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翻看工信部发布的最新数据,2024年国内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已经突破40%,越来越多的家庭把买车目标锁定在新能源车。但随之而来的是一个更纠结的问题:同一款车,低配和高配差价少则几万,多则十几万,到底该怎么选?上周陪堂哥去提车,他就在某品牌新能源轿车的低配和高配之间犹豫了整整一下午,销售一个劲推荐高配:“多花3万,能有智能驾驶辅助、全景天幕、座椅通风,还有更大的电池续航,一步到位多省心!”但堂哥犯了难:“这些配置我真的能用得上吗?会不会花了钱却成了摆设?”其实不管是买新能源车还是燃油车,选低配还是高配都没有绝对答案,关键要结合政策导向、用车需求和性价比来判断,今天我就用亲身经历和行业见闻,给大家把其中的门道拆透。
首先,我们得结合当前的汽车消费政策来看。现在国家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很多城市对新能源车的补贴、上牌政策都有倾斜,但这些政策大多和车辆的核心配置挂钩,而非舒适性配置。比如,新能源汽车的购车补贴通常依据续航里程、电池能量密度来定,和是否有全景天窗、真皮座椅无关;而免购置税政策也是针对车辆本身,不区分高低配。这就意味着,如果你买新能源车是为了享受政策优惠,那么没必要为了舒适性配置多花几万块选高配,只要核心的续航、电池配置能满足政策要求,低配车同样能享受所有福利。我邻居小王去年买新能源车,原本纠结高配和低配,后来发现两者都能享受免购置税和地方补贴,最终选了低配,省下来的2万多块钱不仅够他加一年的电费,还额外加装了更实用的行车记录仪和全车隔音,用车体验一点没打折。

从用车需求来看,不同人群的选择差异非常大。如果你是经常跑长途的商务人士,那么高配车的一些配置确实能提升幸福感和安全性。比如智能驾驶辅助系统,包含自适应巡航、车道保持、主动刹车等功能,跑高速时设置好速度和跟车距离,车辆能自动调整,大大减轻长途驾驶的疲劳;而更大容量的电池和更长的续航里程,也能避免频繁充电的麻烦。我一个做建材生意的朋友,经常往返于不同城市,他买的就是新能源车高配版,他说:“每次跑高速,智能驾驶辅助能帮我分担不少,而且长续航让我不用在半路找充电桩,节省了很多时间。”另外,对于有老人和小孩的家庭来说,座椅加热/通风、后排独立空调、电动尾门这些配置也很实用,冬天不用怕座椅凉,夏天不用怕后排闷热,电动尾门也能避免搬东西时的不便。

但对于大多数市区代步的普通消费者来说,高配车的很多配置其实都是“华而不实”的。比如全景天幕,虽然看着通透,但夏天暴晒后车内温度会比普通天窗高好几度,不仅影响舒适性,还会增加空调能耗,导致续航下降;而且全景天幕的密封胶条老化后容易漏水,维修一次就得几千块。再比如智能驾驶辅助系统中的一些高阶功能,在市区拥堵路况下基本用不上,反而因为系统灵敏度问题可能带来安全隐患。我自己的车就是新能源车低配版,日常主要用于上下班代步,单程也就10公里左右,低配车的基础配置完全够用。提车后我花了1500块加装了高清倒车影像和行车记录仪,花500块加装了座椅加热,总共才花2000块,就满足了我的核心需求,比直接买高配省了3万多,这些钱用来充电、保养,够我用好几年。

从性价比角度来看,低配车往往更值得选。很多车企的高低配车型,核心三大件(电池、电机、电控,燃油车则是发动机、变速箱、底盘)完全一致,差价主要体现在舒适性配置和智能配置上。而且这些配置的成本其实很低,比如一套原厂座椅加热,成本可能就几百块,但在高配车型上却要加价几千甚至上万。更重要的是,很多配置后期改装的成本远低于原厂差价。比如低配车没有中控大屏,自己去外面改装店装一个10英寸的智能大屏,带导航、蓝牙、CarPlay功能,也就2000块左右,比原厂高配的差价便宜一半以上;如果想要氛围灯,加装一套也就几百块,还能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和模式,比原厂配置更个性化。我堂哥最后听从了我的建议,选了新能源车低配版,提车后花了2000块加装了倒车影像和座椅加热,剩下的3万多块钱用来投资,现在每月的收益都够他的电费和保养费,他说:“真庆幸没买高配,省下来的钱花得更值!”
不过选低配也有几个必须注意的“红线”,有些配置是后期无法改装或改装成本极高的,一定要在购车时就确认好。首先是安全配置,比如车身稳定系统(ESP)、安全气囊数量、胎压监测、主动刹车等,这些配置直接关系到行车安全,后期改装不仅麻烦,还可能影响车辆的原厂质保,甚至存在安全隐患,所以不管选高配还是低配,安全配置必须到位。其次是电池和电机配置,对于新能源车来说,电池容量和电机功率决定了续航里程和动力性能,这些都是出厂时就固定的,后期无法改装,如果你对续航有较高要求,就需要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合适的配置版本,而不是盲目选低配。最后是一些和车辆结构相关的配置,比如全景天窗、电动尾门等,虽然后期可以改装,但会破坏车辆的原厂结构,影响车辆的密封性和安全性,如果你很在意这些配置,最好直接选高配,避免后期改装带来的麻烦。
其实,买车选低配还是高配,本质上是一个“需求匹配”的问题。政策导向告诉我们,没必要为了非核心配置多花钱;用车需求决定了哪些配置是刚需,哪些是摆设;而性价比则帮我们判断,是原厂高配更划算,还是低配加装更值。现在汽车市场竞争激烈,很多车型的中配版本已经能满足大多数人的需求,既包含了必要的安全配置和舒适性配置,价格又比高配实惠,大家也可以重点关注中配车型,避免陷入“低配不够用,高配花冤枉钱”的困境。
你买车的时候会选低配、中配还是高配?有没有因为选对或选错配置而后悔的经历?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给正在纠结的朋友一点参考!
Copyright © 2025 熙橙汽车网
网站展示的汽车及品牌信息和数据,是基于互联网大数据及品牌方的公开信息,收集整理客观呈现,仅提供参考使用,不代表网站支持观点;