期,就有汽车媒体对两车进行了一场从北京到哈尔滨超千公里的极限实测。当两台车驶过严寒下的高速、颠簸的国道,经历充能、智控与舒适性的全面检验后,我们发现,看似势均力敌的对手,在关乎日常体验的核心维度上,呈现出清晰的“分水岭”。荣威M7 DMH无论在底盘、座椅、智舱还是静谧性的体验上,都更具系统性优势,展现出更为成熟和体贴的产品内涵。
底盘较量:机械素质与智能预判的代差

底盘,是车辆性格的基石。尽管荣威M7 DMH与银河A7都采用了前麦弗逊、后四连杆的悬挂结构,但两者的执行理念和最终呈现的滤震品质,却走上了不同的道路。
银河A7的底盘体现了传统的优化逻辑。它通过采用大尺寸衬套和铝制转向节,致力于减轻簧下质量,提升底盘响应速度。在实际道路体验中,这套悬挂应对单一颠簸时表现干脆,但在连续起伏路面或高速通过坑洼时,车身仍会出现些许多余的纵向晃动和余振,传递到乘客身体的是一种较为直接、略带生硬的路感。
荣威M7 DMH则引入了一套更高维的解决方案——同级唯一的mCDC动态阻尼悬挂系统。这套系统的核心在于“动态”二字,它能够以每秒200次的频率实时扫描路面并调节阻尼力。这不再是出厂即固定的“一锤子买卖”,而是根据路况瞬息万变的“主动适应”。
实测中一个经典的“水杯测试”场景,将这种差异可视化。在两台车的前后翼子板各固定四杯等量水后,以5km/h的时速通过同一段精心设置的颠簸路。结果清晰可见:银河A7车上的水杯,水位晃动幅度更为剧烈;而荣威M7 DMH车上的水杯,水面虽也起伏,但更为平稳,最终剩余水量更多。这直观地印证了mCDC悬挂在抑制车身俯仰和侧倾方面的卓越能力,其对于提升乘坐舒适性和稳定性的价值,不言而喻。
此外,荣威M7 DMH的底盘还预留了更高阶的“智慧”——它能通过OTA升级AI路面预瞄功能。该系统通过前置摄像头提前15米识别前方路况,主动调整悬挂阻尼,实现“颠簸未至,悬挂已备”的预判式舒适。这种由“被动响应”到“主动预判”的跨越,让荣威M7 DMH的底盘获得了新华社与中汽信科联合颁发的行业首个《AI智控底盘舒适认证》,其技术先进性与可靠性获得了“双国家队”的权威背书。
座椅体验:从“乘坐”到“享受”的全场景升华
在日常用车中,座椅是用户感知最直接、最持久的部件。它早已超越了“坐垫”的功能范畴,进化成为衡量一款家轿是否真正理解用户需求的关键尺度。银河A7的座椅采用了10层结构设计,并使用了慢回弹记忆海绵,旨在提供均衡的支撑与包覆感。就其本身而言,这是一份合格的“标准答案”,能满足大多数用户的基础舒适需求。
然而,荣威M7 DMH则提交了一份着眼于“全场景舒适”的升维答卷。首先在材质上,其慕斯舒压座椅的表层采用了与享界S9同款的UltraTouch极触材质,触感亲肤且易于打理;内部填充则使用了GL8世纪二排同款的Surflex®高慢回弹海绵。这种组合不仅在初次接触时能提供高级的柔软质感,更能在长途行驶中提供持续而均匀的支撑,有效缓解疲劳感。
而真正让荣威M7 DMH在座椅功能上建立绝对优势的,是同级唯一的“全景沙发躺椅”。通过语音、椅背按键或门板按键一键操作,其副驾座椅可以完全向前放平,与后排座椅连接,形成一个无缝的、带腿托和脚托的休憩空间。这不仅是一个“小憩模式”,更是一个颠覆性的座舱空间解决方案:它让前排视野与后排空间贯通,为孩子提供了游玩的天地,为长辈创造了不憋闷、不累脚的尊享座位,也为驾驶者提供了一个真正能舒展身心的“移动休息室”。
在舒适配置的广度上,荣威M7 DMH还展现出更多诚意。它标配了前后排座椅加热与方向盘加热,在北方寒冷的冬季,这份温暖是全覆盖的。反观银河A7,后排加热的缺失让其在配置的普惠性上稍逊一筹。
智能座舱:从“执行命令”到“感知情绪”的交互革命
当智能座舱成为汽车的“第二客厅”,其交互的智慧程度,直接决定了用车生活的品质。荣威M7 DMH与银河A7在此领域的差距,已然是“功能机”与“智能机”在思维方式上的本质不同。
银河A7搭载的FlymeAuto系统,界面流畅,能够识别并执行“打开车窗”、“调低空调”等明确的语音指令。它的工作逻辑是准确执行用户发出的、具体的命令,像一个反应迅捷的助手。但当面对“我有点累了”这样模糊的、场景化的表达时,它的理解能力就显得捉襟见肘,无法将指令转化为一系列联动的舒适性操作。
荣威M7 DMH则是全球首发搭载了豆包深度思考大模型,重新定义了人车交互。它不再仅仅是一个工具,而是一个具备深度思考、模糊语义理解、记忆贯穿和复杂车控能力的AI伙伴。在实测中,这一能力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当驾驶者说出“我有点累了”,系统经过短暂的推理分析,理解到用户此刻需要的是放松。于是,它自动调低了空调温度、开启了座椅通风,并播放起舒缓的音乐——一整套围绕“放松”场景的服务主动呈现,而非等待一个个零散的命令。这种“心有灵犀”的体验,极大提升了智舱交互的“人情味”和高级感。
豆包大模型的“汽车大师”功能,还能在用户遇到车辆异常情况时,通过读取车端仪表盘的实时状态信号,为用户给出精准、专业的解释。而银河A7的处理方式则是进行网络搜索,反馈的是通用知识而非本车的实时状态。这背后的支撑,是荣威M7 DMH接入了超过350项车端状态信号,让AI真正“懂车本身”。
在硬件底层,荣威M7 DMH采用的是高通骁龙8155芯片,在GPU和CPU算力上均领先于银河A7的龍鹰一号芯片,为复杂的AI运算和流畅的多任务处理提供了坚实基础。配合15.6英寸的2.5K超清大屏,无论是视觉呈现还是操作跟手度,都确保了顶级的交互质感。配合上兼容几乎所有手机品牌的手车互联功能,实现全量APP上车和应用无缝流转功能,让用户告别车内手机依赖症。
全域静谧性:混动时代衡量车辆高级感的标尺
对于混动车型而言,没有了发动机的持续轰鸣,底盘的胎噪、路噪和风噪就变得尤为突出。静谧性,是衡量其高级感的关键指标。在这场对比中,荣威M7 DMH展现了系统工程的优势。其mCDC悬挂在过滤震动的同时,也有效降低了来自路面的结构噪音。更重要的是,其混动系统采用的P1电机同轴布局设计,优化了一组传动机构,不仅提升了传动效率,更从源头降低了机械运转的噪音。
在100km/h时速下,荣威M7 DMH的前排噪音仅为62.6分贝;即便时速提升至120km/h,噪音也控制在67分贝。作为对比,银河A7在相同条件下的成绩分别为66.4分贝和68.4分贝。这几个分贝的差距,在长途旅行中会被显著放大,直接转化为驾乘者听觉疲劳程度的差异。荣威M7 DMH为用户营造了一个更宁静、更利于沟通和休息的座舱环境。
价值升维:同级最长的纯电续航与最具诚意的终身保障
在用户更为关心的经济性和保障性等核心利益点上,荣威M7 DMH同样展现出十足诚意。首先,荣威M7 DMH全系标配160km CLTC纯电续航,这意味着用户可以用更便宜的电代替更贵的油完成一周通勤。而银河A7的低配版纯电续航仅为70km,选择150km版本还要额外增加1.6万元预算,对比下来显得就没那么“亲民”了。
在品质保障上,荣威M7 DMH还提供行业唯一五大件终身质保(涵盖发动机、变速箱及三电系统),并附加零自燃终身保障。这份承诺彻底扫清了用户对于混动系统长期可靠性的疑虑,让每一次出行都更有底气。银河A7则是只提供三电终身质保(有里程限制)及整车6年/15万公里质保。
结语
经过千公里严苛实测的洗礼,银河A7显然是一款没有明显短板的“水桶车”,但在追求极致用户体验的维度上,显得中规中矩。荣威M7 DMH凭借mCDC动态悬挂、全景沙发躺椅、豆包深度思考大模型、全域静谧性,以及超长纯电续航和五大件终身质保,为用户构建了一个安心的、立体化的价值体验闭环。如果你追求的不仅仅是从A点到B点的交通工具,而是一个能提升全家出行品质、懂你所需、让你安心托付的移动之家,那么“十万级混动性价比之王”荣威M7 DMH无疑是更超值、更合适的选择。
Copyright © 2025 熙橙汽车网
网站展示的汽车及品牌信息和数据,是基于互联网大数据及品牌方的公开信息,收集整理客观呈现,仅提供参考使用,不代表网站支持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